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當你開放自己於生命的實相之時

當你對自己存在實相之不斷變化、無常、老死的性質打開心扉時,你會增加愛的能力,並能夠去關心別人,不再畏懼。你能夠一直開放你的目光,你能夠敞開你的心靈心智,還能注意到自己被成見、偏見,與嗔怒所攫取的時候。從現在開始直到生命結束,你熱忱地不再澆灌那些負面性的種子。你會開始感覺到生命提供了無限的機會,可以有不同的開始。

摘錄自"佩瑪丘卓袖珍版" The Pocket Pema Chödrön,第24頁。若要每週收到佩瑪睿智語錄的電子郵件(英文版),請點按此網頁 visit here.


When You Open Yourself Up to Life as It Is

When you open yourself to the continually changing, impermanent, dying nature of your own being and of reality, you increase your capacity to love and care about other people and your capacity to not be afraid. You’re able to keep your eyes open, your heart open, and your mind open. And you notice when you get caught up in prejudice, bias, and aggression. You develop an enthusiasm for no longer watering those negative seeds, from now until the day you die. And you begin to think of your life as offering endless opportunities to start doing things differently.

By Pema Chödrön, from The Pocket Pema Chödrön, page 24. To sign up for Heart Advice: Weekly Quotes from Pema e-mail, visit here.

2011年5月25日 星期三

無欺之勇

我的父親邱陽創巴仁波切,香巴拉法教引介到西方世界。這些教義被稱為「勇士神聖之道」,因為強調「勇」對我們個人、世界的未來,是一個決定的重要因素。

的定義為「個人社會行為的現」。如果我們展現自己的潛能,便能脫自在;如果我們不潛能,困惑即會。勇敢是當我們完全展現潛能百分之一百一十的那一刻。全心具有勇氣、鬆弛、與見之單純存在。我們通過對當下此刻培育一種平和直截的態度來達此存在之境界

摘錄自薩姜米龐仁波切網上開示:www.sakyong.com



Bravery without Deception


My father, 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 introduced the teachings of Shambhala to the West. These teachings are called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 for they emphasize bravery as an important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outcome of our personal future and that of the world.


Bravery is defined as “the act of both personally and socially manifesting.” If we manifest our potential, liberation will arise. If we do not manifest, confusion arises. Bravery is that moment when we manifest 110 percent. It is the act of wholeheartedly having the courage, relaxation, and insight simply to be. We arrive at this ability to be by cultivating a steady and forthright attitude toward the present moment. 

2011年5月16日 星期一

堅不可摧的存在

當我們乘坐飛機、翱翔於雲層之上時,我們了解到,即使是雲層之下陰霾雨霏,而太陽卻總在明亮地照耀著。同樣地,當我們不再堅持我們的身份地位、我們的「自我」時,我們會開始看到,自我不存在其實是一種有力、真實、堅不可摧的存在。我們明白,如同太陽,它是永續的,不增不減。這種存在境界被稱為「金剛本性」。

摘譯自邱陽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所著《佛陀之心》(The Heart of the Buddha)。




An Indestructible State of Being

When we fly in an airplane above the clouds, we realize that the sun is always shining even when it is cloudy and rainy below. In the same way, when we cease to hold on to our identity, our ego, we begin to see that the nonexistence of ego is a powerful, real, and indestructible state of being. We realize that, like the sun, it is a continuous situation which does not wax or wane. That state of being is called vajra nature.
By Chögyam Trungpa, from “Sacred Outlook,” in The Heart of the Buddha, page 137. To sign up for quotes of the week from the Ocean of Dharma, visit here.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薩姜米龐仁波切每日冥思語

薩姜米龐仁波切非常強調思惟修(Contemplation)的重要性。在他的專屬網站:Sakyong.com ,每天,仁波切的英文編輯都刊載出當日的冥思語,供讀者在一日之始,以幾分鐘的短短時間,為自己的心導航定位。這方法很簡單:一開始,先禪坐(觀呼吸)數分鐘,讓心安靜下來;然後,把心帶到所思惟的字句上。我們細細思索其意義,熟悉它,得其真髓、真感覺,而不只是表面皮相。最後,在我們結束禪修起座後,便把這樣的感覺帶進日常生活之中,並應用它於己身、及待人處世之上。

您可以閱讀左側欄的每日冥思語;通常,每月有數個主題,譬如,五月份以來,所談的是身體與心靈的關係,以及菩提心。

歡迎您共享薩姜米龐仁波切的智慧法語!



5/1/2011: 經由運動,身體歡悅,而心靈也就能夠放鬆。

5/2/2011: 以身心的平衡,我們能感受輕安之力量、並生出慈悲。

5/3/2011: 在任何形式的身體運動中,我們可以用當下此刻作為我們衡量基準,讓身心同體一致。

5/4/2011: 真正的快樂來自於知道自己在做什麼、為什麼如此做,以及全心全意地去做它。

5/5/2011: 喜樂顯然是一種心的體驗,但它往往自身體的愉悅開始。

5/6/2011: 我們越多做運動,就會感覺更好。

5/7/2011: 如果心與身是靈活而有彈性的,世界也就是靈活而有彈性的。

5/8/2011: 菩提心是我們所能擁有的一顆最輕靈的心;因為它不再擔負著「我」的概念。

5/9/2011: 慈悲與愛是無限的,特別是如果我們能修習超越自我以鼓勵它們的成長。

5/10/2011: 明智地生活,意指去做心靈自然渴望做的事──以仁慈和關愛推己及人。

5/11/2011: 以持續一致的修行,我們學會:不論發生什麼事情,我們能夠不斷地與心智的清明和心靈的溫暖相連結。

5/12/2011: 我們可以修習菩提心來對治嗔怒,這就從我們自己開始。

5/13/2011: 心智與心靈的至寶,即是擴展愛與慈悲的能力。「愛」意味著,我們希望別人體驗幸福快樂;「慈悲」意味著,我們希望他們不要受苦。

5/14/2011: 如果我們有那種為大眾的慈悲與愛心,超越一切朋友和敵人的概念,我們所有的願望將得以實現。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覺悟「自我」之謬誤

我們在此所提出的修法,是正統的佛教修法,不是就形式而言,而是就佛法入道的心要而言。佛法雖是無神論,但不與有神論的修行相違,二者的分別毋寧說是在於重點與方法。修道上的唯物,是所有宗教在修行上共同遭遇的難題。佛教的修法是從我們的迷惑與痛苦著手,力求弄清迷惑與痛苦的來源;有神論的修法則是從神的豐足著手,力求提昇意識,以能體驗神的存在。但那阻礙我們與神相通的即是我們的迷惑與負面性,所以有神論也須對付迷惑與負面性。例如,靈修之道上的我慢,對有神論和佛教,都同樣是個難題。

依佛教的傳統,修道是截斷我們的迷惑及揭露心之覺醒狀態的過程。當心之覺醒狀態被「我」(ego) 及隨「我」而來的偏執所壅塞時,它就呈現為一種潛在的本性。所以我們並不是要建立心之覺醒狀態,而是要把障礙心之覺醒狀態的迷惑給燒光。在這燒盡迷惑的過程當中,我們便會發現覺悟。過程若非如此,心之覺境便是因果所生,也就難免異滅——有生者早晚會死。如果覺悟是以此方式生起的,「我」將隨時有再度肯定自己的可能,以致又回到惑境。覺悟是恆久的,因為它不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我們只不過是發現它罷了。佛教傳統上是用雲破日出說明覺悟的發現。禪修時,我們清除自我的迷惑,以便能瞥見覺悟境界。若無無明、不被偏執所阻塞,我們的人生觀便會大大擴展,我們得以發現一種不同的存在之道。

迷惑的核心是人所有的「自我感」;此自我感對人來說,似乎是持續不絕和實實在在的。起念、動情或出事之時,人便會覺得有某一知者曉得正發生了什麼。你感到自己在讀這些文字。這種自我感其實是瞬息短暫、不相連貫的,但在我們迷惑中卻顯得十分堅實和持續不斷。由於把自己的迷惑之見當真,我們乃力圖維持和加強這個被誤認為實在的自我。我們盡力讓此「自我」享樂,不讓它受苦。同時,實際的經驗卻始終在威脅我們,要向我們揭發我們一己的短暫無常,所以我們就不斷努力掩蓋任何可以看出自身實相的可能。我們也許會問:「但是,如果我們的實相是覺悟的狀態,那麼我們又何必這麼忙著想要避免去察覺它呢?」這是因為我們太專注於自己對世間的迷惑之見,以致誤認世間為實,誤認世間為唯一可能有的世間。這種為了維持有一實在、持續之自我感而作的努力,是「我」之所為。

不過,「我」在維護自己免於受苦方面,只是部分成功。讓我們對自己所為生起檢視之心的,是那隨「我」之奮鬥而來的不滿。由於我們的自我意識永遠是有間斷的,慧見乃有乘隙出現的可能。




摘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舊版由繆樹廉翻譯,眾生文化出版。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悼亡友

嚴酷漫長的冬天已經過去了,
溫柔生長的春天降臨;
妳長年的病痛已經不再能折磨妳…
或許,這是一個恰當的時候,暫時跟世界道別……

雖是一個再見,但不是不見;
雖形體不具,但卻更加親密。
妳已成為虛空的一部份。
妳所鍾愛的陽光、清新的空氣,
都在溫柔地碰觸著妳、撫慰擁抱著妳。
不要悲傷——

死亡不是老年人的專利;
它也不怎麼遙遠,它如影隨形。
就如同生命鮮明的記憶:
親愛、微笑、掙扎、憤怒…
嬰兒的第一聲哭泣,
第一次跌倒的傷疤,
學會的第一個字,
第一個吻,第一次絕望……
眼淚與歡欣
匯流入生命無垠的大海。
我們都永遠存在彼此心中。

不要悲傷——不只是妳,
我也說給自己。
很難去想像的現實實相是「有生必有滅」——
存在真是神祕而絢爛的,難以思量揣摩。

鮮嫩的綠葉在樹梢上輕輕搖動,
鄰家的狗兒對著暗影狂吠;
日出東山,新月明淨,
一切皆如常,而妳卻到很遠的地方旅行去了。

如夢的人生如此美麗,
善良的妳,必將抵達良善之地。
也許生死的界限,並不是那樣明確的;
當妳重新享受流暢自然的呼吸時,
妳將知道,所有的愛都仍在那裡,
未曾稍離。



獻給一位年輕早逝的朋友——無盡思念祝福——
圖與文:蔡雅琴

2011年5月6日 星期五

生活中駕馭風馬的智慧與慈悲

…… 我們也許有一百萬個想法,如何能夠使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飲食調理得當、健康,小孩學業成績良好,家庭成員都穿著恰當,交往適合的朋友。如果我們把焦點放在這些念頭上,而且擔憂太多的話,就無法把握為什麼要滋養、愛護我們家庭的首要線索,而被生活所強迫壓制,好像我們總是在低著頭、看著腳板下來走路,忘記去抬起我們的視線,望向天空。修習思惟修(contemplation),則是在一天起始之初,先把心定位好的方法。不管我們的孩子在哪一間學校唸書,我們希望他們的生命中擁有歡樂,不受痛苦的折磨困擾。由於將焦點放在此一意圖上,我們正是在提醒自己,在所有無甚意義的、心理戲劇的情節底下,我們其實擁有那顆如意寶珠,菩提心(bodhichitta)的覺悟心懷,騎乘在風馬(藏文lungta, 英文windhorse)之上的智慧與慈悲。

我們或者要說﹕「我不須去思惟祈願他人的快樂;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但是通常,如果我們不是有意識的,把「願眾生離苦得樂」的企圖帶入心中,那顆如意寶珠往往就會變得模糊朦朧,遙遠不清。生活裡越多膚淺的表象佔據我們的時候,我們就越執著於瑣碎之事,像是誰忘了把牛奶放進冰箱,誰搶著電視遙控器不放;我們疏遠了之所以成為一家人的深刻意義。若不是心裡最前頭、最要緊的事物,是很容易就被自己忘記了的。

這就是為何要去思惟怎樣幫助眾生的緣故。我們在學著作能讓風馬增強的決定。若越是能執持這心念一長段時間──「願我的家人遠離苦痛」──很快地,我們將體會一個真理﹕那即是,心底真摯的意圖,總是希望他人快樂的,但是自己的苦惱卻常障蔽了那個願望。因此我們領會到,他人的快樂,是一切安樂的根源;而一切的安樂,奠基於自無明中解脫自在。當我們的心日漸對這樣的思想熟悉之後,這些真理就變成我們生命的基礎。如此,便能使窮漢脫胎換骨,而成為一位統御者。

作為一個世間修行之道,香巴拉奠基於從事對社會有最大貢獻的事。對社會而言,即使是日常生活,最佳的目標,莫過於所有的個體都擁有完滿的成就和幸福。如果我們希望世界滋生愛與歡樂,我們必須開始澆灌心中平和及穩定的種子。由統治己心,並用它產生慈悲,我們將可管理財政經濟,與我們的未來。統御的國王與皇后,雖認為財富是成功的衡量度,但他們針對此點,還加上幸福與快樂的真正原因;他們深知,快樂是心的一種狀態,它從未僅僅來自於物質的形式。以智慧和慈悲的滿願如意寶珠,作為我們生活的基礎,我們便能發展這一幸福快樂的自覺意識。

自古以來,覺悟的國王與皇后,以及巖洞中的苦行修道者,皆有明示﹕產生平穩堅定性的祕訣,是把他人的福祉,放在我們之前。有些人或會以為這種途徑不切實際,但一位統御者則知曉,遠離「(自)我」的伎倆,在任何的經濟系統裡,都是最得當、最現實的要素。一個基於慈悲、並灌注智慧於其中的財經體系,將不會自我毀滅。缺乏這些品質作為基礎,而意欲製造安定,只會招致長久不斷的衝突摩擦;而我們將以自我中心的毒氣,繼續污染這個世界。滿願的如意寶珠,本是最好的污染控制,因為它能帶給心寬敞的空間,於是讓風馬因之而興起。

騎乘、駕馭風馬,是我們如何使用一己的世間生活,成為精神性修行生活之道。由發展對本初善的確信,我們滋養培育蒼天;有勇氣以慈悲來行動,我們把蒼天帶入大地。其後,不管我們從事什麼,皆能以一位統御者之尊來莊嚴地過活。我們可以結婚,生兒育女,擁有一棟房子。我們如何運用自己的心,利用自己的生命,決定了風馬將會增加、抑或減少。統御我們的世界,便是以一種能夠持續增強風馬力量的方式,來過我們的生活。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著統御你的世界,第十四章。台北橡樹林出版。

2011年5月2日 星期一

覺醒社會以當下之家庭情境為基礎


覺醒社會必須仰賴一個良好的基礎。你的家庭狀況的當下,即是那個基礎。你可以從那個基礎向外延伸擴展。藉由把你的家視為神聖的,你可以懷著覺察、懷著欣喜進入家庭狀況,而不是覺得你正在把自己投入混亂之中。清洗碗盤和烹煮晚餐或許看起來完全像是世俗的活動,但是如果你把覺察應用在任何情況之中,那麼你就是在訓練你的整個生命存在,使你能夠更加地開放自己,而非限制縮小你的生命。

你或許會覺得,你對社會擁有美好的願景,但是你的人生卻充滿了麻煩──金錢的問題,與配偶或照料孩子相關的問題──而你也覺得,願景 (vision) 和凡俗生活這兩件事情是背道而馳的。然而,願景和現實性是可以在當下被結合在一起的。

人們太常認為,解決世界的問題是以征服地球為基礎,而不是以碰觸地球、觸摸大地為基礎。那是落日心態 (setting sun) 的一個定義:努力去征服地球,如此一來,你就能夠避開現實實相。有各式各樣的防臭噴劑,讓你無法嗅聞到真實的世界,有各式各樣的加工食品,讓你無法品嘗到天然的食材。香巴拉的願景不是在於試圖創造一個幻想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之中,沒有人需要見到流血,或經驗夢魘。香巴拉的願景是以生活在這片大地上為基礎,生活在這片真實的土地上,這片生長作物的土地,這片滋養你的生命的土地。你可以學習去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如何去露營,如何去搭一個帳棚,如何去騎一匹馬,如何去擠牛奶,如何去生火。即使你可能居住在二十世紀的一個城市之中,你仍然可以學習去體驗實相的神聖,實相的當下。那是創造一個覺醒社會的基礎。


摘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覺悟勇士》Shambhala -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 第十一章,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