2007年5月31日 星期四

一首創巴仁波切生前最喜歡的歌

這是一首邱陽創巴仁波切生前最喜歡的歌曲之一,歌辭是由十八世紀著名的蘇格蘭詩人羅伯特·本斯(Robert Burns)於1788年所寫的。創巴仁波切一生的富麗與苦辛,在這首歌中可略體會其端倪。仁波切經常鼓勵弟子,作一個真實的、有血有淚的學佛者,而不是一個乾縮、枯燥無情性的人;有時,在修行的期間,他見到弟子的嚴肅僵直,他就會勸導他們:「灑點眼淚吧,讓你的心柔軟一點。」面對人生的起落盈虧,種種變易無常,我們的心,只有隨著歲月、和實修,變得更為敏感、更為細膩、更為了然、也更珍重體貼吧。由於英文原辭非常優美,在此抄錄出來,保留而不作翻譯,和您共享生命的酸甜與苦樂:




The Winter It Is Past


The winter it is past and the summer's come at last,
And the small birds sing on every tree;
The little hearts are glad but mine is very sad,
For my lover is parted from me.

Oh the rose among the briar by the water running clear,
Has charms for the linnet and the bee;
Their little hearts are blessed but mine can know no rest,
For my lover is parted from me.

For my love is like the sun, in the firmament does run,
Forever constant and true;
But his is like the moon that wanders up and down,
And every month it is new.

All you who are in love and cannot it remove,
I pity the pains you endure:
For experience makes me know that your hearts are full of woe,
A woe that no mortal can cure.



(Photo by Yeachin Tsai)

2007年5月30日 星期三

「法藝」——Dharma Art〔二〕

以下的文字,翻譯自「法藝」一書的第五章,禪修。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 - ”Dharma Art“),邱陽創巴仁波切所著:



一個佛教徒從事藝術的方式,是不帶有憤怒激進的。憤怒激進,帶來競爭性、金錢考量、比較、挫折感、興奮等一大堆情緒。如果沒有憤怒激進,所帶來的,是喜悅、開放、舞蹈。

我所說的喜悅,不是濫情之愛和輕忽不在意,像是在蜂蜜的大海中游泳一般——而是那種可以碰觸事物和欣賞事物的喜悅。你可以觀賞美麗的事物,但卻沒有必要去採摘它。你可以凝視事物,你可以經驗事物,你可以感覺事物,你可以接觸事物,那好極了。有一種真正的富裕感、從無有憤怒激進、不具佔有性的見地裡生發出來。

有些人在大城市中逛街蹓躂,他們總覺得悲慘不堪,因為他們買不起東西。但有其他人逛街的原因,是因為他們喜歡「觀看」美好的東西。這其中似乎有基本的差異。

憤怒激進是非常根深蒂固的;憤怒像是大地的心臟:它已經醞釀了長長久久的幾千年了。當它在地面上微現一角時,那便是憤怒激進。不必驅趕它,也不必邀請它——那正是我們的道徑。修道之路包含了貪欲、瞋恨、和無明。沒有這些,你就沒有道徑。…

一開始最重要的一點,是在你的面前,放一張白紙。那也就是說,你願意打開你自己,願意放下(let go)。佛教徒從事藝術的方式,並不是多少學一些關於五方佛的訣竅,而是有一種開放感、遠景感。藝術家的天分,與視覺空間的概念,你早就具有了。你不需要特別去培養它,你也不需要去造作一些沒有實質內容的作品。它自然而然地發生,非常簡單地。根據金剛乘行者的途徑,我們不是以純粹美學的方式來與藝術發生關連,但我們簡單了當地運用藝術之才能,如同自然的現象。



照片:薩姜米龐仁波切書寫藏文法書。攝影者:Namkha Metok.

2007年5月28日 星期一

「法藝」——Dharma Art

真誠真實的藝術──法藝──只是一種無有憤怒侵略性的活動。」

∼ 邱陽創巴仁波切
邱陽創巴仁波切傳法的重點之一,就是:修行與生命是不能分開的。我們不能把所謂俗世的生活區隔於我們真正的修行;閉關修持固然是極好的,但我們的見地(view)與心態,才是決定我們是否是一個真實行者的因素。正如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說過的:「使得我們生活成為精神性的、或屬世的,並不是職業生計,而是我們的觀點見地。」

創巴仁波切三、四十年前,引進了「法藝」的概念。這是讓我們能賞識平凡生活的富足與深刻,以一種感激之情,如實、穿透地看待我們周遭的人、事、物。香巴拉出版社(Shambhala Publication)十幾年前出版過一本極精彩的書,「法藝」——Dharma Art,目前尚未有中文譯本,以下,則是書後一段介紹文字的翻譯,與您分享仁波切湛深智慧的梗概:


「法藝」指的是從覺醒的禪修狀況中,源生、創造出作品;它的特色,是直接、不具自我意識、無有憤怒侵害之心態。

創巴仁波切向我們展示,法藝,可以作為一種媒介,讓我們能欣賞事事物物如其然之本性,並且以沒有掙扎、或想達到什麼的欲望,來表達它。

具有法藝之質地的作品,帶出情境所反映的美好和尊嚴──這種尊嚴,來自於藝術家對生活細節的關注,和對各種經驗的贊賞之感。

同時,創巴仁波切也提到了藝術家應研習他們使用的素材,發展他們的技能,吸收他們傳統裡所流傳下來的知識、和洞見的需要。

最後,創巴仁波切延伸了法藝的原則,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他呈顯出,為什麼任何一個活動,都能夠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對現象界的萬象紛紜,得以放鬆、並開放我們自己。




上方圖片 1:邱陽創巴仁波切題寫書法。照片來源:The Shambhala Archives.



下方圖片 2, 3:香巴拉中心 Mr. Joe Schoech 的攝影作品。尼泊爾。

2007年5月25日 星期五

思惟慈悲的方法

修行,不只是進入禪堂,坐在蒲團上的時候,才是修行;修行是時時刻刻的觀照每一個當下的心念,以及舉止言行。修行是與一己的生命、生活,密切相關的。當然,這不是說,要我們嚴肅古板,沈重多憂;相反的,由於每一刻對生命的念玆在玆,整個人所呈顯的,是一種輕靈、開闊的溫暖品質,這是我們在當代許多佛教大師的身上,可以具體看到的。

由於思惟慈悲,長養悲心,我們能夠銜接起自己心中純正能量的不絕泉源,因而對自己和他人,都能溫柔寬和。修慈悲的方法有許多種,在薩姜米龐仁波切的《統御你的世界》一書中,他所介紹的,是一種與我們自身經驗非常實際有關的方法;以此來修行,慈悲觀就不只是一個空洞的概念,而能和你自己的生命有真正的互動反應:


思惟慈悲的方法是,首先,我們把心帶到一件個人親身體驗的經歷,來喚起悲心。若僅僅是在那裡禪坐,心想著,「但願眾生無有苦痛」,可能會模糊籠統,缺乏力量;在一開始修習時尤其如此,只像是在思惟一個較大的念頭,這也許不能夠生起多麼大的悲慈。我在修習此法的時候,常常藉由憶起有次目擊一隻小狗被汽車撞到的景象,來開始引發慈悲:那部汽車發出尖銳刺耳的聲音後,緊急煞住車,小狗嗚咽哀鳴,哭叫不已;牠的後腿及臀部被撞到了,斷了的後肢拖曳在地上。想也不想的,我的心念跳躍到這可憐的生靈上,強烈地希望牠的痛苦可以止息。把心念帶回那一個切身經驗,總能生起我心中的慈悲感。這就是如何能使慈悲強而有力的方法──在一親密直接的層次上面,點燃慈悲的火花。佛陀教導我們,這樣與自身密切相關的一種悲心,是可以推展及於一切眾生的。

當慈悲的感覺生起後,我們花點時間靜靜思惟自己的反應,而後慈悲開始自然流動。現在我們既已生起慈悲,我們可以一點一滴地、將此心擴展到家人,和朋友,由此使之變得更廣大。如果我們把智性帶入慈悲,我們甚可伸展悲心到敵人之上。人們總被他們自己的怒氣和驕傲所逼迫著;當我們與某人有一敵對關係,如果能看見他的痛苦,是來自於折磨他的諸多負面情緒──像是受害者和他的欺凌者──我們便能感受到慈悲。

慈悲甚至有力量去征服惡魔──惡魔指的是肉眼看不到的眾生,他們牢牢深陷於負面情緒和謬誤的見地裡。卡在轉生到下一生命週期的間隙中,他們因無明之故,傷害他人。有許多故事確鑿地明證,某些西藏的佛教喇嘛試著以驅魔術和咒語驅逐惡魔,卻毫無作用;但是當喇嘛伸展慈悲心到魔眾身上時,他們終於發現了平和安寧,而能自其痛苦的情境中獲得解脫。

慈悲有兩種:帶有執著的慈悲,以及帶有般若──最佳知識,的慈悲。對朋友和家人所感受的慈悲,通常具有執著、攀緣的成份;我們希望他們得到最好的,但是這些願望含有妒忌,依戀,或憂懼的色彩。執著使得我們的慈悲難以明確直截。我們想的仍然是自己。我們希冀某人的痛苦消除,是因其導致我們的不方便,使我們害怕,或使我們也飽受辛苦。經由思惟修,過濾掉負面情緒的塵土,我們成功地接上了德行的主礦脈──純粹無雜質,心胸豁達開放的慈悲。



(摘錄自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著的《統御你的世界》,橡樹林出版,蔡雅琴譯)

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佩瑪丘卓──懷念邱陽創巴仁波切

多年前第一次在紐約見到阿尼佩瑪丘卓(Ani Pema Chödrön),被她的圓融智慧、妙語如珠,她的幽默、銳利,以及實在、溫暖的人性品質,深深感動。後來,又上了她的禪修課程,親見她多次,更了解到,她這一份無盡慈祥的光輝身後,是什麼樣的一股力量,在支持著她。

近半個世紀以前,邱陽創巴仁波切抵達西方,以他特立獨行的不尋常作法,應機接引了整個嬉皮世代渴望靈性追尋的的歐美學子。幾十年下來,香巴拉在西方,雖在創巴仁波切入涅後的數年,經過了風雨飄搖的考驗時期,但事實卻證明了,香巴拉法教,正在生根、茁壯,影響遍及世界各地。早年的天真、率性的弟子們,漸漸成為弘揚佛法的支柱;他們的生命,從深處,被創巴仁波切的身教言教,徹底轉化昇華。

我自己剛剛接觸香巴拉的世界時,因為我成長的背景、養成,對陌生的香巴拉法教、上師,有數不盡的問題,甚至批判。然而,從所有我訪問過的早期弟子的回答裡,我所體會到的,是他們對上師的無盡思念,還有對教法傳承的無比虔敬之心。真實的情感是無法欺瞞的。當一個偉大的心靈,以他或她之有形無形的精神力量,真摯、慈悲地觸及你生命的底層,一切都改變了。誠然,我們都還在修行之道上,顛顛簸簸,孜孜前行。但是理解到,有這麼多的香巴拉勇士,一起並肩共行時,突然間,你也就感受到傳承的加持,如一巨川澎湃奔流──這股為眾生奮進的善念,是多麼地鮮活、有力,綿延不斷啊。不論是東方人、西方人,文化上雖然有所差異,但作為一個真誠的人類,我們所面臨的困境、我們的掙扎、體驗,是相似相同的。

今年四月四日,是邱陽創巴仁波切圓寂二十週年的紀念日。許許多多的弟子,紛紛以他們各有的形式,表達了他們對創巴仁波切的懷念與感恩。以下是阿尼佩瑪丘卓的一段簡短、深刻、發自肺俯之言辭。在此翻譯出來,與您共享:


每一天,我都祈願著──衷心真摯的願望──我們這些智慧持明主(指創巴仁波切)的弟子,將能完滿他的心願,實現一個覺悟社會的願景。這是我對他的渴望之呈顯的最主要方式。

並不是說,我沒有見到這一切正在發生──而是我知道,為了能讓他的佛行事業,真正利益這個世界,這取決於我們修持他的教導,展現他的教導,以及儘可能地、徹底實現他的了悟。

不論何時,當我們當中的任何一個人,經驗到他浩瀚無垠的心量,並且從其中而行動時,我就能看到他在微笑。

這些日子以來,我可以更真切地了解他所說的話,是什麼意思,他說過:我們所能作的唯一供養,就是追隨他的典範。

我要利用這個機會來說出──我愛你,仁波切。願生生世世,我都不與你分離。




若欲參閱佩瑪丘卓這段感人的祈願之英語原文,請到:
佩瑪丘卓──懷念邱陽創巴仁波切

在此,也附上數位尊貴佛教上師、居士之紀念創巴仁波切的文章鏈結,供您參考:
薩姜米龐仁波切的紀念文字(錄音)
黛安娜·木克坡夫人(創巴仁波切佛母)的紀念文字
創古仁波切的紀念文字
措尼仁波切的紀念文字
竹千彭諾仁波切的紀念文字
宗薩欽哲仁波切的紀念文字
宗薩欽哲仁波切:「多年長時間的禪修是極好的,但不能與一念懷想上師的力量來相比較;即使只是憶起上師之名,也能驅除迷惑,累積無數汪洋大海般的功德。
邱陽創巴仁波切是把佛法傳到西方的先驅者、點燃火花者。無疑的,那必定是極具挑戰性的一樁事業。仁波切所完成的,通常至少要三個世代才能完成──先是介紹引進,然後是使之成熟,最後是激勵鼓動。仁波切竟然能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裡,把這些都做到了。...
作為一個來自類似背景的人,我甚至不能去想像測量(邱陽創巴仁波切的)驚人的勇氣──這對其他人來說是相當難以理解的。
直到今日,我以為,我們許多人正努力在西藏以外、東方以外的地區傳授佛法;我們著實感恩歸功於他(創巴仁波切)為我們打開了這個世界。」(請閱讀楊書婷翻譯之宗薩欽哲仁波切的全文

本文報導:蔡雅琴

2007年5月19日 星期六

所有一切的眾生因緣

每天,我們和多少的眾生結緣呢?我們走在街上,搭車,工作,購物… 無時無刻地,多少人、多少生命,擦身而過。有的人我們熟稔親切,有的人我們深惡痛絕,有的人,我們毫不在乎。我們呼吸的空氣、飲用的水、吃下的食物,又有多少各式各樣的眾生呢?有的有害,有的有益,有的只是與我們共同存在。我們的生命,仰賴於與所有眾生的互動相聯。如果用上一點想像力和科學觀,這個世界的無數眾生,和我們完完全全地密切相關;不只是身邊的親戚朋友,整個看得見和看不見的一切生命存在,從過去、現在,到未來,和我們都是一體的。而每一眾生,也都以他們各有的面貌、形態,生生不息地存活著。

佛教講求慈悲之心,原理無他,因為那是世間的真正實相。長養悲心,並不容易,特別是在一個競爭激烈、憤怒激進充斥的社會。然而,悲心能使我們寬廣溫柔,較不至於老是和自己過不去,也和他人過不去。一顆處處過不去的心是非常痛苦的;夜半醒來,輾轉難眠,你問自己,真的有必要和一切都過不去、看一切都不順眼嗎?真的有必要爭得我對你錯、你死我活嗎?… 一輩子這樣過下來,真的有意義嗎?

堪布竹青嘉措仁波切(Khenpo Tsultrim Gyamtso Rinpoche),是當今藏傳佛教噶舉傳承(Kagyu)的重要上師之一。他的學養極為豐富淵博,也是一位偉大的禪修者。他常常到香巴拉中心為學員講課傳法。每回講法時,他都以西藏傳統的唱頌道歌形式,教授學子吟唱他發自自性的優美歌詩。以下介紹這首在香巴拉中心極為普遍流傳的一首曲子,這是堪布有一回在行旅中,坐在車內,看見許許多多的小昆蟲眾生、無謂地撞上車窗而死,心生極大的悲憫,而譜寫出的、我們與一切眾生的因緣之歌:


所有一切的眾生

所有一切的眾生啊,不論我與你們,有好或壞的因緣連結,
一旦你離開了這迷惘困惑的次元,
願你頃刻投生到西方極樂世界;
而在你往生該處之後,
願你得以完滿:所有的佛地、與佛道。


All You Sentient Beings

All you sentient beings I have a good or bad connection with
As soon as you have left this confused dimension
May you be born in the west in Sukhavati
And once you’re born there, complete the bhumis and the paths.

Kempo Tsultrim Gyamtso Rinpoche: “Vajra Songs”


在人生黑暗痛苦的時刻,我們經常要覺得自己已經遺忘了世界,或被世界所遺棄。但是,如果能打開自己禁錮的心,一切眾生,都與我們同在。我們並不是那麼孤單。我們的存活,是由於世界的慈愛,而我們也可以盡己之所能的、回饋這一份無盡的愛。

欲了解更多關於堪布竹青嘉措仁波切的生平傳略,請到 堪布竹青嘉措仁波切


(照片攝影:謝誌端,日本熊野古道)

2007年5月13日 星期日

香巴拉阿闍黎和曼達拉原則

香巴拉中心的組織架構,以曼達拉(mandala)為基礎,這是一個圓形的建構,連結起香巴拉師生、與香巴拉法教。神話傳說中的香巴拉王國,以曼達拉壇城為表徵,國王位居其中央,眾臣民自核心向外放射延展環繞。這樣的一種壇城,作為領導之上師者,結合了世間與出世間統御之權責,藏文稱之為「崔津」(tridzin),或「持王位者」。在香巴拉的傳統裡,這是一家族傳承,從一代傳繫至下一代。

我們當代的傳承始自:
邱陽創巴仁波切──龍薩姜(Druk Sakyong),第一位當世之「薩姜」(薩姜之意,大地保護者,大地怙主)。他從1968年起,開始在歐美傳授佛法與西方弟子;在1987年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的哈利伐克斯市圓寂。

攝政王歐色天津(Vajra Regent Ösel Tendzin)攝政期間:1987–90。

薩姜米龐仁波切(Sakyong Mipham Rinpoche)──持王位者,是目前領導香巴拉國際禪修社群的薩姜;創巴仁波切之子。1990年統領香巴拉。1995年繼承薩姜之頭銜。

薩姜之下,有許多位資深的老師,熟諳、精修香巴拉法教多年,由薩姜授權傳法,稱之為阿闍黎(Acharya),梵文之意為「老師」。由於薩姜身持噶舉、寧瑪與香巴拉之傳承法脈(Kagyu, Nyingma, and Shambhala lineages),他選擇這些博學、具德、有智、和堅持奉獻的修行者,來協助他弘傳香巴拉佛教之教法。阿闍黎被派至香巴拉世界各地的中心旅行、講授,並由薩姜授權給予信眾三皈依和菩薩戒。每位阿闍黎各有其專長,如筆者所接觸的數位阿闍黎中,有精於藏典翻譯的大學者、格薩王史詩專家、有精於修慈悲觀者、更有以研究中陰解脫而聞名者、還有以藝術之道而卓著者。

台灣讀者所熟悉的作家佩瑪丘卓(Pema Chödrön),正是香巴拉的阿闍黎之一,並且是創巴仁波切的主要弟子之一;她也是香巴拉加拿大岡波修道院的住持。

目前,香巴拉世界共有三十餘位阿闍黎。閱讀更多阿闍黎的資料,請到以下連結:
香巴拉阿闍黎

2007年5月10日 星期四

香巴拉台北——正式誕生了!

在經過數位居士的多方熱心奔走、聯繫,與數次懇切的會議討論之下,我們非常高興地發佈這令人興奮的消息:香巴拉台北(Taipei Shambhala Meditation Group)──第一個香巴拉在中文世界的禪修小組,正式誕生了。

連絡人:1. 蔡居士
電話:0918-525252
e-mail: chiafen.tsai@msa.hinet.net

連絡人:2. 陳居士
電話:0968-987751
e-mail: biodomester@yahoo.com.tw


禪修場地:台北市博愛路75號6樓
共修時間:每週三晚上七點
共修方式:課誦、禪修、研讀討論,及共修後簡短茶會


我們的宗旨:
佛教,是源自古代的、佛陀的開示教導,它的基礎,則是禪修,以及深入研究、探討我們的心和生命,以此覺醒我們的真實本性,亦稱覺悟。香巴拉法教,由佛陀親傳給香巴拉的第一位國王達瓦.桑波(藏文 Dawa Sangpo,梵文 Suchandra),一脈相承,是對我們怎樣能夠運用一顆開放、無畏、覺醒的心,真切地活在這個世界的珍貴教示。佛教與香巴拉傳承的共同基礎,是專注與覺知(mindfulness/ awareness)的禪修法門──這是我們在世界各地的香巴拉中心所提供的禪修訓練,以及課程教授之基準。

我們的目標:
我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推動一個更大型的「香巴拉台北中心」之正式修行中心的成立;在此同時,我們希望能推動每週(三)固定一個半小時的禪修共修及研讀討論;我們將有香巴拉禪修指導老師(中文)與學員不定期個別對談;並希望每季能邀請香巴拉的資深老師、阿闍黎,還有每一、兩年,邀請薩姜米龐仁波切,及其他香巴拉的喇嘛上師,到台灣定期講學,弘法,並授與灌頂。


歡迎您參加我們的共修活動!


照片:薩姜米龐仁波切 3/18/2007與熱心學員們在台北的座談。陳義夫居士提供。

2007年5月7日 星期一

大寶法王與香巴拉

香巴拉國際的前身「金剛界」(Vajradhatu),1974年,在邱陽創巴仁波切的密切指導之下,策劃主持了噶舉領袖——十六世大寶法王的第一次歐美弘法之旅。這對當時的美國香巴拉弟子而言,是他們精神性修持道路上的一個極大轉捩點。在此之前,西方弟子挾帶著當年的嬉皮之風,雖嚮往修行,卻懷抱「精神性的唯物主義」的調調,不知「傳承」的深意,更不知道什麼是虔敬心。經過這次的大活動(前後籌劃了十個月),從創巴仁波切個人所顯示出來的,對傳承及上師的無比尊崇和虔敬心,西方弟子們徹底轉化了他們蠻不在乎的崇尚自由之情懷,而深刻理解到戒律和修行的關連,與金剛護法(Dorje Kasung)的重責大任。這是創巴仁波切極為了不起的一個生動啟示。

在1974及1976年噶瑪巴的西方弘法行中,十六世大寶法王授與了數次極為珍貴的黑寶冠灌頂(Black Crown ceremonies),並在歐洲會晤了當時的教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VI)。1980-81年,大寶法王進行了他最後一次的歐美行,1981年,他在美國伊利諾州圓寂。然而,殊勝的法緣,已經就此奠立。

1976年,金剛界邀請了頂果欽哲法王,至美弘法講學;1981年,更邀請了十四世達賴喇嘛至科羅拉多州的香巴拉中心訪問開示。多年來,香巴拉與各教派著名的大師間的交流互訪,從來未曾中斷。尊貴的卡盧仁波切、貝諾法王、晋美彭措法王、敦珠仁波切、南卡竹美仁波切、創古仁波切、竹千彭諾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索甲仁波切、康卓仁波切、吉噶康楚仁波切、措尼仁波切、敏珠多傑仁波切、堪布竹青嘉措… 以及其他無以數計的尊勝法師、具修證之居士,各個教派、與其他非佛教的靈性導師,都曾應邀到各地的香巴拉中心講法。香巴拉的覺悟世界是寬宏廣大的,祈願世界和平安寧的心意,與所有的崇高心靈,是一致的。

2004年,薩姜米龐仁波切率領一羣香巴拉弟子,謁見第十七世噶瑪巴時,噶瑪巴這樣稱許說:「這是我們宿世歷來的福德和良好因緣,才帶來今日這一美好的會面。」在這次晤面中,米龐仁波切獻給了噶瑪巴其父親創巴仁波切的骨舍利;噶瑪巴亦回贈米龐仁波切一尊稀有精緻的釋迦牟尼佛金塑像。於是,珍貴的法緣,又再度連結起來。

其後,噶瑪巴對弟子開示說:「這些(香巴拉)法教,將如預言所說的,與當今世界有極大的關聯。你們所修習的香巴拉傳統,肯定會利益未來世界的無量眾生。因此,你們繼續遵照尊貴之薩姜的教導而修持不懈,是絕對重要的;以此,這一珍貴的修行法脈,能夠綿延不絕。」

願香巴拉正法宏傳!苦難娑婆世界早日離苦得樂!




圖片1. 十六世噶瑪巴,黑寶冠法會莊嚴法照。Photo by Blair Hansen.

圖片2. 十七世噶瑪巴和薩姜米龐仁波切,2004。攝影者 Mr. James Hoagland. © 2004 Shambhala International.

2007年5月2日 星期三

蓮師七支祈請文


蓮師七支祈請文



鄔金剎土西北隅,
盛開蓮花之上方,
得證無上勝悉地,
顯名世稱蓮花生,
空行眷屬眾環繞。
我隨尊範奮修行。
敬請降臨賜加持。
咕嚕-貝瑪-悉地-吽
GURU-PADMA-SIDDHI-HUM


那瀾陀翻譯小組英譯,©權所有。中文翻譯初版:蔡雅琴

2007年5月1日 星期二

「真威相」的意義——香巴拉術語選讀

什麼是「真威相」?這是一個謎一樣的辭彙,對中文讀者而言,似乎相當陌生難解。但在藏系佛教中,對於具有成就的禪修大師們,他們無與倫比、難以詮釋的非凡品質,常常就要用到這一種的描述形容語。邱陽創巴仁波切曾經這樣提到「真威相」:

——達到宇宙君王的了悟境界,是發展所謂勇士「真威相」(authentic presence)的結果。在藏文之中,「真威相」是「汪淌」(wang thang),字面的意義是「力量的場域」。然而,由於這個辭彙是指人類的一個特質,因此在這裡我們把它翻譯成為「真威相」。真威相的基本意義是,因為你達到了某種功德或美德,那種美德開始反映在你的生命、你的存在之中。因此,真威相是以因果為基礎的。你所積聚的功德,是真威相之因;真威相本身則是果。

真威相有一個外在的或凡俗的意義,是任何人都可以經驗到的。如果一個人是謙虛、莊重和努力的,那麼他將開始對周圍的人展現某種良善和健全感。但是,真威相的內在意義,則特別和香巴拉的勇士之道有所關聯。內在的真威相不只是來自於做一個莊重、良善的人,而是和了悟本初的虛空或了悟無我有所關聯。帶來內在的真威相的原因或美德,即是掏空和放下。你必須沒有執著。內在的真威相,來自於「自他交換」,來自於能夠把他人視為自己,慷慨而不執取。因此,帶來內在的真威相的內在功德,是無執著的心的體驗,無執之心。

當你遇見一個具有內在真威相的人,你發現他擁有如此強大有力的真誠,或許是相當嚇人的,因為它是這麼純粹、正直和真實。你體驗到一種權威感從這具有內在真威相的人身上散發出來。雖然他也許只是一個收垃圾的人,或一個計程車司機,然而他或她有一種提振的品質,因此吸引你、控制你的注意力。這不僅是個人非凡的魅力。一個具有內在真威相的人,已經非常致力於自己,完成他徹底和嚴密的旅程。經由放下,放棄個人的舒適和固執的心,他獲得他的真威相。

一方面,真威相是放下我執的漸進發展過程的結果。另一方面,它也是放下執著心的一個瞬間的、魔術般的神秘過程。這兩者一直都共同運作。帶來真威相的那一突然且自發的方法,即是生起風馬或龍踏(lungta),其基本上是喚起本初善(basic goodness)的能量,使成為欣喜和力量之風。
(摘自《覺悟勇士》Shambhala -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 項慧齡翻譯,橡樹林出版。)


熟悉英文的讀者,以下介紹一個由西雅圖香巴拉中心所編纂提供的「香巴拉術語選錄」;當然,所有的名相,其真實的意義,遠超過字面的望文生義,而真實的意義,是由個人不間斷的研究、修行,親近三寶與善知識中,體會、薰修、悟得的:
香巴拉術語選錄


書法:真威相(藏文 wang thang)邱陽創巴仁波切手書,由 George Holmes 所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