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姜米龐仁波切,對止、觀、專注於一、當下覺知,這幾個禪修名相,有非常明確的定義和解釋。在這裡,依據米龐仁波切的教學講義,把它們列舉如下,供讀者在閱讀米龐仁波切的著作時,有更清楚的定位:
1. 止——梵文 Shamatha 奢摩他,英文 calm abiding 或 peaceful abiding,藏文 shi-ne。 Shi 的意思是「寧靜、和平」,ne 的意思是「住」;所以 shi-ne 翻為「寧靜安住」。
2. 止與觀,是兩種不同的修習法門。觀——梵文 Vipashyana 毘缽奢那,或毘婆奢那,與佛教更為相關(止,可通外道所共修之法)。有時,我們可見到翻譯 shamatha 為「專注」或「念心」(mindfulness);翻譯 vipashyana 為「覺知」(awareness),或為「內觀」、「清晰明見」(insight, or clear seeing)。在藏文裡,vipashyana 為 lhakthong,意為「更高的見地」(higher view);因此,vipashyana 可以是「覺知」、「內觀」、或「更高的見地」。
3. 在「止」——Shamatha 奢摩他的法門下,也有專注和覺知的層面。在藏文裡,奢摩他中的「專注、專注於一」(mindfulness),藏文為 trenpa;而奢摩他中的「覺知」(awareness),藏文為 sheshin,sheshin 可翻作「覺知」(awareness),或「內省」(introspection),及「當下覺知」(presently knowing)。「專注於一」的力量,在於我們能把心帶回到呼吸上;而「當下覺知」的力量,則是明白自己何時這麼做。
4. 因英文語詞的有限性,awareness 常被用在許多場合之下。例如說,金剛乘最高的教授——竹千(dzokchen, 大圓滿)裡的 rigpa,英譯也是 awareness;中譯可以見到的翻法,則有明覺、本覺、覺性、覺知。中文翻譯也有英文翻譯同樣的問題,談到「覺知」時,常常無法區分,到底是在講哪一個層次、哪一個內涵範疇的「覺知」。
總結來說,自藏傳大師把佛法帶到西方,而今日又將英譯佛書轉譯為中文的過程裡,有許多地方,是需要查對藏文、或梵文原文的。這也是為什麼香巴拉法教中,有許多術語,保留藏音,如爪拉(drala)一詞。因為勉強比對英文、或中文,不如保持原狀,再做解釋,更為精準。希望在佛法現代化的傳譯過程中,一步一步地,慢慢從摸索與經驗中學習,找到最合適於讀者、最具正確意含、又銜接上傳統的一條路徑。
簡表如下:
止——Shamatha 奢摩他 (mindfulness, peaceful abiding 寧靜安住) ,藏文 shi-ne。
• 藏文 trenpa – mindfulness 專注於一
• 藏文 sheshin – awareness – presently knowing 當下覺知
觀——Vipashyana 毘缽奢那 (awareness, insight, clear seeing, higher view) ,藏文 lhakthong。
(Drawing by Mayumi Oda© : Buddha Meditatin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