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6日 星期四

香巴拉台北小共修


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三月份特別共修時間:

時間:3/3 (週二), 3/12(週四),晚上 6:30-8:30 PM

地點: 台北市莒光路129號-1 (莒光路和中華路二段交叉口)
交通資訊: 可從捷運西門站搭下列公車:
(1) 202, 202 (區間), 307 (區間車), 307 (南松山線), 260 到 莒光派出所站 (莒光路上)
或者,
(2) 52, 253, 212, 250, 249, 223, 12, 205 到 廈安里站 (中華路上)
聯絡人: 張錳龍居士 0914 113 991

禪修指導老師:蔡雅琴(紐約暨奧本尼香巴拉中心),香巴拉國際中文翻譯;薩姜米龐仁波切著作《統御你的世界》之翻譯者,和多本香巴拉佛書,包括《覺悟勇士》和《心的導引》——之中文編校者。

內容大要:
3/3 (週二)- 來自香巴拉的訊息 - 薩姜·米龐仁波切寄給(台北)香巴拉人的訊息,以及香巴拉國際2008年度報告。
3/12(週四)- 薩姜·米龐仁波切講座(DVD影片口譯)- 覺悟的世界——佛教的三乘道和東方大日(Enlightened World——The Three Yanas of Buddhism and the Great Eastern Sun),大乘部份(空性),與思惟修之指導。

費用:免費。但歡迎隨喜贊助護持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之活動。
形式:禪坐,影音(錄影帶即席翻譯),討論。形式上將以輕鬆、親切、真誠的研討方式為主。歡迎對香巴拉法教有興趣的朋友一起參加!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米龐仁波切新年談話及香巴拉時報創刊

親愛的香巴拉友人:

藏曆的新年,也就是我們的香巴拉日——在今天,各地的香巴拉人共修、歡慶,聆聽薩姜·米龐仁波切對全體香巴拉人的開示。米龐仁波切,和薩姜王母,特別從印度——大寶伏藏系列灌頂之中,給我們廣播他們的談話;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也從加拿大的香巴拉總部,向大眾演說。

米龐仁波切談到伏藏的珍貴,與切時性;也談到香巴拉伏藏在今世之動盪、不確定、不安穩的局勢下,關於「無畏」之教法的重要性。世界在劇烈轉變當中,我們必須培養自己的德行,發揚每個人的本初善,面對我們的自我、我們的串習,學習秉持「無我」之精義的佛法,就從現在做起,提振我們的風馬,溫柔平和,專注覺照,鬆弛、放下、並廣行佈施,以利益世界。讀者可以到以下網址聆聽米龐仁波切、薩姜王母、和香巴拉總裁的談話錄音:(該網頁附英文談話內容)

http://www.shambhala.org/community/video.php

同時,香巴拉國際的網路雜誌,香巴拉時報(Shambhala Times),今日正式創刊,歡迎讀者參閱全部的精彩內容。內容除了教示之外,還有世界香巴拉人的活動、心得、報導,以多元化的方式呈現。本期,特別請您閱讀一篇關於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去年一些活動的文字:

香巴拉時報(Shambhala Times)台北報導

悼念法鼓山聖嚴法師圓寂

香巴拉時報首頁(home page)

願東方大日的光芒照耀全世界!香巴拉的覺悟社會在世間真正實現!!Cheerful Shambhala Day!

2009年2月24日 星期二

香巴拉日——藏曆新年快樂!

親愛的香巴拉朋友們:

今年2/25,週三,是藏曆的新年,也就是我們的「香巴拉日」。我們在此日共修歡慶 dön season(障難季節)的結束,以修行和祈願迎接新(牛)年之到來!不管鼠年的風風雨雨,或未來仍然可能面對的艱辛,我們珍惜自己現有生命的每一刻,欣喜生活,自覺覺人,自利利他。

請與我們一起慶祝「香巴拉日」!(薩姜米龐仁波切於香巴拉日對全體香巴拉人的廣播,將於日後刊登鏈結。今年此時,米龐仁波切正在印度接受全部大寶伏藏的灌頂傳法。)


(歡迎參閱部落格前文:)

新年快樂!

在香巴拉的世界裡,每逢生日的時候,我們可以修習一個簡短的法本,稱之為「生命的長青」(The Elixir of Life)。同樣地,在慶祝新年的時候,做完煙供(Lhasang)儀式,我們打坐片刻,接著,也修習這一法要,以 標記對現有一切的珍惜與感激,與一個新的開始、新的作為、新的氣象。法本內文由薩姜米龐仁波切於一九九九年所造,非常簡短清新,而有深意。人人皆可修習。

以下是法本中結尾部份經文的摘錄翻譯︰

(首先,在深入思惟過人身難得、生命之無常迅速、業力因果的定律不爽、和輪迴的真實本質之後,我們以藏紅花浸泡的清水,潔淨身心,憶起佛陀的智慧與慈悲,然後,發以下的祈願:)

東 方大日穿透我的心。在這新的一年,願我不縱容自己的私欲、或專注沈溺於無意義的閒言閒語。如果我能多活一年,願這是我修習禪坐、改變心智和心靈的一年。願我能承擔起我正確的定位,那也就是:做一個仁愛、慈悲的菩薩,懷有一簡單的願望,去幫助一切眾生,成就完全、完美的佛陀覺悟境界。

歡愉的生日!願我壽命長久,所以能貢獻我自己於一切眾生的福祉之上。

歡愉的生日!願我延命百歲,所以能勤奮修行那神聖的佛法。

歡愉的生日!願我生命足夠綿長,所以能親見香巴拉金色年代的到臨。


敬祝各位——新年快樂!生活快樂!生命快樂!


法本可至 Vajradhatu Publications,金剛界出版社,查詢:

The Elixir of Life 生命長青法本

附記英文(部份)原文, by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1999:

(after contemplate these truths of Miraculous human birth and impermanence, Death, Karmic cause and result, and The nature of samsara: )

Now say these verses of aspiration:

Great Eastern Sun pierce my heart. In the coming year, may I not indulge in my own pleasures or be absorbed in meaningless chatter. If I live another year, may it be to practice meditation and change my mind and heart. May I take my rightful place as a loving, compassionate bodhisattva with the simple wish to help all sentient beings achieve complete, perfect buddhahood.

Cheerful birthday! May I live a long life so that I can dedicate myself to the welfare of others.

Cheerful birthday! May I live a long time so that I can diligently practice the holy dharma.

Cheerful birthday! May I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the new golden age of Shambhala.

2009年2月15日 星期日

西方的唐卡、現代的唐卡

佛教在今日的世界應該是以什麼樣的面貌來呈現?唐卡藝術在現代的(西方)社會中又與傳統藏式的唐卡、應有何不同?四十年前,邱陽·創巴仁波切在歐美初傳佛教之時,就已經面對過這個問題。佛法是活的,與人心、世代的語言密切相關;佛法不是一成不變的教條,而是在文化、地域之差異下普遍性的真理。我們處在當下(nowness),如何抓住那什麼是應與時而易的外貌、什麼應恆久保留的精神,是佛法做為一個鮮活的人性原理原則之持續挑戰。

而今,何謂「西方」、何謂「東方」,這兩者的界限,在無疆界的現代文明生活裡,範際也似乎越來越模糊了。最近的「邱陽創巴仁波切編年誌」網站中,刊載了一篇由Jeff Wigman對創巴仁波切早期弟子、藝術家Jack Niland的訪談錄,其中針對創巴所意謂的「什麼才是當世的唐卡樣貌」,做了詳盡的描述,值得一讀。創巴仁波切本身亦是一名受過多年西藏傳統訓練的唐卡藝術家,其作品簡約深沈;當年,他還和弟子一起設計了傢具、珠寶、景觀藝術、香巴拉的種種旗幟、徽幟之標計。原文篇幅頗長,歡迎熟諳英文的讀者到該網址直接閱覽、並觀賞在七○年代Jack Niland根據創巴指導下所繪製的(巨幅)唐卡圖片。在這裡編者僅摘譯其中精彩片段,與您分享創巴仁波切的湛然先見。

Western thangka painting - An interview with Jack Niland

創巴仁波切,1971:「如果你要統御一個王國,首先,你必須有一個王國;一個王國即是一種文化,而一種文化即是藝術。」


JW:為什麼持明(創巴仁波切)創造了一條繪製唐卡的新途徑?

Jack Niland:因為我們生活在西方,而他(創巴)想要那種融入西方外觀——融入西方人心智的唐卡藝術。當你看到一幅西藏唐卡時,你總把它視為是一個文物,是屬於一座博物館的,而非活生生的事物。(創巴)仁波切試圖發展一種西方佛教的整體相貌;因為西方(與東方相較)有不同規模和不同的材料。所以,他想去運用西方的比例規模和西方的質材,以及一整體西方的樣貌來達此。因此,他希望這唐卡是當代的、鮮活存在的。

JW:難道那僅僅是東方/西方的差異,或他回溯了歷史,譬如...

Jack Niland:是的,他說過,西藏的唐卡真的喪失了精義 [笑] 。但是,他確實全然欽佩犍陀羅(Gandharan)風格,其源起於印度阿育王的時代。創巴仁波切喜歡那種幾何形式的簡單和力量;不只是外形,也包括形式,體積,雕塑,以及寺院的容積。他喜歡巨大似紀念碑般規模的雕塑。他還喜歡犍陀羅風格是由那群希臘生活在印度並成為佛教徒的雕刻家、或至少被僱用從事佛教建築的雕刻家——這一史實。這些雕刻家對幾何(格制),藏文稱為 thigses (thig tshad),所知甚詳,而仁波切欣賞他們作品的巨大規模。

還有一些唐卡繪畫的經典時代作品,他也非常喜愛。曾經有些時代,事物是簡單的、巨大的。當你看著一座佛像雕刻,感覺上它有一萬英哩那麼崇高。它只是具有一定的比例規模之感,簡潔、有力。因此,他實際上想回到那個時代。仁波切認為,西藏唐卡的方式已變為太過抒情,太華麗,太漂亮,太感傷,這是不是他的方式 [笑] 。所以我認為他希望有風格與他類近的唐卡——強大、莊嚴、而簡單,但極為純淨,就像回到純粹的教法,而擺脫一切不必要的裝飾。...

... 這些(歷史性)的唐卡不再發生作用了,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具有不同的比例規模。我們的建築物有不同的規模;我們的身體有一個不同的比例。你知道,一切我們周圍的事物都具有我們尺寸比例,所以這些老式唐卡不再相稱,即使它們是非常純淨的。這就像我們如今講說不同的語言。所以,你必須不斷保持新鮮和創新。這也正是仁波切想用西方材料的另一個原因,如壓克力顏料、和染帆布,藏人一般絕對不會使用的。仁波切想要那唐卡的比例與質材和(西式)的房間相稱,與房間和諧共振,而西藏類型的色料和比例無法達成這點。它總是只會成為一種文化上的文物而已。......


圖片:(Top) Detail of Dakini thangka by Jack Niland, 1971, Acrylic on canvas. Original
4x6 ft. (left)
Photograph by Marvin Moore.
http://www.chronicleproject.com/stories_119.html

2009年2月9日 星期一

「風馬」的能量與「墜撲」的負面性力量

風馬」的相反——「墜撲」

在我的旅行中,我曾遇見過許許多多的人。只從他們的外表和言語,我可以看得出來,恐懼及壓力正在削減他們的生命能量。他們被「墜撲」(drip) 所妨礙。「墜撲」是藏文詞彙,描述我們自身和環境的污染——由於活在「我」的計畫底下,而有的耗盡、空虛之感。「墜撲」是「風馬」(藏文:lungta, 英文:windhorse)的相反。「風馬」因辨別與明智而昌盛,若是缺乏辨別與明智,「墜撲」則壯大起來。當我們從事美德的行為,「風馬」的元素自動顯現,當我們狂暴和固執時,「墜撲」的元素便流滲而出;我們以為必須激進強迫才會達到我們所要的。「風馬」來自我們留意於如何在生活中持身處事;「墜撲」卻來自一切皆無關緊要的輕忽之感。「風馬」吸引「爪拉」(drala)——它是一種護佑的能量,當我們克服一己的憤怒敵意,「爪拉」便生起。「墜撲」吸引障礙。「風馬」是純淨的燃料,「墜撲」則是一層黏膩液狀物,像炭火燃燒後的煤灰油煙;它的感覺是黑暗而沈重的,好比長期抽煙後滯留肺中的焦油。「風馬」能提昇我們,「墜撲」使我們的心變厚重。由於培養消極負面態度,我們忽視了自己能夠發現本初善(basic goodness)的潛能,而我們系統裡的污染物質,得到力量去壓倒勝過我們的智慧和慈悲。「爪拉」無法存在,生命變得晦暗和困難。

我記得有次問我的父親(邱陽創巴仁波切),他第一次看到一部汽車是什麼感受。當時,他只有十來歲,住在西藏東部非常偏遠的地方。他說,在那輛車到達之前好幾天,他已經能聞到車子的氣味,但是當時他不知道那味道是什麼。那味道變得越來越濃,最後那部車終於抵達。 他又說,在汽車離開後好些天,他仍然能夠嗅聞那味道。那種感覺便像是「墜撲」。

「墜撲」像是英文裡的「drip」般滴落、溼透我們。我們體驗它像一層薄膜覆蓋每一件事物。這薄膜是我們環境中負面性心理殘渣的反射,「我」的計畫下的染污和排出物。當我們的心,習於慣性的擾動和妄想紛飛,「墜撲」變成像是正常狀態的一層面紗。這就如同雙眼沒有完全睜開,看東西時總顯得有點黑暗、有點骯髒。由於被這層面紗所愚弄,我們變得不精準。我們覺得不管自己說什麼、 想什麼、 做什麼、 或吃什麼,都無所謂,我們忽略自己精神和身體的環境。利己主義的行為似乎是順理成章的,非但如此,而且我們還從事減少生命能量的行為活動。我們吃某些使自身虛弱的食物;說一些傷害我們正直完整性的話語;我們不停地找樂子;我們穿那類使自己感覺懶散的服裝。以一種蠻不在乎的態度來過生活,我們錯失了許多機會。事情總是無法成就;我們的能量長期低落。我們忘記了智慧和慈悲,也忘記了生命中的每一刻都是重要的。如果我們不致力於德行操守,很容易地,我們將做些無德無行的事,而「我(一己)能得到什麼好處」的態度就變得更強勢。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著統御你的世界第二章,風馬的能量。台北橡樹林出版。

2009年2月5日 星期四

香巴拉敬悼聖嚴法師捨報圓寂——之二

這張珍貴的照片,由法鼓山所提供。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於2008年十月十六日,在法鼓山台北雲來寺,當面謁見聖嚴法師,並轉呈香巴拉總導師薩姜·米龐仁波切的致意信函及禮物——包括米龐仁波切親提的書法:E MA HO,以及達賴喇嘛蒞臨科羅拉多州、香巴拉山脈中心法身大佛塔,接受米龐仁波切頒贈的「現存世界的和平典範獎」之DVD。

會間,聖嚴法師與在座的方丈和尚果東法師、法鼓佛教研修學院校長惠敏法師,就未來法鼓山與香巴拉國際在學術、修行方面的可能交流,表示支持肯定。總裁雷奧克先生對聖嚴法師的慈暉普照與廣大心懷,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早在2007年三月薩姜米龐仁波切第二度至台灣弘法之時,香巴拉就已經有上法鼓山參拜聖嚴法師的擬議。可惜法師當時身體不適,無法接見香巴拉代表一行。然而,方丈果東法師與中華佛學研究所執行秘書陳秀蘭居士親切地引領了總裁雷奧克先生、香巴拉歐洲總部會長Chris Tamdjidi先生、與筆者參觀法鼓山之各項寺院建築、史料館、學術建設及優美環境。總裁和與會之方丈果東法師、法鼓山副住持果暉法師、中華佛學研究所所長果鏡法師、學者馬紀博士諸眾等,並針對未來香巴拉(包括那瀾陀大學)、與法鼓山文教、會議機構的合作,做了初步的討論。

聖嚴法師菩薩精神不孤,鴻範永存於世。期待聖嚴法師早日乘願再來,濟渡苦難蒼生!也期待香巴拉、法鼓山、與所有世間的勇士菩薩,共同為實現一個覺醒的人間淨土而奮進努力。


報導:蔡雅琴。圖片說明:聖嚴法師與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先生。Photo provided by Dharma Drum Mountain Cultural and Educational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照片由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所提供,轉載須經法鼓山授權同意。

2009年2月3日 星期二

香巴拉敬悼聖嚴法師捨報圓寂

香巴拉總裁,理查·雷奧克(Richard Reoch)致法鼓山方丈和尚果東法師之親筆函:


敬愛的果東法師,

我們今天得到了尊貴的聖嚴法師捨報圓寂的消息。在此,我謹代表香巴拉總導師薩姜·米龐仁波切(Sakyong Mipham Rinpoche)在第一時刻裡向法鼓山僧俗團體致信,表達我們對您等痛失這位偉大而深受崇敬的長老法師深切哀悼之意。

聖嚴法師的一生成就驚人。他的影響極為深遠,這影響不僅針對追隨他的徒眾,同時也及於世界各地無數的人們。他個人風範教化的啟發,穿透了每個曾有緣親見其慈顏者的心靈。法鼓山本身,就是一個顯示出他畢生致力於佛法、與他對全人類福祉之承諾的鮮活範例。

他整個的生命——他的修行、教學、以及他不間斷的精進——是大眾之福佑。我們深深感謝這位偉大的修行者,並感謝所有護持聖嚴法師、與聖嚴法師共事,為佛法服務、奉獻的人們。

向您暨法鼓山僧俗全體獻上誠摯的祝願,


理查·雷奧克
香巴拉總裁
Richard Reoch
President of Shambhala
2009年2月3日
-------------------------------------------
(英文原文如下:)

Venerable Guo Dong,
Abbot President,
Dharma Drum Mountain,
Taiwan.


Dear Venerable Guo Dong,

Today we learned of the passing of Venerable Master Sheng Yen. I am writing to you immediately on behalf of Sakyong Mipham Rinpoche to express to your community our condolences for the loss of this great and much loved teacher.

In this one lifetime, Master Sheng Yen had an astounding impact. He had a deep influence not only on his followers, but also on countless other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His personal illumination penetrated the heart of everyone he met. Dharma Drum itself is a living example of his devotion to the buddhadharma and his commitment to the welfare of humanity.

His entire life – his practice, teaching, and ceaseless exertion – was a blessing. We are profoundly grateful to this great practitioner, and to all who have supported and worked with him in the service of the buddhadharma.

With every best wish to you and your entire community,


Richard Reoch
President of Shambhala
3 February 2009

2009年2月2日 星期一

眼淚與微笑


... 我們在潸然落淚的同時,

發現自己也在微笑。

我們同時在哭、也在笑,

這是香巴拉理想中的心態。

它可不是極美妙的嗎?

一朵花需要陽光和雨水共同滋長,

方能綻放得如此美麗。

同樣地,我們眼中所落下的眼淚,

也要與陽光的照射相融和,方能出現彩虹。

這即是彩虹之所以成為彩虹的緣故——沾著淚水、和著陽光。

從這個觀點來看,

香巴拉的哲學便是彩虹的哲學。


摘自《東方大日》,第十六章,幫助他人。邱陽·創巴仁波切著,楊書婷翻譯。台北橡樹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