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薩姜米龐仁波切網上現場開示

親愛的香巴拉友人們:

繼不久前香巴拉線上網路教學測試之後,我們現在更可以聆聽米龐仁波切網上與世界各地香巴拉信眾的問答對談。十一月廿六日,台北時間凌晨一點,您將可聆聽米龐仁波切現場的開示(非錄音)。有意參與者,請到以下網址註冊報名,並可先在 11/17, 18, 19 測試您的電腦配備:
米龐仁波切網上現場開示

請注意的是,因對全世界只開放兩百台電腦連線,報名請從速。此次無中文同步翻譯,但台北香巴拉會員將共聚聆聽(會員中有數位英語極佳);詳情請洽左側欄台北連絡人詢問。



Community Dharma Talk with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Live on Shambhala Online: On Sunday, November 25, 2007, at 1pm Atlantic time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will give a talk to the international Shambhala community live on the internet.


(消息來源:http://shambhalaonline.org/details_program.php?id=10401

2007年10月29日 星期一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3/17 薩姜米龐仁波切禪修研習營文字稿(四)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 3/17 禪修研習營 (Ruling Your World – Meditation Workshop)
主講人:薩姜米龐仁波切 (The Sakyong,Jamgön Mipham Rinpoche)
時間: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早上 9:00 AM to 16:00 PM
地點: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大會堂(Taipei, Taiwan)

*此篇為米龐仁波切與學員會後的問答部份。



學員問:不好意思,因為剛剛的「基礎龍踏」心輪觀想的部份沒有聽清楚,可不可以請您再重覆講一遍?

〔編按:「基礎龍踏」,請詳閱部落格前文 基礎龍踏的觀想方法

米龐仁波切回答:(我們觀想,在這身體各部位的壇城裡,老虎的橙紅色,雪獅的白色,金翅鳥的紅色,龍的藍色,消融、化入你的心輪,四種色光都消融到你的心輪,變成金黃色的太陽,光芒放射四方,這就是東方大日。)過程中,四種色光的顏色會變得越來越明亮,色光從上面往下,從下面往上,集中到心的部位,然後變成非常燦爛明亮的金黃色(太陽),就像你的襯衫〔仁波切用手指著一位學員身上穿的鮮明黃色襯衫〕,所有光芒都溶化到心中的這個太陽。通常我們說心位居於心輪;從這裡你放射出光芒。雖然是一個非常簡單的修法,但事實上可以啟發你的心,讓這些(四威嚴的)原則能夠甦醒過來。

所以,除了早上醒來時,事實上,譬如說你有很重要、具挑戰性的工作的要從事,或是你有很重要的考試的時候,你覺得沒有能量的時候,修習這個法門,把你的能量激發起來。這是你可以去做的。


學員問:我想請問的是關於慈悲和智慧的問題。對於慈悲,我自己的解讀是,可能我們會想要去幫助我們的親朋好友,但是有時候,我們覺得對他們好的事情,對他們好的做法,他們並不一定覺得好。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做到是真正為他們好?… 怎麼去分辨真正的智慧,或只是說,比一般人聰明的、智性上的聰明,而非真智慧、真慈悲?

米龐仁波切:這是很好的一個問題,很難簡短地說完。事實上,這是你的修行,你在發展你的心。所以有時候,就某個層面來講,跟別人有怎麼樣的反應,是沒什麼關連的。是一種主體性(Subjective)的旅程,而不是一種客體性(Objective)的旅程。

如果有時你期待他人的反應,關注於他人的反應如何,那麼,這不會是很好的修行。你應是在發展你自己的力量,你自己的平穩、能力。

所以,很多高山上的修行人,他們在發展一己的慈悲跟穩定力,他們不會修行一下,馬上就跑到村子裡問人說:「嘿,你們覺得怎麼樣?」如果你向一般人猛說不停,他們會覺得你很奇怪;這是你個人的一個道徑。但是因為你產生這樣的一種(慈悲與智慧的)心境,你就能讓你自己更強壯。

我有一個很大的家庭。家庭的成員會給你很大的快樂和痛苦。因為他們對你來說非常的接近、親近。有時候他們帶來很大的喜悅,有時候卻帶來很大的麻煩和問題。所以有時候某些人要離開家去修行。但是,更有些時候,我們根本沒有選擇餘地,我們就必須跟家人相處在一起,這也是很好的;但是你要用一種正面性的態度,讓你自己和家庭的關係,保持一種正面的態度。如果你持有這種火花,這種愛與慈悲的火花,事實上,你可以讓你的修行更有燃料。

第二個部份,什麼才是真正的智慧——一開始,我們大家都在一樣的情況。我們對智慧到底是什麼持有一個概念性的觀點。但是隨著我們知道越多,我們就對它理解越深。有相對的般若,和絕對的般若。同樣的,在相對的般若裡面,還有兩種,一種是相對的,一種是絕對的。所以,般若智是非常重要的一種成分。般若是可以解脫自由的。

這個偉大的智慧,般若智(Prajna),是怎樣個開始的?它是從禪修當中的「當下覺知」,藏文是 sheshin,英文 present knowing,開始的。你發展這種覺知,然後,慢慢的你就會觀察到。

你總是可以實驗一下,看這個修行是不是真的:如果,你更有慈悲,更具內見的話,這表示說你的修行發生了作用。但如果,你以為你擁有般若智了,可是你變得越來越驕慢自大,那表示那並不是真的修行。

如果你看文殊師利 (藏文 Jampal,梵文 Manjushri,英文是 supreme gentleness; Gentle Splendor.)這字的字眼,它的意思是溫柔,和光耀燦爛,並不是說很驕傲、驕慢。真正的知識會讓你非常溫柔。而且在我們自己的修行裡面,我們是可以觀察到這轉變的。雖然我們都有各式各樣的問題,修行不會很平穩,但是你漸漸地可以看得到。這樣回答有幫助嗎?


學員問:請問仁波切,剛剛您傳的那個法〔指基礎龍踏〕,在觀想的時候,比如說,腳部要觀想成老虎,您的意思是說,腳就像老虎的腳,還是整隻老虎在我們腳下?應該有一個部份一個部份吧。我對觀想有點問題,在觀想之前,是不是需要先去做發心的練習,發一個心,為什麼要修這個法;又,之後需要做迴向嗎?

米龐仁波切:這並不是說好像你要把自己想像成四威嚴的四種動物,而是你運用老虎的原則和老虎的能量於觀想之中;最重要的是想你的身體,還有牠們在身體的部位代表的原則,然後把它結合一起。你覺得為什麼要專注在腿或腳上,但是事實上,你的心是含貫全身的,所以你是喚醒整個心的意識。為什麼叫「龍踏」(lungta),是因為你能夠以此生起力量,以非常強而有力的方式,喚起這個力量,然後你可以真正的從事、進行你的生活。

每一個不同的部分,若你喜歡的話,你可以加上顏色,如果你覺得觀想這個老虎腳掌的橙紅色,能夠幫助你感覺到力量的時候,你就這樣觀想。但譬如說:修蓮師八變之一的 Dorje Trolo ——蓮師威猛相,你在做這個修法的時候,事實上你在想的是一隻老虎,所以「基礎龍踏」並不等於 Dorje Trolo 的修法。在這裡最重要的重點是:我們生起當天的能量,可以從事這一天的生活。通常一般所說的,早上起來,最好的是把體內這些停滯的廢氣給呼出去,然後呼吸新鮮的氣進來,以此能夠喚醒你身體的能量;這只是一種方式,還有其他很多的方式。這是從許多角度來回答你的問題,可以嗎?


學員問:仁波切我想請問的是:剛剛仁波切所介紹的觀想方法,我在想,是不是可以跟我的朋友,也介紹這樣的一種方法,還是說需要仁波切的口傳?

米龐仁波切:在我的書《統御你的世界》裡面已經介紹了這個簡單的修法,你可以介紹給你的朋友,他們也可以如此修習。因為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能量非常虛弱,所以,可以廣為介紹。


學員問:請問仁波切,在我們觀想身體各部是老虎、獅子、金翅鳥,頭是龍,這樣觀想的時候,我們需要做一些空性的觀想嗎?譬如說,「雖顯而無實有」,還是去做實質的觀想?另一個問題是,前天我們聽到您關於佛性的演講,仁波切說佛性的特質就是有空明,與大悲瀰漫;那這四個特質(四威嚴),跟仁波切所說的佛性特質,有些什麼樣的關連?謝謝。

米龐仁波切:這是很簡單的一個修行,基礎龍踏是一種喚起能量的修法,對於任何一個走在這條道徑上的修行者,你需要有很好的龍踏,你需要爪拉的支持助力,這與金剛乘修法的觀想是不一樣的。在金剛乘的觀想裡面有三種面向,你需要明確、清晰、以及非常純淨的迴向,但是這種修法跟金剛乘的觀想不同。有許多種你可以生起能量的修法。而在金剛乘的修行中,例如文殊師利菩薩是騎在獅子上,有時候騎在龍上,有各種不同的修法,這不是那種修習,這是爪拉(drala)的修行。

我們前幾天談到佛性。而這是一種如何能發現你佛性的支助法門。在香巴拉法教的進程裡面,以後會介紹更多的修行法門。今天只是一天的禪修研習營,我們沒有辦法太深入。


學員問:請問勇士的呼喊——KI KI SO SO LHA GYAL LO,它是一個咒語嗎?沒事的話,走路可以唸嗎?謝謝。

米龐仁波切:KI KI SO SO ——它是一個勇士的吶喊,它能激發、生起你的勇氣。慶祝新年的時候,我們做煙供,有很多的煙霧繚繞升起;事實上,煙升起的時候,就是讓諸天神下降的一個階梯,然後我們就撒米粒,說: KI KI SO SO。這是吸引吉祥幸運之意。在新年時候做這個儀式,希望我們在新的一年,有一些吉祥的事情發生。(在其他的法本中)它同時也是金剛乘的咒語沒錯。

LHA GYAL LO—— LHA 的意思是說,在什麼之上;GYAL 的意思是「全勝」,我們被啟發的這些原則,祈望這些原則是全勝無敵的。當然,這背後的背景與意義很深長,現在沒有辦法講太多。為什麼說天神會全勝無敵,天神會成為天神,是因為祂們的德性非常高尚,當祂們能夠擊敗敵人,特別是當祂們擊敗阿修羅——這些妒嫉的神祇的時候,是因為祂們的德性全勝無敵:祂們全勝於物質主義之上,祂們克服了物質主義。

在西藏唐卡繪畫裡面,這樣的一種爭鬥,對物質主義的爭鬥,是以一棵滿願樹做為象徵,長話短說,因為這棵樹正好是長在妒嫉的修羅神這邊,但樹的果實,卻總是落在天神這邊,所以就引起彼此之間很多的爭鬥;祂們之間,總有一種爭戰產生。我們在人道,其他還有很多道的眾生,一起存在。這個天道並不是基督教的神的概念,祂們事實上是修行者禪修到非常崇高的境界,當祂們能夠完成祂們的修行的時候,祂們是全勝無敵的,帶來人類、人道的和平,所以,這裡有一個歷史上的意義在,同樣的也有一個絕對性的層面,現在無法詳細解說。


學員問:想請問仁波切,在禪修的時候,我們的心可能靜下來一陣子,可是,突然就冒起一個小事情,可能是平常生活中不會想到的小事情,就冒出來了,這可能是掉舉吧,想請問仁波切,我們要降伏這些掉舉,該如何做?謝謝仁波切。

米龐仁波切:禪修,在我《心的導引》這本書中,列有禪修的九個階段,第一個階段叫內住(placement,安置之意),第二個階段叫持續安住(續住),就是你持續不斷地把心放在禪修的對象上,在第二跟第三個階段中間的關係,第二個階段是繼續,第三個階段是重覆的安住。在第一階段時,我們把心安置在一個物體上,舉例說,你把注意力放在本尊,或慈悲,還有其他的方法上;而第二個階段是你可以繼續這樣去修它。所以我們說,第一個階段,21個出入息之循環中,而你的心能保持不受太大的擾動時,就是正確地使心安住了。第二個階段,大概在108個出入息中,你都能夠保持你的專注力,那你就進入了第三個階段,重覆安住,你坐在這裡,你能夠專注在禪修的對象物上。譬如說,五分鐘以後,突然有一個念頭生起,然後它打亂了你的禪修,為什麼說叫做重覆安住的原因,是你必須重覆這個過程;所以,覺知是非常重要的。你發展覺知越來越好的時候,你甚至可以看到這個念頭生起。

一開始,我們的心就好像處在一個忙碌的街道一樣,很多的人進來,很多的擾動不安;後來這個心就變得好像在鄉間、鄉野一樣,當你在鄉下的時候,你看到一個人從很遠的地方過來,你看得到,你很有準備怎麼樣去對治他(它)。所以,你所說的情況,可能是掉舉,可能是昏沈,但是聽起來比較像是掉舉——一開始,昏沈是一個問題,是因為你的心非常昏暗不明;在後來你的心變得越來越清楚的時候,掉舉就變成另外一個問題。


(謄稿:柯懿珊、楊茗旭。口譯及整編:蔡雅琴。)

2007年10月28日 星期日

歡愉慶悅


歡愉慶悅
日月星辰與我同賀
宇宙大地亦隨之震動躍舞;

廣博的愛
非任何言語概念所及,
強大巨烈的能量
震碎自我的邏輯架構。

(詩文 by Mani。照片:格薩旗一角, by 倪健。經同意轉載自台北香巴拉成員創作。)

2007年10月26日 星期五

介紹米龐仁波切每日冥思語

在部落格的左側欄下部,有一個新闢的功能,歡迎讀者多多利用。這是薩姜米龐仁波切的「每日冥思語」,內容與仁波切的專屬網頁相連結,每日更新。例如今天,當您點按該鏈結時,會帶您到仁波切的網頁 http://www.sakyong.com/home.php 從左下角再點入,Contemplation for October 26th:

"Cultivating the Tiger’s contentment, the Snow Lion’s delight, the Garuda’s equanimity, and the Dragon’s wisdom is how we harness windhorse—spiritual and worldly success."
(培養老虎的知足、雪獅的歡悅、大鵬金翅鳥的平等心,以及龍的智慧,就是我們如何駕馭風馬——精神與屬世的成功之道。)

每天清晨在工作的開端,以米龐仁波切的智慧之語,讓我們心靈的導向,能有所定位安頓,正是起始一天的好方法。與您共享!

(圖片:薩姜米龐仁波切法照。)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祝福台北香巴拉


勇士們的盛宴,
求法者的相逢,
台北香巴拉——

快樂與悲傷,
欣悅和感動;
在無邊無盡的宇宙中,
生生世世的長途裡,
與您相遇,
是我最大的幸運!
讓我們並肩同行……

陽光、風雨、和雷閃,
困惑、迷惘、和體驗;
我們是無退轉的勇士,
KI KI SO SO!


(以本初善的光輝和信心,獻給台北香巴拉半週年慶,蔡雅琴。圖片:米龐仁波切面洽香巴拉信眾,03/2007,吳孟恬攝。)

2007年10月22日 星期一

千古傳唱──格薩爾說唱藝術表演暨講座

邱陽創巴仁波切,在他的《覺悟勇士》(Shambhala -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一書中談到:「(香巴拉的視見 Vision)是以勇士的原則為基礎,而這些原則早已體現在印度、西藏、中國、日本和韓國等古代文明之中。這本書教導我們如何提升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如何去傳播勇士之道的真正意義。此書受到偉大的西藏國王──格薩王(Gesar of Ling)的典範和智慧的啟發──格薩王的不可測度、無畏無懼,以及他運用虎、獅、大鵬金翅鳥、龍的原則(四威嚴),來征服粗俗野蠻的方式。」

從十月底到十一月中,台北的大專院校和文化中心,將有數場精彩的「千古傳唱──格薩爾說唱藝術表演暨講座」,請有興趣的朋友們,到以下鏈結,閱讀詳細的場次、地點等資料:雪域傳奇──2007 格薩爾史詩系列活動(線上報名及詢問電話)


(講座訊息提供:楊書婷女士,《東方大日》Great Eastern Sun 及多本佛書的翻譯者。)

2007年10月21日 星期日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3/17 薩姜米龐仁波切禪修研習營文字稿(三)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 3/17 禪修研習營 (Ruling Your World – Meditation Workshop)
主講人:薩姜米龐仁波切 (The Sakyong,Jamgön Mipham Rinpoche)
時間: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早上 9:00 AM to 16:00 PM
地點: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大會堂

*小標為編者所加。有關米龐仁波切與學員的問答部份,將於日後刊載。


(下午米龐仁波切開示的部份——思惟修:)


聰明的弟子,愚笨的弟子

你好嗎?我們沒有太多充裕的時間,所以,我現在再講一點法,然後給你一些實際修行的練習。通常我們的閉關修行,有時候是幾天,有時候是好幾個禮拜,有時候是三個月,所以我們今天所教的一切,都需要時間,慢慢去發展,慢慢去理解。

我希望現在所教的禪修,能夠讓你用到你的生活裡;我感覺到,很多人或是不再修行了,或是不願去禪修,是因為你沒有見地,或沒有一個原因、一個動機。我的情況是,我從小就受禪修的訓練,作為一個祖古、和作為一個家族的傳承持有者(在我家族裡大概有八個仁波切),我覺得我非常幸運。但是,即使是我自己,我必須常常提醒我自己,研究佛法,然後發展它。平常,你研習、閱讀一些教法,你得到啟發,然後你修行,但是事實上,這禪修、思惟修、與修行的道徑,就像一個輪子一樣,一直轉;輪子有時候往前轉,有時候會轉回來,所以有時候你覺得好像有所進展,有時候你覺得:「怎麼搞的,我好像退步了?!」有時候你覺得:「哎呀,我好像有進境!」其後你又覺得:「糟了,我好像忘掉一切了!好像失去它了。」

你必須要有一種見解:修行就像輪子一樣,有時候它會往前走,有時候它會轉回來;我們整個生命的過程也像輪子一樣在輪轉。同樣的,在每一個修行、每一支香當中也有輪轉的情況。我很高興在台灣有很好的僧伽團體,有很多的修行團體,寺院等等,所以你有很好的支持力,但是在同時,你必須有個人的修行;與眾共修和你個人的修行,兩者都是非常有幫助的。

我們要有一個正確的理解,知道你自己正在做什麼;有一個正確的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身為現代人,我們都有很多的懷疑,我們的心念動得很快,所以我們必須理解更多,才能保持在修行的道徑上。理想上,有兩種學生是最好的學生:一種弟子是非常非常的笨,另外一種弟子是非常非常的聰明,這兩種是最好的。如果你很笨的話,老師怎麼教,你就怎麼做,你不會問任何問題,老師說:「閉這個關、做這個修行。」你說:「OK,我就這麼做。」你不會有任何疑惑,你不會有任何妄想。

另外一種學生非常非常有智慧,有自信,非常聰明,你只要跟他說怎麼做,他馬上就能夠理解,他就能夠觀想,他就能夠修行,他知道為什麼,他知道原因,知道為什麼要這麼修行。我不是說你們或是笨、或很聰明,但大多數人是在中間,我們不夠笨,我們也不夠聰明,所以,我們是在中間的情況;有時候我們聽,有時候,我們也有很多的懷疑。因此我們需要有各種不同的方法來幫助我們修行。

有時候,你親自見到上師,見到老師,你接觸、研習這個教法,你覺得非常地有感應,所以你在想,「為什麼這個上師看起來是這個樣子?這個法教看起來是那個樣子?」你覺得非常好奇,這能啟發你去修行。許多時候,我們在智識上、智性上好像有所理解,但是,我們必須要把它內化,所以,我們現在所做的,就是聞、思、修。

所以,我們要把被啟發了的這些觀念,內化成我們自己的。人們多被智慧、或慈悲這些概念、想法所打動,被力量、勇氣、信心,這些概念所打動,可是你沒有把它內化,它還不是在你的內在。所以,最主要的環節,除了聞思之外,怎樣把它轉化成內在的,中間這個過程叫 zhugs pa,去思惟它,去想,這個思惟是我們把它內化的一個過程,怎麼樣把它變成我們內在的。這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過程,同時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

從你蒲團上所感受到的經驗,應把它應用在生活上。我們坐在蒲團上時,或許會感受到很多的慈悲,但是,一旦你從蒲團上起座的時候,你的慈悲就留在蒲團上,你所發展的這些好的品質,都留在蒲團上了,然後你就進入你的日常生活。但是如果你仔細去觀察,到底你在日常生活中,你想要做些什麼時,我們都又回到原來舊有的習性。

在藏文裡面,舊有的習性叫 bag chags,習慣、習性。它好像在你的意識田裡,深深地嵌在那裡,所以它不斷地呈現出來,思惟修就是要讓我們能夠改變這個習慣。

這種修法,是因為很多人都說:「我喜歡這樣一種好的概念,但是我已經習慣做其他的事情,我沒有辦法。」所喪失的環節,即是思惟修的過程。在我的書《統御你的世界》裡面,我強調的是思惟修,因為我想要人們把修行帶到日常生活,把專注、慈悲、耐心、種種好的品質,帶到你每天的生活。「為什麼」,是一個很重要的力量,是思惟的力量,是正面性的思惟,是在我們意識裡面的力量。在聞思修裡,當你聽聞到什麼的時候,你第一次聽到的時候,你應該被期許的是如何去思惟它,怎麼樣轉化它到內在裡,於是你修行,意思是你真正去做到,

我不想給你太多的名相;藏文裡有許多詞意指「修行」,如 nyams su blang ,意思是說,把它帶到經驗裡,nyams 這個藏文的意思是經驗, su 這個意思是帶過來,你把外在的慈悲和專注帶進來;看起來,這個品質好像是在外在帶進來,但是,如果你理解本初善(basic goodness),或是佛性,事實上是把它帶出來,從內在帶出來,所以,不論是帶進來或帶出去,是看你怎麼想的。在大乘裡,這種思惟修叫 lojong,心的訓練。在金剛乘,這通常是儀軌法本的修行,在你唸誦一行一行的誦文的時候,你應該要思惟這個意義。當你的心,更能夠思惟字裡行間裡的意義的時候,更深刻的意義,就更強烈——強烈、強壯的力量就會出現。

譬如說,你修習文殊師利,你聽到這種超越無上的智慧,但是這個無上超越的智慧,是要去理解我們自己本具有這種無上超越的智慧,當你思惟更多的時候,就越來越確定,我們的確具有這樣的一種智慧。一開始,我們以為只有文殊師利菩薩才有這種智慧,所以一開始我們的傾向,只是向外在的文殊師利菩薩頂禮;但是,你修行得越多,你就發現,文殊師利菩薩跟你是無二無別的。在密續裡面,有三種外密續,三種內密續,當你經過密宗的次第之後,你就會越來越有信心,你的經驗會變得越來越清楚,這是沒有差別的。在一開始,我們只是想說有這種可能性,我們也可以成為文殊師利菩薩。


什麼是「思惟修」?(Contemplative Meditation)

今天我們下午所要做的是思惟修,我們會先做一點,但是我現在先講解一下它的意義。

思惟修的藏文是 ton gompa, ton 的意思就是「意義」(gompa 的意思是「禪修」。編按);有兩件事情的區別很重要,一個是語言文字,一個是意義,通常我們見到語言文字,這事實上是象徵這個意義,但是文字本身,並不跟意義完全一樣,可是文字能夠引領你到那個意義。好比有時候,你聽到這個詞「愛」,但是如果你真正的,譬如說,談戀愛的時候,或當你對你的小孩,你的父母,你的丈夫,或妻子兒女,真正有愛的時候,這種愛意的感覺,跟語言文字的「愛」,是非常不一樣的;你會有一種很強烈的愛的感覺。你雖然常常用到這個辭彙,但是有一天,你談戀愛了,真的愛上一個人,這個愛的感覺太強,你感覺好像被淹沒,此時人們就開始寫詩,或寫一首歌,因為是這種內在感覺的關係。如果有人說了,「喔,這歌指的是對你所愛的人的感覺。」你會說:「這不是我的感覺怎麼樣,事實上,比『感覺』還要再深刻一點。」也就是有文字,還有意義,文字只是指出這個意義有多深。因此這愛,從另外一個人身上顯現生出的,其實是很多事情的綜合;實際上,你的愛是從你內在的心裡面生出來的,你把這個愛給帶出來了。

有時,我們變得非常困惑,我們對所愛的對象非常執著,但是,我們這裡要修行的愛,是與智慧混融的愛,而不是跟執著混在一起的愛。當我們有很強的感覺的時候,是你的心發現了一個意義;如當你開始做四加行,我們在修習人身難得,或無常,或生老病死,業力果報,還有,我們多麼幸運等等,我們被教導著要思惟這些事;因為這些事情極為真實,也非常深奧。

所以,我們必須了解每一個思惟修,都會有它的結果。當我們被教導思惟無常和死亡的教示之時,我們就在學著說,一切事物都是無常的,但是,對無常最深奧的思惟是什麼呢?我們看著這杯水會被喝完,這食物會被吃光,這個座位會改變,這些都只是一個外象,並不會對你有非常深遠、深奧的影響。最深奧的無常,是你自己的存在——一旦你理解,你自己是無常的時候,你知道自己終會死亡——這樣對無常的一種思惟,並不是讓你變得很沮喪,或是變得很悲傷;因為無常,你知道有朝一日,你一定會死亡,這個結果是你要去體會生命的珍貴,因為生命的珍貴,所以我們對現在所做的一切,就有更大的關注。

在西藏的說法是,通常我們所做的一切,就好像透過一個望遠鏡,從較大的那端反過來看出去,所以,很切近的東西卻變得很遙遠。但是事實上,無常、死亡,就在你面前,這是事實,任何事情都可能在任何時候發生。我們以為說,所有未來的事,都會在很遠的以後發生,那樣想有什麼問題呢?我們如果以為死亡非常遙遠的話,我們就可以為所欲為,但如果我們知道生命的可貴,任何時候、任何事都可能發生的話,你就會讓你生命的每一刻都從事十分有意義的事情。

當人在生病,或非常接近死亡那一刻,有的人甚至是慢慢在朝向死亡邁進——因為我是一個老師,常常會幫助人們經過這整個過程,當人有臨終的經驗的時候,如果他們能夠活下去的話,他們通常會改變他們對整個生命的態度;他們不再做沒有意義的事情,他們會專注在什麼是重要的事情上。不論是在死亡、或是疾病的過程當中,你就會去思惟到你的生命是多麼的珍貴!所以,從這樣的一個思惟,你把你的經驗就帶出來,然後你就會開始做一些有意義的事。

一個正確的聚焦,事實上會改變你的習慣,這就是思惟修的觀點。我們通常做相反的事:我們以為說我們會活得很久,我們覺得業力好像沒什麼重要性,慈悲你可有可無,所以我們得到的就是自己這樣思惟下來的結果。但我現在講的是,怎麼樣用這顆心來控制、駕馭你的生活;這是非常簡單的一個修習,一點都不複雜,但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是:為什麼我認為這是重要的?譬如說你一整天白天下來,你到底在做什麼?你一整天都在思惟、思想,而在我們離開蒲團、禪修後(post-meditation)的時間裡,我們可以產生有助益之正面性的思想。當你禪坐的時候,你可以平靜放鬆,但是你平常的生活很繁忙,動作很多,所以,在禪修之後,你要用你心的力量,運用到日常生活裡,這是我所說的思惟修,用思惟、用念頭、想法的力量來修行。


止與觀

我們將這種修行與早上奢摩他的修行混合在一起。基本上你可以分所有的禪修成為兩類,一是「止」,奢摩他(藏文 shi-ne,梵文 shamatha);另一種是「觀」,(藏文 lhakthong,梵文 vipashyana)。Lhakthong 就是崇高無上的觀,在英文裡面有時候說為內觀修行,是你的心有非常深奧的內見,你的心有至高無上的一種見解,非常有意義、超勝的見解。

我們坐在這裡思惟,但我們有非常有力的想法和力量。通常我們都有這些想法,特別是當你打坐的時候你會有很多的想法、念頭。然而你的內見在哪裡?常常只會延續幾分鐘、幾秒鐘。所以你必須要延長它,使內見變得更長,而且更深。使這內觀、內見深化的過程,叫做三摩地(梵文 samadhi,藏文 tingdzin),意義為深化、深入。譬如《心經》、還有其他的佛經裡面說到,諸佛菩薩在一種三摩地的境界,他們好像被深深地吸收沈入到很深的思惟裡。在邁向覺悟的過程中,每一階段有每一階段的進階,每一階段有很好的名字:或說這個階段是「大樂」,或說「喜悅超過你能夠想像的」——基本上是禪修者在說:「怎麼樣呢?真是太不可思議了。」在邁向覺悟的過程,最後幾個階段的名字聽起來都很像:或是喜悅,真的非常喜悅,真的真的真的非常喜悅,極端的喜悅,超越喜悅…… 這位修行者說,我已經用了「喜悅」這個詞,但是ㄧ層ㄧ層的,每一層都比前ㄧ層更高;很多的經驗其實很難形容,我們用一些字眼去形容它。這便是思惟修的建構、架構。

在我的書《統御你的世界》裡談到一個主要的思惟修的重點,我們應該專注,禪修如同一隻老虎一般;然後,我們從事、進行生活的種種,就像一頭雪獅。你自己下決定要用德行做為方向。雪獅知道什麼呢?獅子知道非常重要的事情:快樂與進展的根源,即是發展你的德行,藏文叫 gewa。例如在格薩王的經文裡,談到力量和吉祥是從德行的儲藏倉庫裡面產生的。

我們有很多方法來發展德行,有外在的方式和內在的方式;外在的方式譬如慷慨佈施,身體力行。但是內在的方式是發展、貢獻你的心。所以雪獅之道的意思是一個人真正地從事他的生活。當你禪坐的時候你想:「我怎麼樣應用,怎麼樣從事、進行此一生活?」你必須用慈悲,智慧,這些元素。思惟修的時候你就是發展這些元素,然後使我們自己確信你有智慧、慈悲這些面向。


思惟修的練習

我們現在一起做一個非常簡單的思惟修的修行。第一個,在早上會非常有幫助,能讓你生起一種覺得非常幸運的感覺。為什麼要覺得很幸運呢?因為通常我們早上醒來,我們想到的都是我們所沒有的事物。老虎牠有一個特徵就是滿意、知足(藏文 chog shes);我們的心知道如何滿足,如果你現在能夠滿足,你未來就能夠滿足。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很多事情你應該覺得感謝的,應該很感激、能夠賞識的,我們去思惟它們。你可以想,「我覺得非常地幸運。」有時候你甚至對自己說出來。這個意念「我覺得很幸運」就是我們思惟修的主題。之前我們禪修的主題(對象物)是在呼吸上,現在是在這個念頭上。現在我們把這個念頭——我覺得非常幸運——當作我們專注的焦點。

我們怎麼做這個修習呢?我們去想一件事情、一個內觀,這個內觀能夠讓我們感覺非常地幸運、幸福。譬如,我們想說我們非常幸運,我們有家庭,有佛法,我們住在一個可以修習佛法的地方。雖然我們都想要很多事情,但是如果我們用一種比較大的觀點來看的話,就會明白自己有多幸運。所以這一意念,使我們的心、從我們以為自己所匱乏的事物中解脫出來。我們上午教導禪修是對什麼事情感到熟悉,現在你就是對「我覺得非常幸運」這一點感到熟悉。它非常簡單,但是有很大的影響力。

現實是,我們通常所想的是我們多麼不幸、我們缺乏這個缺乏那個。現在我們要轉這個念頭。這跟早上奢摩他的禪修一樣,當你的心開始妄想紛飛的時候,你就把心念、把這個念頭帶回來,回到這個「我是非常幸運的」這個主題上。

請大跟著我說「我覺得非常幸運」… 「眾和」

如果你感覺不到你很幸運的話,你就要想原因,這可以是非常簡單、非常基本的:我們有很好的健康,有家庭,有一份工作,還有佛法;要記起我們現在要改變的是什麼?是改變向來的習慣、習性。在今日世界中,整個社會,種種新聞、媒體都常常跟我們說,這裡沒有滿足可言——我們現在就是要改變這種習性,而感覺到滿意、知足。

有時候即使你得到你想要的,你的心也不覺得滿足。有兩種痛苦:沒有辦法得到你想要的,以及得到你想要的。

以這思惟為基礎,你能夠產生愛的感覺。藏文叫 Cham-se (loving kindness and compassion。編按。),思惟願一切眾生皆得安樂,願一切眾生都有快樂。這種思惟修是說,如果你只有一個念頭,這個念頭會是什麼?如果你只有一個願望,這個願望會是什麼?——「但願一切眾生都得到安樂。」這是修習平等心的一種修法。這種關愛、仁慈的質地是如何呢?當我們想到家人和朋友,我們感覺到仁慈跟愛,我們希望我們的家人和朋友都快快樂樂,這就是愛和仁慈的修習。

請大家唸出聲來:願一切眾生皆得安樂…… 「眾和」

那只是語言文字,我們現在把感覺、意義給帶進這文字。我們把這個感覺帶到那些我們覺得非常關愛的人,或者是中性、沒有什麼感覺的人,或者是那些對我們有敵意的人。為什麼呢?因為這種慈愛的修行,能夠帶來快樂跟平穩的心的力量。如果你把世界區分為朋友跟敵人的話,就會製造很多痛苦、和焦慮。因此這是去修習讓你的情緒平穩下來。

通常你的愛太強烈的時候,你的恨就會變得非常地強烈。我們可以了解,很多強烈的愛恨只是從你的心產生的。事實上每一個人本來就是跟我們一樣,每個人都有他們的困難,也都希望得到快樂。所以這個邏輯、這個原因是非常簡單的。我們現在把它帶成我們的經驗。

這種平等心的品質,我們一般稱為大鵬金翅鳥的品質。金翅鳥是勇猛無畏的,非常地勇敢。牠也具有一種吉祥感。因為你不把這個世界分成敵跟友。

我們訓練我們的心,這顆心通常是被自我所侷限,從只專注沈入在這個「自我」的定位上頭,改變它成為比較為他人設想的。這樣的一種轉變可以帶來心的彈性,同樣可以帶來仁慈跟慈悲、愛的這些想法,這就是未來快樂的種子。

如果思惟修這時候變得很散漫的話,你就可以回到奢摩他,回到你的呼吸。

〔修習須臾〕
我們產生一點慈悲心。在藏文裡面,慈悲是「寧潔」(nyingje),就是高尚的心;慈悲的想法是說「願一切眾生能自痛苦中解脫。」當我們看到某個人在受苦的時候,見到一些動物在受苦的時候,我們立即的感覺、和意念,是希望他們的痛苦能夠止息,那就是慈悲的感受,那想法甚至在我們想這個人到底值不值得我們的慈悲之前,就產生了。

所以慈悲的意思就是說,我們生出這種意願:願一切眾生自痛苦中解脫。我們說三次:願一切眾生自痛苦中解脫… 〔眾和〕

今天,台北很多人都在從事許多事情,但是我們只是單純地坐在這裡,思惟一些非常重要的事。那些很忙碌的人其實想要的都是快樂,而非痛苦;而我們是在發展智慧跟內見。


結合蒼天與大地

這種內見、這種內在的智慧,是由龍來表示的。龍是究竟無我的;因為牠無我,故能夠帶來極大的勇氣、勇敢。以這四種動物所象徵的四種信心,我們事實上是在結合蒼天與大地:大地的品質就是老虎與獅子的品質;金翅鳥與龍的品質是蒼天的品質。我們把天與地帶到一起。把蒼天帶進來,即是對你的生活有一個視野、見地,還有連結起大地的現實性。

如果你太現實的話,你就失去蒼天的見地;如果你太過於傾向蒼天的話,你就失去了大地的現實性。因此,這是經由禪修的方式來結合蒼天與大地兩者。


(謄稿:柯懿珊、楊茗旭。口譯及整編:蔡雅琴。圖片:薩姜米龐仁波切親筆書寫的墨寶:創巴 Trungpa。)

2007年10月20日 星期六

重溫「薩姜米龐仁波切—如何統御你的世界—禪修研習營」法音



親愛的香巴拉朋友們:

非常歡喜我們曾有緣一同參與 薩姜‧米龐仁波切 於今(2007)年3月17日,在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帶領之「如何統御你的世界——禪修研習營」;您是否還記得仁波切親自帶著我們練習「基礎龍踏」、呼喊香巴拉勇士歡悅的長呼「Ki Ki So So Lha Gyal Lo」呢?

本月(十月)21日(週日),我們將舉辦一場重溫「薩姜‧米龐仁波切——如何統御你的世界——禪修研習營」法音的活動,誠摯地邀請您一同前來,再次聆聽仁波切當日的開示與翻譯,喚起您曾植於心中的米龐仁波切清晰又溫暖的開示!

活動時間:2007年10月21日(星期日)
上午 09:30~12:30
下午 1:30~4:00(其後並有意見交換時間)
活動地點:台北市博愛路75號6樓
聯絡人:柯懿珊(電話:0982655080 或 0916119189、電子郵件信箱:anor0402@hotmail.com)

*備註事項:
1.請欲參加者,事先報名,多謝您!
2.上課時,只有錄音(非錄影)。
3.只限舊學員參加。煩請參與者攜帶您的香巴拉課誦本。
4.禪修營的文字稿,將於近日內上傳香巴拉部落格,供佛友參考。然,閱讀文字,不如親聞米龐仁波切之法音,與現場活潑的對應!歡迎參加!


台北香巴拉 敬邀


(本篇報導撰寫:莊繡霞,圖表:楊茗旭;圖片攝影:吳孟恬,米龐仁波切為新書簽名。)

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3/17 薩姜米龐仁波切禪修研習營文字稿(二)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 3/17 禪修研習營 (Ruling Your World – Meditation Workshop)
主講人:薩姜米龐仁波切 (The Sakyong,Jamgön Mipham Rinpoche)
時間: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早上 9:00 AM to 16:00 PM
地點: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大會堂

*因本文篇幅甚長,將分數次刊載(小標為編者所加。米龐仁波切當天下午精闢的有關「思惟修」之開示,將於日後登出)。


(上午米龐仁波切開示的部份——奢摩他:)


介紹薩姜米龐仁波切仁波切

唸誦香巴拉傳承祈請文


像蓮花一般出汙泥而不染的生活


早安,大家好。我很高興今天早上又看到你們,其中有些人是新面孔。今天最主要的焦點是,我們大家一起做個簡要的、為期一天的閉關修行。而且,因為每個人平日都非常繁忙,正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一起來放鬆,並深化我們的禪修;也希望以今天這個機會讓大家對修行的理解能夠進展得更深、更遠。

主要地,我們要利用今天的機會,去做一個重要的決定。

我覺得在修習禪坐,和在修習智慧與慈悲的佛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下一個決定,要做一個改變。舉例來說,我們都做了各式各樣的修行,但是很少有一些修行真正地穿透我們。所以最終而言,如果我們要修行真正有效用、有所改變,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下決定要深入研修。

例如,在西藏的唐卡繪畫裡面,我們會看到蓮花的象徵,出汙泥而不染的圖像。蓮花所在的污泥,就代表無明或代表輪迴。對我們而言,那就是表示我們有一種習慣,總是重複地用某種方法做同樣的事情。因此,當我們感覺到我們下了一個決定、要過一個完整完滿的生活,要過一個有覺知的生活,要過一個專注留神的生活的時候,這就表示像蓮花一般出汙泥而不染。

在藏文裡面有一個詞叫 Kunlong,通常翻譯為「動機」。但它真正的意思是說:肯定地、決定性地脫出、顯現。其意為我們的心被啟發了,然後非常熱誠去從事進行。所以對我們而言,一開始我通常希望希望大家想一想,爲什麼我們今天會在這裡。因為如果沒有動機、沒有一種啟發的話,我們生活裡面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

即使我們做很多複雜精深的高階修行,若我們的心沒有受到啟發,我們的心沒有脫露顯現出來,這樣的修行效果很低。所以我們現在要先思惟,爲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動機是什麼。這個動機可以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到這裡來,我們想要深入禪修,我們想要學習禪修,想要放鬆、舒緩我們生活裡面的壓力;或者只是很單純地想要有一點點平和,想要有一點點鬆弛,並且發展更多慈悲;或者我們想,我們要達到完全的覺悟境界——今天下午之前我們就要開悟〔眾笑〕。所以是完全取決在你。

我們不用想很多,但是起碼要知道我們的動機和原因到底是什麼。其間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學習著怎麼樣來駕馭我們的心,利用我們的心。像我昨天所說過的,心本是我們快樂和悲傷、以及一切的泉源,因此禪修就是駕馭我們的心、使心到我們要它前往的方向。

我們很多人都覺得沒有辦法駕馭這顆心,控制這顆心;這顆心好像總是不受到我們的掌握。如果我們要全然地從事我們的生命、生活,要有快樂和成功的話,這顆心便是來源。所以我把禪修當作這快樂泉源的一個重要環節。


寧靜安住——奢摩他

今天我們要做兩種禪修。

第一種是基本的寧靜安住(calm abiding),我們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平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得到一種能力,使我們的心完全受我們的駕馭;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力的禪修。這種禪修現在越來越普及,因為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繁忙,越來越有壓力,而這種禪修事實上是非常有用的。有人把它用來減少壓力,帶來平和,也帶進生活中更多的空間感和安寧。

這種禪修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不用打坐很久,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它的要點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你可以決定從事涉入它,或者不從事涉入它,特別是針對思想的過程。

譬如,有的人說:「我聽說禪修打坐的時候,你不應該思想。」所以有的人就說:「那我不要打坐了。」然重點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去思想,而是說我們有力量可以決定去想、或不去想。大多數人並沒有選擇餘地,妄念一出現,心便跟著跑走了。所以當我們有負面思想的時候,我們就因此而受苦。

我想,在這個現代繁忙的社會裡面,有很多的建築,擁擠的交通,眾多繽紛的事物,我們必須要有心的空間;這樣的一種禪修在現代生活中益形重要。

這種禪修是說,我們坐在這裡,當我們的思想妄念生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決定要跟著它還是不跟著它。通常我們是被我們的心所控制的;我們早上起來,根據我們心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有個美好的一天,有時候有不好過的一天。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問問自己的心,今天會有怎樣的一天?

早晨起來,我們問自己的心說:「心啊,你今天感覺怎麼樣?」如果你的心說:「我覺得很忙,很急促,壓力很大。」這就表示你會有一個很忙、很急促、壓力很大的一天。

大多數人以為,不管你的心怎麼想,那一天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你一點也沒有能力改變它。但事實上,人類有權利和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心。

這種禪修,藏文叫 Shi-ne(英文 calm abiding,peaceful abiding; 梵文 shamatha。編按)。Shi 的意思是平和,Ne 的意思是安住。它並不是只有佛教的傳統才有的一種修習;事實上,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要修習深奧的教法,你必須對心要有控制駕馭的能力。所以我們跟我們的心必須要有一個聯繫關係。如果我們的心不夠強的話,我們很難走這條佛教修行的道路。Shi-ne 的意思即是,平和、和諧地,跟心一起一致運作。這就是這個禪修所強調的。


心的彈性及心的空間

一個主要的指導重點,是要成就心的彈性度,還有開放心的空間。當我們談到心的力量和心的彈性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心想成身體;若我們的身體非常緊張、僵硬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但是因為心是一種心識,我們沒辦法用肉眼看到它,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怎麼樣地緊張。

通常不管是任何的會話交談,任何的念頭,任何的環境,實際上都受到心的影響;我們做許許多多其他的活動,想要讓自己的心從壓力中解脫。譬如說,人們有時候泡個熱水浴,做一些身體的舒張運動,其實你的目的是要讓你的心放鬆。甚至,在印度的瑜珈術裡,你的身體變得非常地具有彈性。你的身體放鬆了,然後你就可以來對治這顆心。

雖然這個修心的禪修是非常簡單的修法,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當我們修習這種心的彈性的時候,我們會得到的是什麼?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禪修之後,我們的心是比較放鬆的,然後我們就可以處理很多的事情。因為現代人都很忙碌,所以我建議你可以用很短的時間,但是作很有品質的禪修,而不是很長的時間但沒有品質的禪修。我們自己要真正地去從事它。

有的人是說,「我可以打坐一個小時。」但是如果你看進他們的心的話,去看有多少時間他們是真正在禪修打坐——雖然姿勢很重要,環境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裡到底有哪些事情在發生。很多人外在看起來很好,如如不動;他或者穿著很好的長袍、瑜珈服裝,但在他們心裡面,卻已經在消費購物,在想比薩餅,在想電子郵件 email 的事情。

我們坐著,以為說沒有人會注意到,沒有人會知道,看起來就像在打坐。但是我們不是要欺騙任何人,修行的重點是為我們自己。我們以為說,我們可以瞞過任何人,但事實上只是欺瞞自己。因此我提到「啟發」的重要,你必須是這個真正想要禪修打坐的人。

「見地」亦是極為要緊的;人們說,見地是你的眼睛,禪修是你的腿。還有,見地跟心的關係,也十分重要。如果我們沒有見地,西藏的蔣貢康楚大師曾經說過,「沒有真實的見地,就好像有一個人沒有雙臂、雙腳,卻想要騎一匹馬。」

你坐在這裡,但是你的心卻迷失了,跑到各式各樣的地方。根據佛教的傳統,我們的心事實上已經迷失過多生累劫。所以這樣的一種禪修,我們可以駕馭我們的心,導引我們的能量和生命方向,到我們所要去的地方。

禪修就好像是走上一個旅程,你的眼界、見地,引導你往前走。見地的意思是,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就好像我們在散步的時候,如果我們要去爬一座山,那便是我們的啟發,你的雙腳就朝往山的方向走。但是一旦我們失去方向,失去了知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我們便要停頓下來。所以非常重要的,你也需要知道為什麼禪修,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心的力量可以帶來風馬

我現在解釋爲什麼我們要做這個禪修。它非常地簡單,非常地基本,但是它是非常有力的,可以改變你的生命。

禪修本身,我們談到三件事: 見,修,行。你也許已經都知道如何禪修打坐了,但是我現在想要解釋一下。

我們想要打坐的原因,特別是在如何統御這個世界的原則底下——這是在我那本書《統御你的世界》裡面所呈現給大家的原則,我們必須要引導我們的生活到我們想要去的地方。老虎之道的原則,即是處在當下這一刻,非常有力,非常專注。經過禪修,老虎之力量的這個原則,就會被發展出來;我們能夠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有更大的覺察力。

平常我們的心都非常散漫,妄念紛飛。心的力量則可以帶來風馬(Lungta),帶來自信。在香巴拉的傳統中教導著,以一顆妄念紛飛的心,你將會失掉你的力量。實際上從一種抽象、形上的角度來說,在我們的身體裡,當你做內瑜珈(inner yoga)的時候(如 Tsa, Lung 脈、氣的修習,就是一種內瑜珈),在我們的心與氣脈之間有一種關連;我們覺察到,觀看這顆心時,我們的心不是在想過去,就是想未來。

禪修就是把我們的心帶到當下這一刻,帶到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所以禪修是一種技巧,有一個客體。「禪修」這個字眼就是「熟悉」(familiarity)的意思。在藏文我們說 gom shi,是禪修(Gom)這個字的字根。所以當你說到、或看到一個人在禪修的時候,事實上他是想要熟悉某事。

有的人或者說他們禪修、或不禪修。他們說:「我平常不禪修打坐呢。」但是如果你細看 Gom——禪修,這個字的意思是熟悉於什麼;其實我們總是在禪修當中,我們的心總是在熟悉些什麼事情。譬如你常常生氣,你對生氣這件事情就越來越熟悉。心本身並沒有選擇的能力,它會對某件事愈來愈熟悉。

打個比方:這裡的交通經常很擁擠。突然間,有部車插到你的前方。然後你就在想,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禪修;我們成為很好的禪修者。在那個時候,你的「見地」是——他是一個差勁糟糕的駕駛,他不應該這麼做。而這種見地的結果是,你變得極為惱怒生氣;在這裡,「禪修」則是你對生氣這件事情愈來愈熟悉,於是變得愈來愈氣憤。後果就是你開始猛按喇叭,你更想要把他的位置搶回來。

所以整天我們一直都是個非常好的禪修者。但是最重要的是說,讓這個心熟悉於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好的、有助益的。對一個禪修者來說,既然我們有一顆心,總是要熟悉於什麼,我們到底要對什麼樣的事情感到熟悉——是有用的呢?還是沒有用的?

在藏文裡說到 yang dag kyi yul「純正真實的禪修對象」;譬如修金剛乘的人,他們有不同的觀想,修不同的本尊。當你研讀經文的時候,皆談到這真實的觀想對象,其實所談論的是,當你修這個本尊的時候,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效果、助益。因為當你的心專注於一個事物的時候,你或是得到它所帶來的利益,或是相反的,沒有得益,反得到它帶來的壞處。譬如說你常常憂心焦慮,然後你把注意力放在憂慮上,你就會變得愈來愈煩惱焦慮。

同樣地,我們現在要選擇某些有助益的對象物。


如何駕馭這顆心?

所以一開始,什麼是最有幫助的一件事?此即是,我們的心要多有一點空間。我們通常都是很被動的,我們只是反應,從不主動地去決定我們要怎麼做。突然一件事情發了,我們便做出一個反應,然後我們就造了業,接下來我們就要承受、處理這個業力的結果。這一件事情又影響下一件事情的發生。我之所以解釋這點,是因為我們坐在這裡,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許多很有智慧、經驗的人,已經領會如何截斷這整個過程的下手處。我感覺到,如果你知道在禪修中做些什麼,並且有工具和技巧的話,你就會有進展。

如果你坐在這裡,人家問你:「你在做什麼呀?」你說:「我也不知道,我聽人家說這是一件好事。」這樣將少有助益。有時候只是坐著,什麼事都不做,至少我們會遠離麻煩,那也好。但若我們真正要在禪修上有進展,要有理解、智解,這裡的要點是我們希望自己的心更有彈性,更有空間,而最重要的是怎麼樣來駕馭這顆心。

這一禪修的重點,是得到那種中心感跟那種力量,以及我們怎樣去獲得它的方式。我們利用的是呼吸的過程。我知道,你們有些人非常有經驗,有些人則是新手,但不管你是老手或是新手,我們現在一起經歷這整個過程。

一個真正修行人的標記是,他們從來沒有欠缺空間感,疲倦不堪,或者對聽聞佛法感到厭煩。有時候我們覺得非常厭煩的時候,就會說:「我以前就聽過這個法了。」但是根據我的經驗,當你看到年老的大師之時,他們幾乎對每一件事情都感到非常有興趣,從非常簡單的小事,到最深奧的事情。所以對我們來講,最好的一個教訓是,我們一直都應有這顆初心,總是開始,然後不斷地更新。今天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真實的禪修的對象物來幫助我們,到底這個對象物是什麼?如果我們要和平、或空間感,如果我們要駕御控制這顆心,我們首先必須要駕御我們的風(藏文 Lung, 英文 Wind)。爲什麼呢?因為「風」和這顆心是直接連接的。

人們說,心騎乘在風上。因為風、脈道,通行整個身體。所以我們要聚集我們的心的時候,第一我們要能夠專注在呼吸上。好比一個人騎一匹馬,在這裡,馬就是風,騎乘的人就是你的心;如果你能夠駕馭這匹馬,你便能夠駕馭這顆心。

我們知道自己的心是狂野的,心前往不同的方向,如果我們要駕御這顆心,要怎麼做?我們必須第一能夠執持我們的風。當我們開始做寧靜安住的打坐,就是把專注力放在這個呼吸上。西方也有很多禪修者,真正喜歡禪修,想要禪修。然而這種修法在西藏來講,事實上是比較高深的一種修法,通常在西藏,一開始只是唸誦、唱贊。有各種不同的誦文讓你能夠累積功德福德;當這個人已經準備完全的時候,你才做這樣的一種禪修。因為當你的心已經導向好的時候,你便能開始禪修的旅程。

我現在要講的是一些簡單的技法,但是如果你現在修這個禪修修得好的話,對其他任何的法門的修行都很有幫助,對各樣的生起次第、還有金剛乘的修法,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學習這種技巧,非常簡單地,就從呼吸開始。

首先,你執持你的呼吸。觀呼吸的利益在哪裡?它是持續不斷的(希望如此)。它是當下這一刻。當我們專注在這個呼吸上,愈來愈熟悉的時候,我們就對呼吸、與心有更大的駕馭。

有基本的幾點:安住你的專注力在你的呼吸上面。我們這裡用專注和覺知。在藏文裡,奢摩他中的「專注、專注於一」(mindfulness),藏文為 trenpa;而奢摩他中的「覺知」(awareness),藏文為 sheshin。Trenpa 的意思是專注;意思是說想起來,然後專注它。我們現在所做的是專注在你的呼吸上,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力。

現代科學家發現到,當你的心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可以幫助一個人的記憶力。他們說當你禪修的時候,就好像睡眠一樣,你的整個身體得到更新。譬如說很多人做過閉關,你知道,當你做長期閉關之時,你不需要多少睡眠。所以你禪修的時候就是你的專注轉移了一下對象物;從靈性修行來講是非常有利益的。

科學家現還說,實際上你禪修的時候,你用到腦部不同的部位。當你用到頭腦不同的部位,你可以放鬆很多的壓力,得到某種鬆弛的效果。

Trenpa 和 Sheshin 的意思很簡單。譬如說我現在持著這個杯子,這是專注;覺知(sheshin)的意思則是說,知道你執持的是一杯水,而不是一根香蕉或一個鳳梨,而且你不傾覆它。所以非常簡單但是非常重要。專注之意,是說把注意力在呼吸上,同時,你的心在此,觀注你自己正在禪修;我們覺知到「我」在禪修。我以為專注跟覺知就好像是禪修的工具。好比一個廚師,他有一些鍋、鏟,那是他的工具。 因此我麼樣運用它,怎麼樣用得好,就是我們怎麼樣成為一個禪修者的方式。

禪修有五種障礙,不過這裡我只談針對初學者的兩種。第一個是懶惰或懈怠,失去你的信心,以為說你做不到。真的那種懶惰,懶洋洋的什麼都不想做。你甚至不想坐在蒲團上。但再者是說,你失去想要打坐的心意;這個藏文 sem chingwa 的意思是說心沉落到心的本身,然後以為說「我沒有辦法這麼做。」

另外一個障礙,是忘記法教。我們坐下來,完全忘記要怎麼做。這些障礙總是會重複不停地出現。我們坐著,心想仁波切到底敎了什麼?我現在要怎麼做?如果你對這個過程更熟悉的話,很自然、自動地,你就會好好打坐。

像這些障礙不只是我們打坐會發生,像大乘裡面的教法,如修心法 lojong,以及密乘的修法,也都會有這樣的障礙。譬如說你做本尊瑜珈,如果你在觀想時輪金剛時,忘掉教法的話,你就不知道時輪金剛的意義是什麼,或者是祂手裡所持的法器的意義是什麼了。

所以我們說因與緣具足成熟的時候,我們所做的,將臻至開悟。這些是非常基本的原則。

(接下來的米龐仁波切實際指導禪修、和奢摩他瑜珈之教導,請與香巴拉台北禪修小組成員共修。)


(謄稿:柯懿珊、楊茗旭。口譯及整編:蔡雅琴。圖片:薩姜米龐仁波切在藏地歡悅地拋擲翻飛的風馬旗。)

2007年10月17日 星期三

尊貴的薩姜米龐仁波切請信眾為達賴喇嘛祈請長壽

尊貴的薩姜米龐仁波切,今天要求香巴拉信徒,在今日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獲頒美國「國會金質獎章」(the US Congressional Gold Medal)之同時,修行回向達賴喇嘛之長壽住世。個人之日常修行、或群體之修行回向,皆可。

「國會金質獎章」是為了表彰達賴對和平、人權和宗教間相互理解所做的貢獻。過去曾經獲得這項殊榮的,還有已故的泰瑞莎修女、教宗洛望保祿二世、前南非總統曼德拉等。

薩姜米龐仁波切與佛母康卓次央,與其他數位尊貴的藏傳佛教上師喇嘛,今日均於華盛頓首府應邀觀禮。達賴喇嘛長壽祈請文,如下:


Prayer for the Long Life of His Holiness the Dalai Lama

OM SVASTI
To the assembly of most kind teachers, both present and past -
the miraculous dance of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of innumerable Buddhas
manifesting in accord with aspirants' spiritual capacities,
the wish-granting jewel, the source of all virtue and goodness -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the assembly of all meditational deities
manifesting as countless mandalas and divinities -
the magical clouds of immaculate, transcendent wisdom
reaching to the farthest expanse of the space of ultimate reality -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all the victorious Buddhas of the three times
endowed with ten powers and who are even masters of the gods,
and whose attributes of perfection are the source of all compassionate deeds
benefiting the vast ocean-like realm of sentient beings,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the assembly of sacred doctrine embodied in the Three Vehicles,
supremely serene, a jewel-treasure of enlightenment,
stainless, unchanging, eternally good, and the glory of all virtues,
which actually liberates beings from the sufferings of the three worlds,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all members of the enlightening, noble spiritual community,
who never stray from the thoroughly liberating adamantine city,
who possess the wisdom eye that directly sees the profound truth
and the highest valour to destroy all machinations of cyclic existence,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the assembly of heroes and dakinis, heavenly beings of the three worlds,
who appear in the highest paradises, in the sacred places, and in the
cremation grounds, and who, through creative play in the hundred-fold
experiences of bliss and emptiness, support practitioners in their
meditation on the excellent path,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o the ocean of protectors endowed with eyes of transcendent wisdom -
the powerful guardians and upholders of the teaching
who wear inseparably on their matted locks
the knot symbolising their pledge to the Vajra Holder -
to you, we offer our prayers with fervent devotion:
That Tenzin Gyatso, protector of the Land of Snows,
live for a hundred aeons. Shower on him your blessings
so that his aspirations ar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hus to this congregation of excellent, undeceiving refuge,
we pray that by the power of this prayer
expressed from a heart filled with fervent devotion and humility,
may the body, speech and mind of the sole of the Land of Snows,
the supreme Ngawang Lobsang Tenzin Gyatso,
be indestructible, unfluctuating and unceasing;
may he live immutable for a hundred aeons,
seated on a diamond throne, transcending decay and destruction.

You are the jewel-heart embodying all compassionate, beneficial deeds;
O most courageous one, you carry upon your shoulders
the burden of all the Buddhas of the infinite realms.
May all your noble aspirations be fulfilled as intended.

By virtue of this may the heavenly doors of the fortunate era open
eternally as a source of relief and respite for all beings;
And may the auspicious signs reach the apex of existence and release,
as the sacred teachings flourish through all times and in all realms.

May the nectar-stream of the blessings of the Lotus Holder
always enter our hearts and nourish it with strength.
May we please you with our offerings of dedicated practice,
And may we reach beyond the shores of perfect, compassionate deeds.

Through the blessings of the wondrous Buddhas and Bodhisattvas,
by the infallible truth of the laws of dependent origination,
and by the purity of our fervent aspirations,
may the aims of my prayer be fulfilled without hindrance.

(This announcement was from the Shambhala News Service)

2007年10月16日 星期二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3/17 薩姜米龐仁波切禪修研習營文字稿(一)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 3/17 禪修研習營 (Ruling Your World – Meditation Workshop)
主講人:薩姜米龐仁波切 (The Sakyong, Jamgön Mipham Rinpoche)
時間: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早上 9:00 AM to 16:00 PM
地點: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大會堂

*本文稿因篇幅過長,將分幾部份刊載,以下是〈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 President Richard Reoch 的禪修指導〉:


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禪修指導

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非常高興地歡迎你們, 大家早安。我相信你們之中有很多人已經是很有成就的禪修者,說來這些人應該坐在這個禪座上, 而我應該坐在下面;但是在我們香巴拉的傳統裡面, 有時候爲了要學得好, 你必須要敎,這是所謂的教學相長,因此今天早上米龐仁波切請我向大家做一些簡單而基本的禪修指導,所以我們能夠安頓我們的心,而當他到來的時候, 他可以從他的心裡面來帶領我們做禪修。對於你們這些高程度禪修者, 請原諒我, 我現在所要說的是非常簡單的指導原則。


第一階段:身體


我想, 對我們最有幫助的是溫習一下禪修的基本方式, 其中有三個階段:第一個是我們的身體, 第二是我們的呼吸, 第三是我們的心;此時我們大家可以一起禪修。

首先,我們好好地安坐在座位上(蒲團上),這便是大地,我們必須感覺到自己完全安頓地坐在我們的坐骨上。有時候我們可以左右搖動一下, 以便感覺到身體的中心點。這裡很重要的一點是, 不要太往前傾, 避免施予壓力於腳踝。然後,我們把手臂先放在兩腿的兩側, 自然地垂下來,感受片刻;在手臂自然地下垂之後, 接著很輕鬆溫柔地把手臂慢慢地舉起來, 置放在大腿上面(掌心朝下)。有些人喜歡結禪定印,但是把手掌放在腿上的這種姿勢, 可以使我們身體的前方非常地放鬆、開放。

然後,我們感覺我們的脊椎骨很自然地一節一節地往上疊,形成一個自然的弧度。在我們的傳統中說, 脊椎骨的小骨節就好像是金幣,一節節地堆疊在一起。我們的脊椎挺直起來, 但沒有任何刻意的用力。

我們感覺到身體的重量, 自自然然地沿著脊椎往下沉, 接觸到大地。我們頭部的重量也非常自然地安放在脊椎之上。這個時代因為很多人都打電腦, 從事一些電腦方面的工作, 所以不知不覺地、他們的頭老是往前傾。爲了糾正這種往前傾的習性, 我們想像在頭部(有點後方)的中間, 有一條金絲線把我們像魁儡一樣地吊起來;因為有條絲線把頭部從後面這樣吊起來, 所以很自然地下巴就不會往前傾, 而是有點內縮的感覺。

所以我們現在發現有一個直接的連結:從大地——我們的坐處, 還有天空——頭頂上之蒼天,這條線, 與天地有一個連結。

在有些傳統裡面, 人們打坐的時候眼睛是閉著的;但是在這個傳統裡面, 我們打坐的時候,眼睛是張開的。正如薩姜米龐仁波切昨晚(3/16)所提到的, 我們是真正地跟這個世界一起工作共事, 而不是從這個世界退縮起來。

我們的視線,通常是下垂的, 大概落在我們的前方 6 英呎(約183公分)左右的地面上。我們並不是真正在凝視什麼東西, 我們的眼光是放鬆的。

此刻我們花幾分鐘的時間, 就剛剛所提示的身體的坐姿, 去感受一下軀體的感覺, 脊椎的感覺, 頭頂之蒼天和大地的感覺。
(禪坐片刻)


第二階段:呼吸


第二個階段我們要談到的是呼吸;薩姜米龐仁波切要我談一談關於呼吸的幾個要點。昨天晚上仁波切說我們禪修的基礎就是老虎之道。老虎這麼強而有力,是因為牠活在當下這一刻。平常我們的心不是在過去就是在未來, 從來沒有停佇在當下這一刻。因此,當我們打坐的時候, 讓我們的身體感覺當下這一刻的呼吸。

我們可以從鼻子和嘴巴感覺我們呼吸的氣息;我們也許感覺得到胸部的起伏;我們也可以從腹部的起伏來感覺到呼吸;有時候我們甚至可以感覺到皮膚跟衣服接觸的地方好像有身體在呼吸的動感。我們讓自己的心安住在這身體的呼吸感覺上。

我們的身體安止在大地上;從頭頂我們感覺到與蒼天的連結,而從呼吸我們感覺到與當下此刻鮮活的連結。我們現在打坐幾分鐘, 以體會這種連結感。
(禪坐片刻)


第三階段:用心

現在我們要談到第三個部份:如何跟我們的心一起工作。

昨晚米龐仁波切也談到, 當我們打坐的時候我們跟心說:「你跟我在一起。」但是我們的心卻說:「你坐在這裡,你坐你的;我可要去別的地方。」雖然有這樣簡明的指導,讓我們的心安住於呼吸, 但是我們常常發現自己的心仍然跑到其他的對象和經驗上。在禪修當中,能夠注意到我們的心跑掉了, 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當我們察覺到我們的心像一匹野馬一樣奔跑入荒野之中了, 我們只要簡單地請心回來當下。這好比是一個普通的科學探究:什麼是心的本性。我們只是很單純地注意到心在做些什麼事;當我們注意到心跑走了、迷失了, 我們非常親切、溫和地請心再回來。

有時候,此一對心的教導經常被誤解,人們以為說我們不去思想,但是事實上,心會思想,那是一種很自然的活動。在這個禪修裡面, 我們訓練我們的心, 當心在思想某事物的時候, 我們把心帶回來, 邀請它回到呼吸這個對象上。所以在禪修中有一個持續的活動:一旦我們注意到我們的心跑走的時候, 我們告訴它回到當下的呼吸。我們藉由身體的呼吸感覺, 來幫助我們把心帶回來。

我們至此已經檢查了身體的姿勢, 呼吸的感覺, 還有當我們的心跑走的時候,如何請它回到呼吸上。現在我們根據這三個原則來打坐:姿勢, 呼吸, 心。
(禪坐片刻)


經行的指導:

傳統上,一般薩姜米龐仁波切建議我們禪修打坐的時間為一段一段簡短的時間。這樣我們能夠對禪修的技巧越來越熟悉,我們的心也不會變得太緊張。正如同其他的禪修傳統,我們也做經行。我相信在座各位都知道如何經行。

左手輕輕地、放鬆地握著拳。剛好置放在身體中間前部。拇指放進握拳的中間,右手握著左手。雙臂是有點張開的,不是緊縮的。有時候人們經行的時候, 頭部縮起來, 身體變得很緊張。事實上我們應該是挺直著身軀經行,但不是緊張。左, 右, 左, 右,自然地前行,並沒有特殊的呼吸技巧。

(兩位禪修指導老師示範)

首先,經行的目的是要把禪修的心境帶到每天的日常生活裡。當我們禪坐之時, 其他人們比較不會打攪到我們。但是經行本身則讓我們覺得比較困惑, 容易惱怒;當我們經行的時候, 我們必須感受到與其他人的關係, 我們必須作調整。

禪坐時我們把心放在呼吸上。經行是把心放在腳底的運動感上。我們感覺到腳底接觸到大地,感覺到腳步往前進行, 我們不斷地感覺這個重複的動作。雖然我們的注意力是在腳底, 但是視線並不是盯著地面,我們的視線是往前方看的, 只是微微往下一點。以這種方式我們可以感受到整個空間感, 以及空間當中的種種運動。

在經行中我們結合了三件事情:第一是把我們的心安置在動作之上;第二是感覺到我們周圍的空間;第三點是感覺到我們根周圍的人的關係, 修習慈悲。因為在經行當中, 有時候步伐比較慢, 有時候比較快, 所以我們以此來感受與他人的關係, 培養慈悲感。我們不是要走得很快, 很多,而是要完全安住於當下的運動。
(經行片刻)


再次回到禪坐:

現在我們再回到禪坐的姿勢;打坐的時候請發現你跟大地的連結。手掌輕輕地放在腿部。讓脊椎自然地挺直, 一點兒都不緊張。感覺頭頂絲線的懸吊感, 所以下巴有點往回縮,頭頂自然向上。眼神非常放鬆, 落在前方幾呎的地方。你感覺到整個身體都在呼吸, 呼吸的運動。這是一種十分身體感的修行。

呼吸的對象,就像我們下了錨到當下這一刻。當我們感覺到妄念生起, 心跑走的時候, 我們就非常溫柔地, 請心回到當下這個呼吸感。

有時候我們只能安住在一兩次的呼吸感上。在我們發覺之前, 我們已經在想中餐的事情, 或是在想跟其他人爭吵的事情;請不要擔心太多。當我們注意到妄念的時候, 就非常仁慈、親和地請心回到呼吸上。

讓我們大家再禪坐幾分鐘。
(禪坐片刻)


再次回到經行:

我們現在起座, 再做一次經行, 把注意力放在腳部的運動上。我們去感覺到腳部的運動;視線往前, 只有稍微一點點往下;感覺空間感。並感覺跟前面、後面、其他人的互動, 有一種慈悲、仁慈的感受。禪修的對象是腳底與大地的接觸感, 還有這整個動作的感覺。

謝謝。

(謄稿:楊茗旭。口譯及整編:蔡雅琴。)

2007年10月9日 星期二

薩姜·蔣貢·米龐仁波切新成立專屬網站


薩姜·蔣貢·米龐仁波切新成立了專屬個人網站(英文版),網址是:
www.sakyong.com

在這新設的網站裡,每一個月,都會有許多最新拍攝的、仁波切的錄影和錄音弘法,供讀者觀看聆聽。也有可以下載到你的電腦、和你的 ipod, iphone 的新功能。

每一天,都有米龐仁波切的冥思語,供您作思惟修之修習。你甚至能上網登記、讓冥思語每天寄送到你的電腦上。

除了仁波切的講法、教學,更有仁波切的專文、法照、行程、和最新動態的種種報導,與全世界的香巴拉信徒分享。

歡迎共享薩姜米龐仁波切的智慧法音!

2007年10月7日 星期日

薩姜米龐仁波切今天參加芝加哥馬拉松長跑!

已經連續好幾年了,薩姜米龐仁波切保持自己的體能訓練(甚至在亞洲弘法行時也不例外),孜孜不懈地參加馬拉松長跑;他的目的,最主要的,是經由他親身勞苦參與的長跑活動,募集足夠的款項,為創巴仁波切西藏蘇芒祖寺佛學院的興建招募基金。前不久,在一年一度香巴拉國際慶典的「和平的秋收」(Harvest of Peace)集會上,米龐仁波切既是開玩笑,又饒具深意的說:「(我已經45歲了,)再跑也沒幾年了(長跑者有一定的體能限度)。」今天,米龐仁波切將在芝加哥市,與眾多參賽者,再度共襄盛舉。

昨天晚上,米龐仁波切特別告訴香巴拉信徒說:

「我已經抵達芝加哥參加馬拉松,香巴拉信眾們熱誠地接待我們。我們都為週日的長跑感到興奮。與賽者有點緊張,因為天氣會很悶熱;這會影響我們的完成時間,也使跑步更具挑戰性。

我覺得自己從大千丘林、到噶瑪丘林、香巴拉山脈中心、加拿大總部,已有足夠的訓練;雖然過去幾個月行程非常繁忙,但我一直保持著鍛鍊。有一群處於極佳狀況的(香巴拉)跑者和我一起參賽。所有的努力、和訓練,都是值得的,因為募款將歸到昆秋巴登夫人基金會(Konchok Foundation),用以支援蘇芒佛學院的建築,使西藏更多的修行人和香巴拉信眾得益。今年又特別地重要。因為我們積極籌措、要完成佛學院的全部建設工程。我希望香巴拉所有信徒,都能加入支持我們的努力。」


薩姜·蔣貢·米龐仁波切於週六, 6 October 2007


後續報導:因為當天芝加哥異常的炎熱天氣(華氏80度以上,攝氏27, 28度左右),許多與賽者中途不支倒下,一人不幸休克而死;是一場非常艱苦的長跑。米龐仁波切以三小時三十分鐘的好成績,完成了全程26.2英哩(約42公里)的馬拉松比賽!所有香巴拉跑者也都神奇地跑完全程。

請到 昆秋巴登夫人基金會 www.konchok.org 閱讀詳盡資料。網上捐獻請到:https://secure.bluemandala.com/konchok-secure/donate-form.php
美金支票和信用卡皆非常歡迎。您的一點點心意,不計多寡,將造福無數、影響無盡!歡迎參與。

2007年薩姜米龐仁波切對世界和平之切時與重要性的「和平的秋收」(Harvest of Peace)英文公開談話,請到以下鏈結聆聽:「和平的秋收 - Harvest of Peace」;
薩姜王母康卓次央,也在會中,同時向世界各地的香巴拉信眾問候祝福。歡迎點按下載收聽 MP3 的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