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真正的般若是親證的體驗

心能明白自己的行動,這一心的面向,藏文為 sheshin,意指「覺知」 (awareness)、「當下了知」(presently knowing)。我們的心總是隨著過去的往事與未來的計畫種種念頭而分神,但活生生的存在經驗是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心的來去瞬息萬變,人的了知能力也是瞬息萬變,「當下」雖是短暫的剎那,它卻可以被了知。它是一個清新的時刻,是當下全然的參與。禪修訓練我們在心之巨大的力量中,與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完全融合。

「當下覺知」給予我們了知自己在做些什麼的能力,而「觀」(insight, vipashyana) 則給予我們洞察它的能力。我們不再如以往只是漫不經心地到處閒盪、滑溜或昏昏沉沉,以致無法覺察自己的生命。當下覺知的力量告訴我們,心如何感受、心體驗到什麼、禪修的品質,以及心如何運作等,而使我們覺察到念頭、情緒與觀念本身易變而虛幻的本質。

「觀」是一種超越的見解,將覺知所見的一切下出結論,它洞察現象,也洞察我們的心與混亂──包括所有遭遇的事物──並看清其本質與意義。這時候,內在會發生驚人的轉化。這種結合「觀」反思能力的單純覺知,便逐漸發展成為某種更深刻的元素,那就是般若(prajna)。

般若是心靈自然的聰慧,這個詞代表「最好的、最高的、最勝的知識」,它是明白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在思惟諸如無常、人身的珍貴、菩提心等概念時,我們運用概念性的理解,來打開通往自己智慧的道路。

為了理解實相的真理,我們必須擁有不受預製的思惟模式完全控制的心,且須具備因渴求而生起真正慈悲的發心。我們的理解具有連續性和累積性,也就是對實相本質能不斷產生細微的洞察力,然後逐漸累積起來。例如,執持自我所產生的痛苦,以及安住於自己本然狀態中所感受的喜悅,都使我們打開慈悲心門,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我們的相對智慧──因果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我」的概念,直接進入經驗的實相之中。這創造了產生最後結果的緣,亦即非概念性的理解。

什麼是「非概念性的理解」?它就是直觀,能直接了知真理,無須透過理智或邏輯思辨,且超越思慮的範疇。假設自己未曾看過月亮,只是聽過別人描述月亮的種種,這時在心中便會描繪出某種概念性的圖像。如果有人在沙地上為我們畫一個月亮,會使月亮的影像變得更具體些,但它仍然只是個想法。

然後,在某個澄澈無雲的夜晚,我們看見月亮倒映在水中。雖然這個影像似乎更接近真實,但我們仍不明白月亮究竟是什麼。最後,有人指向夜空,於是我們直接看到了月亮。如今,我們明白月亮是什麼了。

有人說「眼見為憑」,然而,非概念性的理解更超越信念。月亮本身超越文字、圖像、倒影與手指,這就是般若帶領我們前往之處──超越。真正的實相無須概念的存在,而是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分別。真正的般若、了知,就是親證的體驗。這樣的了知無須透過「自我」這層濾網,親證的體驗即智慧本身──不生、不滅,也非靜止或流動。

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概念性的心,一步一步地來發掘我們的本初善 (basic goodness);也給予我們機會,瞥見宇宙之心的圓滿完整,那是與我們的心相同的本質。



摘錄自薩姜米龐仁波切《心的導引》(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Ally),第四部第二章,智慧與空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