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2日 星期六

灌頂

灌頂 (Initiation)

我的學生,大多是因為聽說我是禪師和西藏喇嘛才來跟我學的。但我們的初次邂逅如果是在路上或餐館,還會有多少人來呢?很少有人會因這種偶遇而生起學佛修禪之心。引人學佛似乎是我的身分——從異國來的西藏禪師,第十一世創巴活佛。

人們就是這樣才來求我灌頂,以便加入佛教和修道者的團體。但灌頂的意義究竟為何?佛法悠久偉大傳承的智慧是由歷來的禪修者代代相傳的,且與灌頂有關,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就這一點冷嘲熱諷一番,似乎是值得的。人們想要接受灌頂:他們想要加入這個俱樂部,得到頭銜,獲得智慧。我個人不想玩弄人們希求非凡之物的弱點。有些人買畢卡索的畫,只是因為畢卡索之名,他們願意付出高價,而對所買的作品是否是好藝術連想都不想;他們買的是畫作的憑證或畫家的名氣,以名氣和傳聞作為藝術品質的保證。這種做法,可說是全無深刻智性的思考。

有人可能因為覺得內心饑渴或自己無用,而去參加俱樂部或有錢的組織,以便得吃得喝。他如願以償地被養肥了,可是那又怎樣?誰在騙誰?是上師在自欺、擴充自我嗎?「我有這麼多受過灌頂的信徒。」還是上師在欺騙弟子,誤導他們自信比以前更具有智慧、更有道心,只因他們加入了他的組織,有了僧侶、瑜伽士或別的頭銜?這些名稱和證件真的對我們有益嗎?它們當真有益嗎?我們要面對事實:半小時的儀式並不能提高我們的覺悟層次。我本人對佛教傳承和法教之力都極為信仰,但並不是不加深思就照單全收的。

我們對修道一事必須慎思明辨。如果去聽一位上師說法,我們不該讓自己被他的名氣和個人魅力給迷住,而應善自體會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和他所教授的每一種禪修方法。我們必須跟法教和法師明確而理智的打交道。此智性與情緒化或美化老師無關;不是傻呵呵地接受堂皇的證書,也不是為了要自利而加入一個俱樂部。
  
這不是去找一位聰明的上師,以便買他的智慧或偷他的智慧。真正的灌頂,包含誠實率直地跟善友和自己相處。是故我們必須力求坦白,發露自欺,我們必須將自我真實和粗糙的品質毫不保留的全遞交出來。

「灌頂」的梵文是abhisheka,意謂「噴灑」、「灌注」、「塗油」。要灌,就要有可灌的容器。如果我們真心投入,對善友完全敞開自己,讓自己成為堪受告誡的容器,那麼善友也會敞開,灌頂於是發生。此即灌頂或師徒間「心心相印」(the meeting of the two minds) 的意義。


摘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第四章,灌頂。繆樹廉原譯。

圖片:密勒日巴尊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