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29日 星期二

頂果欽哲法王的生命和世界 - 影音版

頂果欽哲法王,是當代藏傳佛教的偉大上師,也是許多上師的上師。他的智慧無窮、悲心無盡;其內證境界甚深,卻化現為誨人不倦的親切柔善。

薩姜米龐仁波切曾經這樣形容過法王:「他是一位難以置信的、輕言軟語的人物,總以溫柔的方式散發他的力量。每天,他或是坐在臥榻之上,或床上,眾多的學生環繞其側聽聞法教。他已年老,身軀龐大碩重,常把他最喜歡的毛毯纏繞在腰際。他的儀容展現溫暖和真摯。他使用的物件總看來比他人的來得好些﹕他的念珠、老舊的西藏木碗——甚至他的毛毯——都閃耀著美好的質地。在他的存在面前,最平凡普通的事物似乎增加了其價值——不單是因為他擁有此物,而是因為此物吸引旁人的目光。他的能量感染了他的周遭環境。」(摘自薩姜的著作:統御你的世界

歡迎您到Youtube上觀賞五段介紹頂果欽哲法王的生命和世界 的紀錄影片,以一窺這位聖哲龐大、深刻的富饒世界之風貌。本片亦含一九五○、六○年代時真實稀有的藏傳佛教舞蹈、儀式珍貴片段,請勿錯過。 (A Journey to Enlightenment - The Life of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1910-1991. 導演:馬修‧李卡德,影片旁白:李察吉爾,配樂:菲利浦.葛拉斯)

相關閱讀文章(點按):
惺惺相惜 - 頂果欽哲法王與邱陽創巴仁波切的交會因緣

This film is an authentic portrait of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one of Tibet's great contemporary teachers, considered to be a "Master of Masters" among the four schools of Tibetan Buddhism.

Renowned as a great meditator, guru, poet, scholar and as one of the main teachers of the Dalai Lama, the Nyingma Lama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died in 1991. Ten years in the making, this film began in 1989 when translator Matthieu Riacrd and Vivian Kurz began taping extensive footage of their teacher. Shot in rarely filmed Kham, Eastern Tibet, as well as Nepal, Bhutan, India and France, the film shows the rich and intricate tapestry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is a witness to the strength, wisdom and depth of Tibetan culture.

Matthieu Ricard has always served as his secretary, and is also the official translator of HH the Dalai Lama.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visited the Western world several times and has many Western students. Those who have met him, acknowledge him as a fully realized person. The film contains rare and authentic footage from the fifties and the sixties of Buddhist dances and rituals.

DIRECTED BY: Matthieu Ricard
EDITOR-IN-CHIEF: Babeth M. VanLoo
MUSIC DIRECTOR: Philip Glass
EDITING: Jane Morrison
SOUND EDITING: Alan Berkins, Pinewood Studios
NARRATOR: Richard Gere
PRODUCTION: Vivian Kurz, Gabriella Martinelli
EXECUTIVE PRODUCER: Shechen Rabjam Rinpoche
PRODUCED BY: Shechen Inc. / Martinelli PRODUCTIONs Inc.
FIRST BROADCAST: 14.10.2001
LENGHTH: 47 min.

2009年9月24日 星期四

幸運的出生

在兒童的王國裡
你們每個人,都是這個小孩,
是一個從天堂蹦跳出來的
純真的存在
降落在香巴拉的世界。
你是這幸運的出生,
在你的世界中,一切都是完美的。

你的衣服是天堂的霧靄,
你的雙足、被龍的氣息所涵蓋,
你是地球上最幸運的眾生,
你是佛法之子;
沒有任何事物可以關閉你敞開的心。
其他的孩子受著苦,陷入長期的困境中——
因為佛陀已經觸及你,
你是幸運的。

此刻,即如法修行,
此刻,即堅強有力,
此刻,即仁慈慷慨,
不是為我,不是為別人——
而是因為它就在你的血液之中。
當你感到榮幸,善用它;
當你感到羞恥,突襲它。
耗盡那些躊躇猶豫,
那不過是你閃爍搖顫的想像力罷了。

你是地球上幸運的人子。
你存在之身的每一個原子皆是佛——
留下來的,是喜悅。
你沒有任何藉口;
更不要慍怒、生氣。
你可以悲傷,因為悲傷是
最真誠的表達。
表達美善,那即是你。
作為一個法的孩子非常艱難;
作為一個法的孩子便是自由。

消毀這一無知的猶豫。
從來沒有疑惑,
只有往前邁進。
熱愛一切,
這就是為什麼你會在這裡的原因。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的一首詩,2002年7月1日,於加拿大新斯科細亞省,哈利法克斯。從仁波切的書《雪獅的歡悅》中選譯。By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Snow Lion’s Delight”, published by Kalapa Court.



Fortunate Birth


In the kingdom of children
Every one of you is this child,
An innocent being
Who jumped out of heaven
And landed in Shambhala.
Fortunate birth is who you are–
Everything is perfect in your world.

Your clothing is the mist of heaven,
Your feet covered by dragon’s breath,
You are the most fortunate beings on earth.
You are the children of dharma.
Nothing can close your open heart.
Other children suffer, caught in perpetual dilemma–
Because Buddha has touched you,
You are fortunate.

Be dharmic now,
Be powerful now,
Be benevolent now–
Not for me, not for others–
But because that is your blood.
When you feel privileged, use it.
When you feel ashamed, pounce.
Consume that hesitation–
It’s only a flicker of your imagination.

You are the blessed people on this earth.
Every atom of your being is Buddha–
What’s left is joy.
You have no excuse;
Don’t sulk.
You can be sad, for sadness is
the most genuine expression.
Expression of goodness is who you are.
Being a child of dharma is dilemma.
Being a child of dharma is freedom.

Consume this hesitation of not knowing.
Never doubt,
Only walk forward.
Love everything,
For that is why you are here.

~ A Poem By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1 July 2002. Halifax, Nova Scotia. From his book: "Snow Lion's Delight"
(圖與譯文:蔡雅琴)

2009年9月20日 星期日

薩姜米龐仁波切「和平的秋收」開示

「和平的秋收」(Harvest of Peace)是香巴拉國際每年共聚一堂的重要盛會之一。在此聚會上,薩姜米龐仁波切與大眾演說,反觀過去,展望未來。今年九月二十日米龐仁波切在加拿大的多傑丹瑪林與弟子進行「蠍之印」(Scorpion Retreat)閉關,為不攪亂關場氛圍,仁波切特別於日前做了一場錄音開示,於今日供全球的香巴拉禪修團體共修播放聆聽。

薩姜米龐仁波切談到自邱陽創巴仁波切心意中湧現的香巴拉伏藏教法,切合此時代對「和平」的迫切需要,是人類存活的唯一方法;他說:「我們能經驗到一己的本初善,但如何與他人分享?」香巴拉人應勇敢無畏地展現那溫柔、有力、光耀的勇士傳統,於生活中自修、且利眾。全部錄影包括薩姜的祝福、開示,香巴拉利格登王壇城唐卡製作進度,及仁波切帶領之禪修教導,歡迎您到以下鏈結參閱(請直接點按畫面開始播放錄影帶):

薩姜米龐仁波切「和平的秋收」演說影音

“Peace is the only way that we are going to survive as a human race and planet. The Dorje Dradul had this in mind many years ago when he left India and came West. He had this wisdom and felt like it needed to be shared and propagated. Now, almost like a time capsule, these teachings have come about. And I feel that we ourselves as Shambhalians need to deepen what we have. We have a tremendous treasure trove of teachings, methods, and practices that we need to delve into.

At this tim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world will become more and more crowded. There’s more speed. There’s more anxiety. There’s more intensity. The tendency is to become less compassionate, less gentle, more aggressive, more prideful. So we are trying to counter that, saying that at the basic level, what has occurred is that human beings as a whole don’t trust their inherent basic goodness. The teachings and practice of warriorship emphasize that we need to be strong and see our own goodness and how we can share that with others. That is at the heart of the teachings. All of us, no matter what we are doing in our lives, need to understand that and feel that.

We actually have to reveal and manifest it. As Shambhalians, we have to ourselves be gentle, powerful, glorious warriors with a sense of celebration.“

2009年9月15日 星期二

十六世大寶法王紀錄片竣工

由 Mr. Gregg Eller 所拍攝的十六世大寶法王紀錄片「追憶一佛」(Recalling a Buddha) 已正式竣工。您可以到以下網站觀賞本片的精彩預告片段:http://karmapaxvi.com

這是一部對十六世噶瑪巴長達97分鐘的記錄影片。片中共採訪了十三位藏傳佛教上師;以各個獨特、親切的敘述,薈萃了法王不凡的一生。許多偉大卓越的上師如邱陽創巴仁波切、創古仁波切、卻吉尼瑪仁波切、察列仁波切、宗薩欽哲仁波切、竹千彭洛仁波切、泰錫度仁波切、蔣貢康楚仁波切、夏瑪仁波切、康卓仁波切... 皆囊括、或參與了此一影片的攝製內容。此外,著名的英國女尼 Tenzin Palmo,學者 Gene Smith,十六世噶瑪巴的主要翻譯者 Achi Tsepal 和 Ngodup T. Burkhar,Tendzin Parsons,以及香巴拉阿闍黎 Dr. Mitchell Levy 與 Judith Lief 也都納入其中,

請您密切注意動態,不要錯過這一金剛乘佛教重要的史料影片:「追憶一佛」(Recalling a Buddha)

“Karmapa himself was the teaching lesson.

The Sixteenth Karmapa was the leader of one of Tibetan Buddhism's four major schools of spiritual teachings: the Kagyu lineage.

How he lived and how he died gives us the example of an awakened being, a person with a noble heart.“

相關閱讀及影音教授網站:
十七世大寶法王開示 - 生活中的佛法(藏、英發音,中文字幕翻譯):http://www.karmapa-video.blogspot.com/

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灌頂

灌頂 (Initiation)

我的學生,大多是因為聽說我是禪師和西藏喇嘛才來跟我學的。但我們的初次邂逅如果是在路上或餐館,還會有多少人來呢?很少有人會因這種偶遇而生起學佛修禪之心。引人學佛似乎是我的身分——從異國來的西藏禪師,第十一世創巴活佛。

人們就是這樣才來求我灌頂,以便加入佛教和修道者的團體。但灌頂的意義究竟為何?佛法悠久偉大傳承的智慧是由歷來的禪修者代代相傳的,且與灌頂有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就這一點冷嘲熱諷一番,似乎是值得的。人們想要接受灌頂:他們想要加入這個俱樂部,得到頭銜,獲得智慧。我個人不想玩弄人們希求非凡之物的弱點。有些人買畢卡索的畫,只是因為畢卡索之名,他們願意付出高價,而對所買的作品是否是好藝術連想都不想;他們買的是畫作的憑證或畫家的名氣,以名氣和傳聞作為藝術品質的保證。這種做法,可說是全無深刻智性的思考。

有人可能因為覺得內心饑渴或自己無用,而去參加俱樂部或有錢的組織,以便得吃得喝。他如願以償地被養肥了,可是那又怎樣?誰在騙誰?是上師在自欺、擴充自我嗎?「我有這麼多受過灌頂的信徒。」還是上師在欺騙弟子,誤導他們自信比以前更具有智慧、更有道心,只因他們加入了他的組織,有了僧侶、瑜伽士或別的頭銜?這些名稱和證件真的對我們有益嗎?它們當真有益嗎?我們要面對事實:半小時的儀式並不能提高我們的覺悟層次。我本人對佛教傳承和法教之力都極為信仰,但並不是不加深思就照單全收的。

我們對修道一事必須慎思明辨。如果去聽一位上師說法,我們不該讓自己被他的名氣和個人魅力給迷住,而應善自體會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和他所教授的每一種禪修方法。我們必須跟法教和法師明確而理智的打交道。此智性與情緒化或美化老師無關;不是傻呵呵地接受堂皇的證書,也不是為了要自利而加入一個俱樂部。
  
這不是去找一位聰明的上師,以便買他的智慧或偷他的智慧。真正的灌頂,包含誠實率直地跟善友和自己相處。是故我們必須力求坦白,發露自欺,我們必須將自我真實和粗糙的品質毫不保留的全遞交出來。

「灌頂」的梵文是abhisheka,意謂「噴灑」、「灌注」、「塗油」。要灌,就要有可灌的容器。如果我們真心投入,對善友完全敞開自己,讓自己成為堪受告誡的容器,那麼善友也會敞開,灌頂於是發生。此即灌頂或師徒間「心心相印」(the meeting of the two minds) 的意義。


摘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第四章,灌頂。繆樹廉原譯。

圖片:密勒日巴尊者

2009年9月10日 星期四

身體

身體(The Body)

身體並不見得是很特別的;整個世界就是你的身體。有一種傾向,是把身體視為個人的擁有物,也正因為如此,你往往忘記了身外的世界及其所有涉及之更大的經驗範疇。如果一個人能夠與世界相互聯繫,他便能和自己的身體相互聯繫。而如果一個人能徹底地與自己的身體相聯繫,那麼此人就會學到如何向世界敞開。


摘自「智慧海」,創巴仁波切對以勇氣和慈悲而生活之365則智慧法語 - 香巴拉出版社編輯 Mrs. Carolyn Rose Gimian 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的講座編選而成。Ocean of Dharma - The Everyday Wisdom of Chögyam Trungpa. Published by Shambhala Publications.
中譯:香巴拉人倪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捨卻所學


捨卻所學(Unlearning)

禪修是唯一能與我們的神經衰弱以及自我欺瞞產生聯結的方法;這裡,「禪修」的意思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目標物體上、或去增強某種精神上的技能,或是任何這一類的東西。它僅僅是創造一個空間,在此空間中我們可以捨棄、消解我們的下意識閒話、我們隱藏的恐懼與希望,並且開始把它們帶引出來。禪修只是簡單地藉由禪坐的戒律、並且不做什麼——以此提供了空間。什麼都不做是極為困難的;起初我們只能從模仿「無為」來試著不做什麼事,接著,希望我們能逐步從那裡漸次發展。

摘自「智慧海」,創巴仁波切對以勇氣和慈悲而生活之365則智慧法語 - 香巴拉出版社編輯 Mrs. Carolyn Rose Gimian 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講座編選而成Ocean of Dharma - The Everyday Wisdom of Chögyam Trungpa. Published by Shambhala Publications.
中譯:香巴拉人(匿名)

2009年9月8日 星期二

「上師」是我們的「善友」

「上師」這個名詞,在西方恐怕是被濫用了,不如以「善友」(spiritual friend,又譯善知識)相稱為妙。因為法教強調心心相印,那是彼此溝通,不是崇高的開悟者與悲慘的迷惑者之間的主僕關係。

在主僕的關係下,崇高的開悟者甚至可能看來不是坐於其座位上,而是浮身於空,居高臨下,向我們垂視。他的聲音穿透、遍滿虛空,他的一言、一咳、一動,也都成了智慧的表現。但這是夢想,不是事實。上師應是善友,他把他的品質呈現給我們,一如瑪爾巴之於密勒日巴,或那諾巴之于瑪爾巴。

瑪爾巴呈現出他為農夫瑜伽士的特質,他有七個子女和一個妻子,他照顧他的農地,以種田維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但這些活動只是他生活的尋常部份。他愛護弟子,一如愛護莊稼和家人。他做事徹底,注意生活細節,以致他不僅成為勝任的父親和農人,而且成為勝任的上師。瑪爾巴的生活方式裏,根本沒有物質上或精神上的唯物。他並不因強調精神性而忽視他的家庭、或他在身體上與大地的關係。你若在精神上和身體上皆不唯物,那就不會偏重於任一極端。

你若僅因某人赫赫有名、著作等身、信徒成千上萬,就選擇他做你的上師,那對你也是沒有助益的。你所應依據的準則該是看你能否與他直接、完全地溝通。你自欺的程度如何?如果你真的對你的善友敞開自己,那麼你就一定會跟他合作。你能適當地、完全地向他傾吐肺腑之言嗎?他對你有什麼瞭解?他對自己又知道什麼?這位上師真能看穿你的面具,而恰如其分的與你直接溝通嗎?尋求上師一事,似乎應以此為準,而不是根據他的名聲或智慧。


摘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繆樹廉原譯。
圖片:大譯師瑪爾巴尊者

2009年9月7日 星期一

一個美好的旅程

我們的生命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旅程。它就像一條寬闊的高速公路,延伸到無限的遠方。而禪修,則提供了一部可以旅行在這條道路上的車乘。我們的旅途包含著不斷的高低起伏,希望和恐懼,但它是一個美好的旅程。禪修能使我們體驗到路上所有的肌理質地,然這正是旅程的重點之所在。通過禪修,我們開始發現,就在我們內裡,其實並沒有對任何事情、或任何人的根本抱怨。


A Good Journey


Our Life is an endless journey. It is like a broad highway that extends infinitely into the distance.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provides a vehicle to travel on that road. Our journey consists of constant ups and downs, hope and fear, but it is a good journey.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allows us to experience all the textures of the roadway, which is what the journey is all about.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we begin to find that within ourselves there is no fundamental complaint about anything or anyone at all.

「智慧海」,創巴仁波切對以勇氣和慈悲而生活之365則智慧法語 - 香巴拉出版社編輯 Mrs. Carolyn Rose Gimian 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講座編選而成Ocean of Dharma - The Everyday Wisdom of Chögyam Trungpa. Published by Shambhala Publications.
照片與譯文:蔡雅琴

2009年9月6日 星期日

以今之作為,改變未來的業力

對於先前所造作的行動,我們或許無能為力,但是經由現在的所作所為,我們有機會改變未來業力的方向。這就是為什麼在虎之道上,以明辨洞察來培養德行,並捨棄不具德的行為。

我們不是單純地試著要做一個好人,而是以對事物運作之真相的觀察,作為我們行動的根據。如果我們以惡德為生存的燃料,我們將感受到生命道路上的坎坷顛簸;我們將變成自己的敵人,因惡行的業力將導致更多的負面力量。例如,若我們不照顧自己的身體,就會得病;若言語不檢點小心,便會傷害自己和他人;說一些流言蜚語、東家長西家短的話,那表示別人也會在我們背後說長論短。如果我們說謊,別人亦將欺騙我們;生氣發怒,結果是未來別人對我們懷有更多敵意,我們將更容易被激怒。貪婪的結果是我們將變得貪得無厭;見解上的驕傲,會使我們難以聽見真相。一切的不善之行,使我們變得更具防禦性,更確立固執於 「我」見。我們正在用自己的如意寶珠去換一塊岩石,最終這塊岩石將把風馬拖沈下來。過一段時間之後,我們感覺到活著沒什麼意義,這一種惶恐、反胃的感受即是「墜撲」(drip) ;它表示出「爪拉」(drala) 已經遺棄我們而去。

我們或許以為,從事於負面性的心態、舉措,為我們帶來了一些快樂。或者認為,我們的野心為我們換來了一棟美麗的房子,一部好車,一個可愛的家,以及我們想要的金錢。然而,根據業力的律則,那些安樂是更早以前具德行為的結果。佛教徒說,那可能來自於我們前世所作的功德。即使我們不相信有前世,若我們以為無德之行可以帶來幸福,我們只要看看那些似乎是縱容於惡德而獲致某些快樂的人﹕如果他們經常處於恐懼之中,如果他們的生活被自我偏執所控制,或他們不能制止自己想要更多,那麼非常明顯的,他們所謂的成功,沒有帶給他們真切的滿足和安穩。

為了獲得安樂,了解業力和培養美德是一個非常實際有效的途徑。業力本身由心產生。當我們禪修時,我們安定此心,嘗試減少困惑;心擾動的時候,較易受到自我耽溺的影響。在禪修中,我們不僅學會認知主要的情緒混亂,我們還看到了極其微細的執著層面。我們開始看見,當我們視自己為堅實不變時,也視外界為堅實不變;而那便是無明之所在。我們開始瞥見自己的原始本性,它是開放的、離於二元對立的——好的和壞的,善德和惡德。

以正確的見地,當負面態度生起之時,我們可以見其本來面目,它是空的 (empty)。我的上師曾經要我試著去尋找我的情緒。忿怒在哪裡呢?它的顏色是什麼? 它的形狀是什麼?當我修行如是思惟的時候,我發現到,我不能找到我的情緒,即使我能感覺它們。一種情緒消失,另一種情緒生起。如果我們真能看見情緒的本質是空的,而不因渴欲而行動,我們便能超越「墜撲」的障礙。這並非說我們將成為無感的機器人,而是說我們開始看到自己的心,以及周遭世界的外相,都是鮮明而流動的。發展對本初善的見地,最後將有力量讓我們自業力的束縛中解脫。

要在這一刻對我們生命的業力產生影響,我們可以選擇從事具德之行。知道未來取決於我們現在所作的一切,我們應該洞察明辨自己的作為。正如蓮花生大士曾經說過的:「我的心浩瀚無垠,如同天空,但我的行為嚴謹精微,如同芝麻籽。」在虎之道上,我們的感官敞開,並以認知和關切一己之決定的心態,來契入生命——不是因為懼怕業力,而是因為尊敬它。這一見解,便是我們開始施行統御之道的寶座。

如何能使自己從業力中解脫呢?經由統治自己的心。不論是在家中獨處,或是在公眾場合,我們應對自己為什麼要發展德行覺得肯定、舒坦。在美德的道路上行進,於是我們終能掌控自己的一生。然而,首先我們必須理解到,我們正身陷於業力之流裡,喪失了控制己心的力量。「我」障蔽了我們能見本初善的視野,我們繼續從無明中產生行動;這皆是先前迷惑造作出的成果。我們現在所製造的負面性業力,將增加更多的愚迷,而這些困惑愚迷又會在未來結果。未來哪些事會成形的許多因素,其實早就具備了,但是,以老虎的心,我們可以改變未來業力的方向。對於現在所作所為明辨洞察——即「帕玉」(payu),以及對事物運作原理的了知—— 即「 般若 」(prajna),便是深具決定性的,因為明日生命的章節,還沒有被寫下來呢。

不論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或一塊石頭,掉在我們的頭上,地心引力從不嘲笑或哭泣。同樣地,我們是往後退呢,還是往前進,對業力而言,都無關緊要;不論我們從事德行與否,業力也毫不在乎。了解業力的運作,我們不需變得喪氣頹廢或幽閉恐懼;雖然如此,我們應該明白,除非我們能統御一己之心,我們無法出離迷惑。當我們一早醒來,可以先問問自己:「我是要統治自己的心呢?還是要不經心地製造出更多的戲劇情節,播下憂懼的種子?」如果我們以現今具有善德的業力,融合注入過去的業力裡,我們能改變生命的方向而向前邁進。知曉心的運作,我們可以積聚道德資糧,利用業力來創造平和與安樂,而此,最終將引我們臻至解脫自在。以認識欣賞,明辨洞察,和努力精進——老虎的工具——我們不僅能統御我們現在的生活,更能統治我們未來的生命。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著統御你的世界,第五章,了解業力。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
相關閱讀:
香巴拉佛教的名相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