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3/17 薩姜米龐仁波切禪修研習營文字稿(二)

如何統御你的世界── 3/17 禪修研習營 (Ruling Your World – Meditation Workshop)
主講人:薩姜米龐仁波切 (The Sakyong,Jamgön Mipham Rinpoche)
時間: 2007年3月17日 (星期六),早上 9:00 AM to 16:00 PM
地點:台北天母農訓中心大會堂

*因本文篇幅甚長,將分數次刊載(小標為編者所加。米龐仁波切當天下午精闢的有關「思惟修」之開示,將於日後登出)。


(上午米龐仁波切開示的部份——奢摩他:)


介紹薩姜米龐仁波切仁波切

唸誦香巴拉傳承祈請文


像蓮花一般出汙泥而不染的生活


早安,大家好。我很高興今天早上又看到你們,其中有些人是新面孔。今天最主要的焦點是,我們大家一起做個簡要的、為期一天的閉關修行。而且,因為每個人平日都非常繁忙,正可以利用這個機會一起來放鬆,並深化我們的禪修;也希望以今天這個機會讓大家對修行的理解能夠進展得更深、更遠。

主要地,我們要利用今天的機會,去做一個重要的決定。

我覺得在修習禪坐,和在修習智慧與慈悲的佛法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下一個決定,要做一個改變。舉例來說,我們都做了各式各樣的修行,但是很少有一些修行真正地穿透我們。所以最終而言,如果我們要修行真正有效用、有所改變,我們必須全心全意地下決定要深入研修。

例如,在西藏的唐卡繪畫裡面,我們會看到蓮花的象徵,出汙泥而不染的圖像。蓮花所在的污泥,就代表無明或代表輪迴。對我們而言,那就是表示我們有一種習慣,總是重複地用某種方法做同樣的事情。因此,當我們感覺到我們下了一個決定、要過一個完整完滿的生活,要過一個有覺知的生活,要過一個專注留神的生活的時候,這就表示像蓮花一般出汙泥而不染。

在藏文裡面有一個詞叫 Kunlong,通常翻譯為「動機」。但它真正的意思是說:肯定地、決定性地脫出、顯現。其意為我們的心被啟發了,然後非常熱誠去從事進行。所以對我們而言,一開始我通常希望希望大家想一想,爲什麼我們今天會在這裡。因為如果沒有動機、沒有一種啟發的話,我們生活裡面不會有任何事情發生。

即使我們做很多複雜精深的高階修行,若我們的心沒有受到啟發,我們的心沒有脫露顯現出來,這樣的修行效果很低。所以我們現在要先思惟,爲什麼我們會在這裡,動機是什麼。這個動機可以是非常簡單的——我們到這裡來,我們想要深入禪修,我們想要學習禪修,想要放鬆、舒緩我們生活裡面的壓力;或者只是很單純地想要有一點點平和,想要有一點點鬆弛,並且發展更多慈悲;或者我們想,我們要達到完全的覺悟境界——今天下午之前我們就要開悟〔眾笑〕。所以是完全取決在你。

我們不用想很多,但是起碼要知道我們的動機和原因到底是什麼。其間最重要的一件事,我們學習著怎麼樣來駕馭我們的心,利用我們的心。像我昨天所說過的,心本是我們快樂和悲傷、以及一切的泉源,因此禪修就是駕馭我們的心、使心到我們要它前往的方向。

我們很多人都覺得沒有辦法駕馭這顆心,控制這顆心;這顆心好像總是不受到我們的掌握。如果我們要全然地從事我們的生命、生活,要有快樂和成功的話,這顆心便是來源。所以我把禪修當作這快樂泉源的一個重要環節。


寧靜安住——奢摩他

今天我們要做兩種禪修。

第一種是基本的寧靜安住(calm abiding),我們可以得到某種程度的平和。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得到一種能力,使我們的心完全受我們的駕馭;這是一種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力的禪修。這種禪修現在越來越普及,因為我們現代人的生活越來越繁忙,越來越有壓力,而這種禪修事實上是非常有用的。有人把它用來減少壓力,帶來平和,也帶進生活中更多的空間感和安寧。

這種禪修是所有人都可以做的,不用打坐很久,但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它的要點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能力,你可以決定從事涉入它,或者不從事涉入它,特別是針對思想的過程。

譬如,有的人說:「我聽說禪修打坐的時候,你不應該思想。」所以有的人就說:「那我不要打坐了。」然重點並不是說我們不要去思想,而是說我們有力量可以決定去想、或不去想。大多數人並沒有選擇餘地,妄念一出現,心便跟著跑走了。所以當我們有負面思想的時候,我們就因此而受苦。

我想,在這個現代繁忙的社會裡面,有很多的建築,擁擠的交通,眾多繽紛的事物,我們必須要有心的空間;這樣的一種禪修在現代生活中益形重要。

這種禪修是說,我們坐在這裡,當我們的思想妄念生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決定要跟著它還是不跟著它。通常我們是被我們的心所控制的;我們早上起來,根據我們心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有個美好的一天,有時候有不好過的一天。所以我們幾乎可以問問自己的心,今天會有怎樣的一天?

早晨起來,我們問自己的心說:「心啊,你今天感覺怎麼樣?」如果你的心說:「我覺得很忙,很急促,壓力很大。」這就表示你會有一個很忙、很急促、壓力很大的一天。

大多數人以為,不管你的心怎麼想,那一天就會變成那個樣子,你一點也沒有能力改變它。但事實上,人類有權利和能力可以控制自己的心。

這種禪修,藏文叫 Shi-ne(英文 calm abiding,peaceful abiding; 梵文 shamatha。編按)。Shi 的意思是平和,Ne 的意思是安住。它並不是只有佛教的傳統才有的一種修習;事實上,佛陀曾經說過,如果你想要修習深奧的教法,你必須對心要有控制駕馭的能力。所以我們跟我們的心必須要有一個聯繫關係。如果我們的心不夠強的話,我們很難走這條佛教修行的道路。Shi-ne 的意思即是,平和、和諧地,跟心一起一致運作。這就是這個禪修所強調的。


心的彈性及心的空間

一個主要的指導重點,是要成就心的彈性度,還有開放心的空間。當我們談到心的力量和心的彈性的時候,我們可以把心想成身體;若我們的身體非常緊張、僵硬的時候,很容易受到傷害。但是因為心是一種心識,我們沒辦法用肉眼看到它,我們不知道自己的心是怎麼樣地緊張。

通常不管是任何的會話交談,任何的念頭,任何的環境,實際上都受到心的影響;我們做許許多多其他的活動,想要讓自己的心從壓力中解脫。譬如說,人們有時候泡個熱水浴,做一些身體的舒張運動,其實你的目的是要讓你的心放鬆。甚至,在印度的瑜珈術裡,你的身體變得非常地具有彈性。你的身體放鬆了,然後你就可以來對治這顆心。

雖然這個修心的禪修是非常簡單的修法,但是我們必須要知道我們自己在做什麼;當我們修習這種心的彈性的時候,我們會得到的是什麼?我們會發現當我們禪修之後,我們的心是比較放鬆的,然後我們就可以處理很多的事情。因為現代人都很忙碌,所以我建議你可以用很短的時間,但是作很有品質的禪修,而不是很長的時間但沒有品質的禪修。我們自己要真正地去從事它。

有的人是說,「我可以打坐一個小時。」但是如果你看進他們的心的話,去看有多少時間他們是真正在禪修打坐——雖然姿勢很重要,環境很重要。但是最重要的是我們的內心裡到底有哪些事情在發生。很多人外在看起來很好,如如不動;他或者穿著很好的長袍、瑜珈服裝,但在他們心裡面,卻已經在消費購物,在想比薩餅,在想電子郵件 email 的事情。

我們坐著,以為說沒有人會注意到,沒有人會知道,看起來就像在打坐。但是我們不是要欺騙任何人,修行的重點是為我們自己。我們以為說,我們可以瞞過任何人,但事實上只是欺瞞自己。因此我提到「啟發」的重要,你必須是這個真正想要禪修打坐的人。

「見地」亦是極為要緊的;人們說,見地是你的眼睛,禪修是你的腿。還有,見地跟心的關係,也十分重要。如果我們沒有見地,西藏的蔣貢康楚大師曾經說過,「沒有真實的見地,就好像有一個人沒有雙臂、雙腳,卻想要騎一匹馬。」

你坐在這裡,但是你的心卻迷失了,跑到各式各樣的地方。根據佛教的傳統,我們的心事實上已經迷失過多生累劫。所以這樣的一種禪修,我們可以駕馭我們的心,導引我們的能量和生命方向,到我們所要去的地方。

禪修就好像是走上一個旅程,你的眼界、見地,引導你往前走。見地的意思是,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就好像我們在散步的時候,如果我們要去爬一座山,那便是我們的啟發,你的雙腳就朝往山的方向走。但是一旦我們失去方向,失去了知自己在做什麼的時候,我們便要停頓下來。所以非常重要的,你也需要知道為什麼禪修,知道我們在做什麼。


心的力量可以帶來風馬

我現在解釋爲什麼我們要做這個禪修。它非常地簡單,非常地基本,但是它是非常有力的,可以改變你的生命。

禪修本身,我們談到三件事: 見,修,行。你也許已經都知道如何禪修打坐了,但是我現在想要解釋一下。

我們想要打坐的原因,特別是在如何統御這個世界的原則底下——這是在我那本書《統御你的世界》裡面所呈現給大家的原則,我們必須要引導我們的生活到我們想要去的地方。老虎之道的原則,即是處在當下這一刻,非常有力,非常專注。經過禪修,老虎之力量的這個原則,就會被發展出來;我們能夠對生活中所發生的一切,有更大的覺察力。

平常我們的心都非常散漫,妄念紛飛。心的力量則可以帶來風馬(Lungta),帶來自信。在香巴拉的傳統中教導著,以一顆妄念紛飛的心,你將會失掉你的力量。實際上從一種抽象、形上的角度來說,在我們的身體裡,當你做內瑜珈(inner yoga)的時候(如 Tsa, Lung 脈、氣的修習,就是一種內瑜珈),在我們的心與氣脈之間有一種關連;我們覺察到,觀看這顆心時,我們的心不是在想過去,就是想未來。

禪修就是把我們的心帶到當下這一刻,帶到當下正在發生的事。所以禪修是一種技巧,有一個客體。「禪修」這個字眼就是「熟悉」(familiarity)的意思。在藏文我們說 gom shi,是禪修(Gom)這個字的字根。所以當你說到、或看到一個人在禪修的時候,事實上他是想要熟悉某事。

有的人或者說他們禪修、或不禪修。他們說:「我平常不禪修打坐呢。」但是如果你細看 Gom——禪修,這個字的意思是熟悉於什麼;其實我們總是在禪修當中,我們的心總是在熟悉些什麼事情。譬如你常常生氣,你對生氣這件事情就越來越熟悉。心本身並沒有選擇的能力,它會對某件事愈來愈熟悉。

打個比方:這裡的交通經常很擁擠。突然間,有部車插到你的前方。然後你就在想,這個人到底是怎麼回事,他有什麼問題?事實上這已經是一個禪修;我們成為很好的禪修者。在那個時候,你的「見地」是——他是一個差勁糟糕的駕駛,他不應該這麼做。而這種見地的結果是,你變得極為惱怒生氣;在這裡,「禪修」則是你對生氣這件事情愈來愈熟悉,於是變得愈來愈氣憤。後果就是你開始猛按喇叭,你更想要把他的位置搶回來。

所以整天我們一直都是個非常好的禪修者。但是最重要的是說,讓這個心熟悉於什麼樣的事情才是好的、有助益的。對一個禪修者來說,既然我們有一顆心,總是要熟悉於什麼,我們到底要對什麼樣的事情感到熟悉——是有用的呢?還是沒有用的?

在藏文裡說到 yang dag kyi yul「純正真實的禪修對象」;譬如修金剛乘的人,他們有不同的觀想,修不同的本尊。當你研讀經文的時候,皆談到這真實的觀想對象,其實所談論的是,當你修這個本尊的時候,你會得到什麼樣的效果、助益。因為當你的心專注於一個事物的時候,你或是得到它所帶來的利益,或是相反的,沒有得益,反得到它帶來的壞處。譬如說你常常憂心焦慮,然後你把注意力放在憂慮上,你就會變得愈來愈煩惱焦慮。

同樣地,我們現在要選擇某些有助益的對象物。


如何駕馭這顆心?

所以一開始,什麼是最有幫助的一件事?此即是,我們的心要多有一點空間。我們通常都是很被動的,我們只是反應,從不主動地去決定我們要怎麼做。突然一件事情發了,我們便做出一個反應,然後我們就造了業,接下來我們就要承受、處理這個業力的結果。這一件事情又影響下一件事情的發生。我之所以解釋這點,是因為我們坐在這裡,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許多很有智慧、經驗的人,已經領會如何截斷這整個過程的下手處。我感覺到,如果你知道在禪修中做些什麼,並且有工具和技巧的話,你就會有進展。

如果你坐在這裡,人家問你:「你在做什麼呀?」你說:「我也不知道,我聽人家說這是一件好事。」這樣將少有助益。有時候只是坐著,什麼事都不做,至少我們會遠離麻煩,那也好。但若我們真正要在禪修上有進展,要有理解、智解,這裡的要點是我們希望自己的心更有彈性,更有空間,而最重要的是怎麼樣來駕馭這顆心。

這一禪修的重點,是得到那種中心感跟那種力量,以及我們怎樣去獲得它的方式。我們利用的是呼吸的過程。我知道,你們有些人非常有經驗,有些人則是新手,但不管你是老手或是新手,我們現在一起經歷這整個過程。

一個真正修行人的標記是,他們從來沒有欠缺空間感,疲倦不堪,或者對聽聞佛法感到厭煩。有時候我們覺得非常厭煩的時候,就會說:「我以前就聽過這個法了。」但是根據我的經驗,當你看到年老的大師之時,他們幾乎對每一件事情都感到非常有興趣,從非常簡單的小事,到最深奧的事情。所以對我們來講,最好的一個教訓是,我們一直都應有這顆初心,總是開始,然後不斷地更新。今天就是這樣一個機會。

所以如果我們希望有一個真實的禪修的對象物來幫助我們,到底這個對象物是什麼?如果我們要和平、或空間感,如果我們要駕御控制這顆心,我們首先必須要駕御我們的風(藏文 Lung, 英文 Wind)。爲什麼呢?因為「風」和這顆心是直接連接的。

人們說,心騎乘在風上。因為風、脈道,通行整個身體。所以我們要聚集我們的心的時候,第一我們要能夠專注在呼吸上。好比一個人騎一匹馬,在這裡,馬就是風,騎乘的人就是你的心;如果你能夠駕馭這匹馬,你便能夠駕馭這顆心。

我們知道自己的心是狂野的,心前往不同的方向,如果我們要駕御這顆心,要怎麼做?我們必須第一能夠執持我們的風。當我們開始做寧靜安住的打坐,就是把專注力放在這個呼吸上。西方也有很多禪修者,真正喜歡禪修,想要禪修。然而這種修法在西藏來講,事實上是比較高深的一種修法,通常在西藏,一開始只是唸誦、唱贊。有各種不同的誦文讓你能夠累積功德福德;當這個人已經準備完全的時候,你才做這樣的一種禪修。因為當你的心已經導向好的時候,你便能開始禪修的旅程。

我現在要講的是一些簡單的技法,但是如果你現在修這個禪修修得好的話,對其他任何的法門的修行都很有幫助,對各樣的生起次第、還有金剛乘的修法,都有很大的幫助。我們可以學習這種技巧,非常簡單地,就從呼吸開始。

首先,你執持你的呼吸。觀呼吸的利益在哪裡?它是持續不斷的(希望如此)。它是當下這一刻。當我們專注在這個呼吸上,愈來愈熟悉的時候,我們就對呼吸、與心有更大的駕馭。

有基本的幾點:安住你的專注力在你的呼吸上面。我們這裡用專注和覺知。在藏文裡,奢摩他中的「專注、專注於一」(mindfulness),藏文為 trenpa;而奢摩他中的「覺知」(awareness),藏文為 sheshin。Trenpa 的意思是專注;意思是說想起來,然後專注它。我們現在所做的是專注在你的呼吸上,非常簡單但是非常有力。

現代科學家發現到,當你的心專注在呼吸上的時候,可以幫助一個人的記憶力。他們說當你禪修的時候,就好像睡眠一樣,你的整個身體得到更新。譬如說很多人做過閉關,你知道,當你做長期閉關之時,你不需要多少睡眠。所以你禪修的時候就是你的專注轉移了一下對象物;從靈性修行來講是非常有利益的。

科學家現還說,實際上你禪修的時候,你用到腦部不同的部位。當你用到頭腦不同的部位,你可以放鬆很多的壓力,得到某種鬆弛的效果。

Trenpa 和 Sheshin 的意思很簡單。譬如說我現在持著這個杯子,這是專注;覺知(sheshin)的意思則是說,知道你執持的是一杯水,而不是一根香蕉或一個鳳梨,而且你不傾覆它。所以非常簡單但是非常重要。專注之意,是說把注意力在呼吸上,同時,你的心在此,觀注你自己正在禪修;我們覺知到「我」在禪修。我以為專注跟覺知就好像是禪修的工具。好比一個廚師,他有一些鍋、鏟,那是他的工具。 因此我麼樣運用它,怎麼樣用得好,就是我們怎麼樣成為一個禪修者的方式。

禪修有五種障礙,不過這裡我只談針對初學者的兩種。第一個是懶惰或懈怠,失去你的信心,以為說你做不到。真的那種懶惰,懶洋洋的什麼都不想做。你甚至不想坐在蒲團上。但再者是說,你失去想要打坐的心意;這個藏文 sem chingwa 的意思是說心沉落到心的本身,然後以為說「我沒有辦法這麼做。」

另外一個障礙,是忘記法教。我們坐下來,完全忘記要怎麼做。這些障礙總是會重複不停地出現。我們坐著,心想仁波切到底敎了什麼?我現在要怎麼做?如果你對這個過程更熟悉的話,很自然、自動地,你就會好好打坐。

像這些障礙不只是我們打坐會發生,像大乘裡面的教法,如修心法 lojong,以及密乘的修法,也都會有這樣的障礙。譬如說你做本尊瑜珈,如果你在觀想時輪金剛時,忘掉教法的話,你就不知道時輪金剛的意義是什麼,或者是祂手裡所持的法器的意義是什麼了。

所以我們說因與緣具足成熟的時候,我們所做的,將臻至開悟。這些是非常基本的原則。

(接下來的米龐仁波切實際指導禪修、和奢摩他瑜珈之教導,請與香巴拉台北禪修小組成員共修。)


(謄稿:柯懿珊、楊茗旭。口譯及整編:蔡雅琴。圖片:薩姜米龐仁波切在藏地歡悅地拋擲翻飛的風馬旗。)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