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8日 星期一

友誼與婚姻

我也想在此談一談婚姻。首先,我們不能光談理想狀態,讓我們來看看婚姻中有時會發展的問題。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人們通常覺得他們正處於一種強制性的情況,而不是彼此互為朋友。婚前,兩個人發現他們相處得非常好,因此才結婚,但結婚後,他們的關係往往開始惡化;他們可能會失去他們的友誼。他們不再是朋友了,他們變成夫妻,友誼似乎不適用了,因為他們的關係已成為義務性的。他們不再互稱對方為朋友,相反地,他們如此稱謂:「我的丈夫」,或「我的妻子」。他們失去了曾經有過的玩伴特質。在蜜月期間,他們有可能感覺像是兩個孩子在一起嬉戲;但是當他們回到家、回到日常生活裡,他們便失去了這種遊戲感。現在他們是嚴肅的公民了。他們開始發揮自己的意志和信念,對整件事情非常認真和忠實,努力去維繫婚姻,他們往往會喪失對一切的幽默感。合法性已經把他們的關係轉變成一個嚴肅的情境,而不僅僅是原有關係的持續壯態

如果那(原有的)友誼能在婚姻中繼續不斷發展,丈夫和妻子最終可能發展出一種不需要說完一句話、就可以體會彼此的共同理解。只消一兩個字語,伴侶間已經知道對方要說什麼。在婚姻裡頭,理想上夫妻間的溝通非常無拘、自由,他們能夠相互流暢而公開地交流,更甚於其他朋友。因為他們花那麼多時間與對方相處,他們深深瞭解彼此,並且能夠完全地對任何事情敞開......

在一個關係中,如果你感覺到慷慨布施之感,那便是良好溝通的基點。我們可說一夫一妻制、或承諾的真實基礎是慷慨布施... 婚姻是兩個人分享共同基底。當其中一個人遭遇麻煩,另一個人便提供協助。若伴侶間互相幫助,那便能維護此一關係的共同基礎。在一個美好的婚姻中幾乎具有一種電腦式的敏感性:若一人陷入困境,另一人會提供紮實的助益、以解決問題。如同婚禮上的誓言:「無論境遇是好還是壞,無論疾病與健康。」你發誓你要照顧和接受此人作為你的丈夫或妻子,你發誓要關照另一人的整體存在,為他或她的幸福負起責任。如果你比伴侶更優渥,如果你的伴侶能量很低、而你的能量狀態是正常的,你會影響、或幫助對方,把她或他帶到你的水平。意即以健康的方式來互相影響。


摘譯創巴仁波切新書《工作、性、與金錢——在注念之道上的現實生活》(Work, Sex, Money - Real Life on the Path of Mindfulness),第十一章,「家庭的業力」。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父母與子女的關係

創巴仁波切
父母與兒女需要努力於彼此的親子關係。如果在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之後,父母並不把兒女視為賓客,那麼他們將開始把子女視為自己的財產。以此種對待方式,你將失去與你的小孩適切關連的寶貴機會。當小孩長大以後,你會覺得是你的財產、你的領土,增廣擴大了,而非感覺你的客人順利成功。

把兒女視為賓客,意味著你欣賞他或她作為一個朋友,一個客人,不是一個寵物,也不僅僅是「我的兒子」或「我的女兒」,而是一位有自己獨立主張的朋友。理想地說,對這位特殊的眾生、你的孩子,決定接受你作為她的父母,你應該感到榮幸。通常情況下,父母對子女期望殷重,而不以為孩子有如賓客、可以自己作決策。如果客人決定明天要離開,你應感謝客人的造訪;「我們希望你喜歡這裡。我們還可以為你做些什麼?我可以為你叫一部計程車嗎?或幫你訂機票呢?」如果你可以這麽做,這是很美好的。客人也許會一次又一次地回來、接受你們的盛情款待。


摘譯創巴仁波切新書《工作、性、與金錢——在注念之道上的現實生活》(Work, Sex, Money - Real Life on the Path of Mindfulness)「家庭的業力」。

2011年2月12日 星期六

小公主半歲大了!——薩姜王母寫給大眾的信

薩姜王母和女兒一起修行
親愛的香巴拉人,


時間過得真是飛快!

小公主杰桑竹嫫到今天已經整整半歲大了。過去六個月來充滿喜悅。每一天,我驚訝於她又嘗試了一些新的事情。這讓我想起所有慈母也是如此撫養她們的小孩。

現在她正學著要坐直,並試圖支撐她自己,讓自己可以站起來;她還試圖去咬她看到的每一件東西。

我很興奮薩姜(即將出關)並見到她,並熱切地期待他回來,我肯定你們也都這樣期望著。今年的香巴拉日(藏曆新年)是很特別的,因為這將是杰桑竹嫫的第一個新年。

我祝福你們所有的人,特別是一切正在經歷享受初為人母之樂趣與挑戰的新科媽媽們。



薩姜王母,德千.卻英.桑母
於博德市(科羅拉多州)




歡迎觀看更多小公主杰桑竹嫫,與薩姜王母、和兩位祖母的照片。(點按鏈結)Click to see more photos on The Shambhala Times.

2011年2月4日 星期五

「狂智」——邱陽創巴仁波切傳記,影片發行!

親愛的香巴拉朋友們,眾所期望的「狂智」——邱陽創巴仁波切的生命及時代(Crazy Wisdom: The Life & Times of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影片,經過三年的密集製作,現已拍攝完竣。本片世界首映日期為2011年二月五日,地點是美國西岸加州的聖巴巴拉市影展。

邱陽創巴仁波切雖已入涅二十餘年,但他的教法越來越發揚光大,深深切入當今的世道人心。他獨特的作風,雖然在當年造成爭議,卻是他無限悲智、方便度化的表現!他信任所有人性的本初善,相信學生,並賦予建立起一個覺悟社會的重任。香巴拉在其子嗣與法嗣——薩姜米龐仁波切的帶領下,如今更朝向一個結合出世、入世善法,自修並利人的方向前進。

從預告片裡,一開頭,您可以聽到創巴仁波切早年弟子、那瀾陀翻譯委員之一,阿闍黎賴瑞·莫梅斯坦(Larry Mermelstein),唸誦仁波切所親寫的伏藏《大手印儀軌》;其後,並有其夫人戴安娜女士談到他們剛結婚時,仁波切說這正是他一個重要的關鍵時刻:不是發瘋,就是開悟的重要時刻(戴安娜當年才十六歲,聽此頗為惶恐)。還有阿闍黎佩瑪丘卓提到創巴仁波切說過:「上師的責任,就是侮辱我們個人的『自我』。」以及,阿闍黎茱蒂絲‧利弗(Judith Lief)說創巴仁波切如何訓練學生,有如把他們丟入深水之中,信賴他們會自行學會游泳。根據佩瑪丘卓,仁波切一生所作所為,皆出自於覺醒眾生之大菩薩發心。他顯示我們人性的完整與尊貴,他更從未放棄任何一位眾生...

自1970年,創巴仁波切以單程機票飛至美加之後,短短十七年間,他日以繼夜地教化眾生,未曾休歇。他卸下身為西藏高階轉世喇嘛的身分,誠實無矯作地接物處世。他重視文化、藝術,視其為改變社會基礎的動力。仁波切接引歐美大眾、破除唯物主義迷思的教誡與驚人成就,至今少有可及!

我們期待香巴拉法教早日回到東方的中文世界。歡迎您觀賞本片精彩片段:
WORLD PREMIERE!
February 5, 2011, at the Santa Barbara Film Festival

參看更多關於本片的照片集錦:
http://www.crazywisdomthemovie.com/trailers-photos

創巴傳記影片「狂智」Crazy Wisdom  - 紐約時報影評

相關報導請閱讀:

「狂智」——邱陽創巴仁波切傳記,影片開拍




譯者註:Crazy Wisdom 狂智,又有譯瘋智,狂慧,顛慧,瘋行者。在創巴仁波切的著作《Crazy Wisdom》,《The Myth of Freedom》,《Journey Without Goal》和《The Lion’s Roar》(Shambhala Publications)及其他多本著作中,對「狂智」有極佳描述:Crazy wisdom, 藏文是 yeshe chölwa, wisdom run wild。狂智的本質,你完全沒有策略、觀念,你只是全然開放;完全直接地與清明,或覺醒的心,相連結。狂智亦是蓮花生大士的展示化現之一。
一般來說,藏文 yeshe 是「智」,sherpa 是「般若」或「慧」。

大手印(梵文 Mahamudra,藏文 Chagya Chenpo),直接引介心的本性、本質(即佛性),並使該見地穩定明晰之道。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在慈愛的搖籃裡得到滋養

佩瑪丘卓開示神情
當我們還是個無助的嬰兒時,我們完全得仰仗別人來照顧我們;否則我們既沒東西吃,也無法清理自己。若因為我們如此無助,所以我們受到撫育。理想上,在這段被照護的日子裡,我們可以培養出慈愛之心。香巴拉教法告訴我們,年輕的勇士,勇士寶寶,是被放在慈愛的搖籃裡來養育的。在一個奮力創建覺醒社會的人群裡,襁褓滋養的階段中,個人自然可以發展出對己恩慈友愛與自重的能力,以及自我安適之感。這即是一個良好的基礎。

我們有太多的人在早年沒有被滋養夠,成年後又沒有自覺,因此有些人到了五、六十歲,甚至七十歲,還在懷疑成熟之後會變成什麼模樣。我們在內心深處仍然是個孩子...

不論我們感覺自己是否受到妥當的扶養而長大,不管我們的情況如何,當下這一刻我們總會發現基礎就是要發展對自己的慈愛。即使已經成年,我們也還是可以培養對自己友善的態度。整個禪修的過程就是要創造出這個良好的基礎,讓我們在慈愛的搖籃裡得到真正的滋養。

我們要培養的品質,就是對自己本有的智慧、健全、勇氣與好心腸的信心。我們要發展出一種感覺,那就是,我們所擁有的人格以及我們表達生命的方式,是良善美好的。藉著充分地做自己、完全接納自己、尊重自己,我們便可以站在勇士之道上。


摘譯自佩瑪丘卓《不逃避的智慧》, 第十三章,皈依。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兔年大吉!願燦爛的本初善照耀大地!

兔年水彩畫:Jeff Wigman, 書法與印章:蔡雅琴

我們時時刻刻都瞥見本初善的微光,但我們卻常常忘了去認知肯定它們。當我們看到明亮鮮豔的色彩之時,我們正見證了自己本俱的良善。當我們聽到優美的聲音之時,我們正聽到了自己的本初善。當我們踏出淋浴間時,我們感到舒爽潔淨。當我們走出一個通風不良的房間時,我們欣賞迎面吹拂而來的新鮮空氣。這些事件或許只在轉瞬之間閃現,但它們都是良善的真實經驗。它們時時刻刻在我們身上降臨,但我們通常把它們當做是世俗的或純粹的巧合而予以忽視。然而,根據香巴拉的原則,認清並且善用這些時刻是值得的,因為它們展現了我們生命之中的基本平和(不侵略)與清新的本質──本初善。

每一個人都擁有良善的基本本質,而且這種良善本質是純然不惑的。這種良善包含了巨大的溫柔和欣賞。身為人類,我們可以做愛。我們可以輕柔地撫摸一個人;我們可以用溫和的了解來親吻一個人。我們可以欣賞和感激美好的事物。我們可以欣賞和感激這個世界上最棒的事物。我們可以欣賞這個世界的鮮明:黃色的黃,紅色的紅,綠色的綠,紫色的紫。我們的體驗是真實的。當黃色是黃色的時候,如果我們不喜歡黃色的黃,我們能夠說它是紅色嗎?這麼做會牴觸實相。當我們擁有陽光的時候,我們能夠排斥它,並且說陽光是令人討厭的嗎?我們真的能夠那麼說嗎?當我們擁有燦爛的陽光或美妙的降雪時,我們欣賞它。當我們能欣賞實相的時候,它確實能夠對我們造成影響。我們或許只睡了幾個小時,就必須在早晨起床,但是如果我們望向窗外,看到陽光照耀,它能夠讓我們振奮起來。事實上,如果我們認清我們所擁有的世界是美好的,我們就能夠治癒自己的憂鬱。

世界是美好的,並不是一個武斷的想法;世界是美好的,因為我們可以體驗它的美好良善。我們可以體驗世界是健全而單純、直接而真實,因為我們的本性順應情境的良善美好。人類智力和尊嚴的潛能,是用來體驗亮藍天空的燦爛、青翠綠野的清新,以及樹木山巒的優美。我們和實相之間擁有真實的連繫,能夠喚醒我們,讓我們感受基礎的、根本的美好良善。香巴拉願景是發現我們本俱的能力,喚醒自己,並且認知到美好良善是會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實上,它早已經發生了。



摘自創巴仁波切《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Shambhala –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

2011年2月1日 星期二

奉獻社會


如果靈性修行與日常生活情境有關,那麼修行便是指對社會整體有所貢獻。社會是一個極其有力的劇場,充滿能量活力勃發的特質。如果我們從工作、性、和金錢的實用性來看待社會,我們可以找到與它共事的方式。從這個角度來看,我們可以看到社會與我們是緊密相關的。我們可看到我們如何對社會有所貢獻,或者至少我們如何與它一起工作。整個問題歸結起來即是,我們是否把社會視為是神聖的。



摘譯創巴仁波切新書《工作、性、與金錢——在注念之道上的現實生活》(Work, Sex, Money - Real Life on the Path of Mindfulness)「神聖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