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0日 星期日

達賴喇嘛應邀至南台灣加持莫拉克颱風災民

南部縣市邀達賴喇嘛31日抵台

中時電子報|焦點新聞|南部縣市邀達賴喇嘛31日抵台
Source: news.chinatimes.com

(中央社記者王淑芬高雄26日電)南部縣市受莫拉克颱風重創,不少災區至今還在搶救。高雄市政府等縣市將共同邀請西藏精神領袖達賴喇嘛於31日抵台,慰問災民。

高雄市府新聞處長許立明表示,邀請達賴來台無關宗教,單純是達賴的關懷行程,希望透過達賴的關懷讓身陷苦難的災民都能得到心靈的撫慰與鼓勵,讓他們的災後重建更迅速、心靈更平靜。

許立明說,達賴居住的印度北側也曾發生土石流等災情,這次台灣受到重創,達賴感同身受災民的苦痛,允諾來台安慰災民。

他表示,達賴來台的行程是數日前才安排,預計8月31日到9月4日會在高雄,並前往災區慰問。

詳情請參閱:南部縣市邀達賴喇嘛31日抵台
同意達賴來台 總統:盼為災民祈福
現場》達賴喇嘛抵台:純祈福

2009年8月25日 星期二

苦之真相與解脫之道 - 創巴新書

人世的痛苦無有窮盡之時;不論是巨大的天然災害,或是疫疾、病苦、意外、戰爭,突然之間,我們遭受到一陣猛烈的衝擊——所有摯愛的一切和努力的所得,極可能在轉瞬之間煙消雲散。甚至我們的財產、生命,以及親愛的家人、朋友,都不再是我們可以堅實掌握的。這種難以描述的哀傷和幻滅之感,無可排解的惶惑、忿恨之情,只有親身經歷過的人才能略知個中滋味。

在日常的生活裡,我們多是安分守己的人,因此之故,當無常降臨之時,我們覺得分外不公平:「為什麼是我呢?我做錯了什麼?!」但這裡,其實沒有公平與否的問題,我們只是被強迫地、赤裸裸地面對了生命的真相。生命是這樣的,有生必有死,平常,除了我們可以善盡人事,做好一些可能的防備措施之外,還有一些事,遠遠超過我們的籌劃、打算,那正是生死無常的力量。

薩姜米龐仁波切曾說過,「死亡是我們最要好的朋友,最忠實的朋友;它總是如影隨形,須臾不離。」我們仔細想想,勇敢地去看,的確是這樣的。我們不知道明天會如何。今天我們能做的,即是珍惜今天的每一刻,和身邊的一切人、事、物。或許我們有的不多,但我們可以感謝、欣賞自己現在所擁有的。我們可以去珍愛他們,如同沙漠中的旅人發現綠洲一般——誰能說,這是不是最後的一面、最後的一餐?... 為什麼不去多愛一些?多寬恕一些呢?為什麼要彼此傷害呢?為什麼不知珍惜啊......

邱陽創巴仁波切新近由其弟子、香巴拉阿闍黎 Judith Lief 所集結的新書《苦之真相與解脫之道》,其中,仁波切對四聖諦「苦、寂、滅、道」,做了極為詳盡的解釋。對於「死亡」之苦,仁波切更有數段細節的描述。創巴仁波切說:

「死亡讓你離開一切... 你失去一切。所有你擁有的每一事物,一切你個人喜歡的物品,你生活中享受的種種... 在此,每一件都完全喪失。所以死亡其實包含了『分離』的痛苦。

... 永遠向我們的肉體說再見是非常困難的。我們總喜歡保持身體的完整。如果我們有一個蛀牙、或身體上有點小傷口,我們會去看醫生、得到治療。然而,當我們死亡時,這色身將不再存在;它會被掩埋或火葬,並化為灰燼塵土。這整個軀體將會消失,你將無法確認自己的身份。

死亡是前三種苦(生、老、病)的集大成。你被誕生,然後漸漸成長、穩定;你通常接受衰老,視其為必然過程,你也明白病苦是種自然的情況。但最後你發現這整件事就將結束,你理解到沒有一件事物能長久延續;一夕間,你將倒下,乍然失去呼吸。這是何等令人悚然啊。」


但願生者節哀、惜生!願死者安離、無懼!願天下蒼生,離眾苦、得真安樂。


邱陽創巴仁波切新書《苦之真相與解脫之道》,由香巴拉阿闍黎 Judith Lief 集結整編。香巴拉出版社2009年出版。 The Truth of Suffering and the Path of Liberation, By Chögyam Trungpa, Edited by Judith L. Lief. Shambhala Publications, 2009.

2009年8月22日 星期六

僧伽共修 - 薩姜米龐仁波切開示節要

編者誌:以下是今夏薩姜米龐仁波切在香巴拉山脈中心(Shambhala Mountain Center)與阿尼佩瑪丘卓共同主持的僧伽共修結夏閉關之第一場開示重點節要(翻譯)。供當日參加網上教學的香巴拉人及中文讀者參考:

2009年7月18日薩姜米龐仁波切第一場開示:

薩姜米龐仁波切:
• 這次的僧伽共修已經在我心中醞釀很長的一段時間了。我們香巴拉人作為一個社群團體,大家(不分層次)能夠共聚一堂,一起修行,說起來,這正是我的夢想成真。此是由於我父親邱陽創巴仁波切強大的加持福佑,方得以圓滿實現。

• 在1958,59年之時, 持明主創巴仁波切已經預見了西藏舊有的生活形態即將結束,而他感覺到禪修與研習教法應是有益於每一個人的,不僅是只供僧侶修行而已,對一般大眾亦有效用。他非常努力地制定一個為期三月的禪修閉關,以修行來對治我們的心智心靈。他說,此種修行體制不論如何是一定要建立來的。由於他的勇氣、決心,他在藏地創建了這樣的修行機構。但幾個月後遭到破壞。而後,創巴仁波切前往印度,英國,最終抵達美國、加入嬉皮的一群人當中…,更有甚者,他改變了那些嬉皮,使嬉皮們都穿上西裝,變得衣冠楚楚。

• 現今世界的狀況,正催迫我們審視自己,審視社會,審視我們的心。許多人已無法與他們自己的心靈相溝通。我們必須提起個人的勇氣、擔負一己的責任。禪修不是坐在這裡與世隔絕,而是充分完全地從事、涉入於世界之上。

• 世界如今深陷於唯物主義裡,唯物主義正在攫取我們的力量。我們對自己沒有足夠的信任。我們看電視,逛商場,並覺得精力從自己身內流失;你覺得你迫切需要什麼事物來填補這份空虛;你感覺被掏空了。

• 什麼是最重要的事?心是最根本重要的。「一切唯心造」,從此心我們能夠創造世界。

• 經由禪修,我們培養某種基本的轉變。沒錯,禪修可以減輕緊張、壓力,但我們更可由此發掘內在固有的力量,發現天生的明智與覺醒 (sanity and wakefulness)。如果我們能如此做,那麼自然的慈悲心便能散發出來。慈悲的光芒照耀著我們,並閃耀出去,也照耀在他人身上。我們現於這裡修行,回去之後,勇敢地投入世界,我們將能以積極的方式改變事事物物。我們的未來在自己手中。過去的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是現在,我們擁有改變未來的能力。這方向盤就掌握在我們的手中。

• 當我們禪坐時,發現自己妄想紛飛,我們如何能看到一己的習性模式?我們須對自己溫柔,而非一味嚴加苛責。所有我所知道的偉大的人,包括我強韌、徒步走出西藏的父親,都具備溫柔的特質。當人具有一顆溫柔的心,他的心是靈敏的,非侵略、瞋恨的。當你溫柔,那不是意謂懦弱,你並沒有被脅迫;如果你激進侵略,你會產生傲慢和自負,你的選擇將是有限的。禪修使我們變得溫柔。有時人們開始禪坐之時,他們不喜歡他們之所見。如果我們打坐得太緊,我們要耗盡自己,所以放鬆是禪坐的要點,心可以如是放鬆。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的世界裡,這使我們的心變得堅硬,不覺得自己有很多選擇空間。

• 此心像天空一般,亦如虛空,它是意識 (consciousness),它可做任何事。這種意識需要每日與之產生關連;它是非常敏感的,我們必須每天去熟稔它。

• 藏文中有幾個詞代表「心」:lo - 智性的心;sem - 一般認知的心;rigpa - 本具覺性,覺悟。所有這些心皆共同存在。我們自禪修得到細觀此心的能力。

• 禪修是循環性的,有許多的開始、中段、和結尾。否則,你會覺得我現在坐得好,但等一下會變得糟糕。禪修只是一個指出我們本初善 (basic goodness) 的助力,讓我們更具信心,更能信任。當我們活在當下,我們是飽滿的,我們有更多的精力,更強大的存在 - 存在和參與,感覺充實。禪修不是逃跑到另一個特定區帶,而是切實關注細節。我相信禪修一個人是最有用的工具,在生活中,本來有很多細節是需要去注意的。

• 我們老是說:「我真不能等到假期開始!」但我們即使在休假時還是緊張兮兮的。因為我們不能存在於當下,不能放鬆。

• 我們以為當自己開悟後,一切都會OK – 這是一種迷思、幻想,如此我們根本不會與事物發生關連。所有偉大的上師其實都非常關注種種的細節。

• 藏文 Jigme,,無畏 – 無畏,而不緊縮 – 我們以禪修來發掘本初善,並安住於本初善。我們須有力量來如此做。心像是箭矢之鏃頭,知道你現處於何種境地,便能往正確的方向前進。我們說現今是一個「黑暗時代」,因為人們懷疑他們具有本初善。

(薩姜米龐仁波切引領大眾禪修)


問答部份摘錄(包括台北香巴拉小組對應用「溫柔」的精彩提問):

問:我們如何才能引出別人本具的本初善?
米龐仁波切回答:去實踐,不用去說。如果我們在己身發展本初善,我們能看到每個人皆具有本初善。本初善是相信人類基本上是良善的,而且所有人都可以經驗它。

問:我們如何才能在禪修中運用溫柔的原則?
米龐仁波切向台北小組問候並回答:禪修只是一連串單純的欣賞認識。當我們可以欣賞時,我們自然不會那麼激進憤怒,不會太傲慢,也不會只顧全自我。溫柔是讓我們與環境有雙向的溝通。在中國的文化傳統裡,向來極為注重藝術、詩詞、書法等等;鑑賞這些藝術能夠使我們的心敏銳靈活,讓你以不同的方式來感受生命。
禪坐時,我們開始去欣賞那炎熱、及呼吸,諸多微細的事物。在此之前,我們總是猛用腦筋,這些事物對我們來說太渺小而不足道。當你禪修之時,你開始賞識一切事物。因此,禪坐修行能使我們沈穩落實。

(記錄:蔡雅琴)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世界的痛苦會喚醒我們

這個世界需要極大的幫助。每個人都在苦惱之中。有時候他們假裝沒有煩惱,但其實仍然有很多的苦痛和困難。每個人,每一分鐘,皆受折磨、受甚多痛苦。我們不應該只忽略他們、只拯救自己。那將是一樁巨大的罪惡。事實上,我們不能僅僅保存自己,因為我們的鄰居正在處處悲歎和呻吟著。所以,即使我們可以僅保存自己,我們並不會有一個平和的睡眠;世界的其他地方總要以他們的痛苦來叫醒我們。


The World Is Going to Wake Us Up

This world needs tremendous help. Everybody's in trouble. Sometimes they pretend not to be, but still, there's a lot of pain and hardship. Everybody, every minute, is tortured, suffering a lot. We shouldn't just ignore them and save ourselves alone. That would be a tremendous crime. In fact, we can't just save ourselves, because our neighbors are moaning and groaning all over the place. So even if we could just save ourselves, we wouldn't have a peaceful sleep. The rest of the world is going to wake us up with their pain.

「智慧海」,創巴仁波切對以勇氣和慈悲而生活之365則智慧法語 - 香巴拉出版社編輯 Mrs. Carolyn Rose Gimian 自邱陽創巴仁波切
講座編選而成Ocean of Dharma - The Everyday Wisdom of Chögyam Trungpa. Published by Shambhala Publications.

Photo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by Yeachin Tsai.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 - 網站開設!

親愛的朋友們:

與各位分享國立台灣大學新開設網站 - 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英文網站:Digital Library & Museum of Buddhist Studies [ DLMBS ] )

內容包括中、藏、梵、巴利文佛經檢索,中國佛教美術論文,佛學相關最新消息,佛學工具、教學中心、語言課程,藝術博物館等豐富資料,歡迎讀者多加利用! (書目和全文檢索可使用本網頁右側附屬欄 search 空格)

中文主網址:http://buddhism.lib.ntu.edu.tw/BDLM/index.htm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眾咎皆歸一

邱陽創巴仁波切在闡釋修心法(lojong)第十二條口訣「眾咎皆歸一」(Drive all blames into one.)時,談到不論是個人修證、理解上所遭遇的障礙,或是整個社會、生活中所發生的任何問題,我們都不需怪罪他人;咎責之時,我們可先從自己開始。我們可以簡簡單單地、直接有力地,承擔所有譴責,這對現實情境將有絕對的助益。他更說到:「創造一個開明(覺醒)的社會,需要大家把眾咎歸於自己。」

反觀自身、或放眼外界,許多的問題,皆來自於個人的無法承擔、歸罪一切過失於別人的身上。表面上看來,這似乎是最簡便的方法:既然都是其他人的錯,我是無辜的,聳聳肩,與我不相干!但是長遠來說,這樣的態度非但於事無補,而且還因互相諉過,製造出更大的惡性循環... 菩薩道的本質卻非如此。勇士菩薩簡化複雜的煩惱,結合願菩提心與行菩提心,當下承擔。如此一來,整個環境中的瞋心和煩惱烈焰,就可以減勢、消滅,而不是在情境中加油添醋,使境況更加惡化不堪。

「眾咎皆歸一」(Drive all blames into one.)這一原則的應用非常廣泛:從日常俗事如夫妻吵架、同事爭端,大至改革社會、國際政治,一切皆可適用。根據創巴仁波切,此一心態基本分為悲心對人(梵文:karuna)和慈心對己(梵文:maitri)。這種不遷怒的慈悲心態可以產生強大的力量,可以安撫整個世界、甚至覺醒整個世界。此時此地,我們的確需要更多的人能夠有所擔當,而不是以瞋恨還其瞋恨之道 那樣的行徑只會製造更多的苦痛的。

深一層細看,尊貴的創古仁波切曾指示說,認同自我的重要、珍貴,而不斷愛護自己,這是我們不快樂的究竟原因。頂果欽哲法王在其開示輯錄《覺醒的勇氣》中亦提及,「眾咎皆歸一」的「一」,不是什麼,正是我們對「自我」的攀緣執著,那是根本的問題所在。因為我們相信自我的確實存在,為了保護自己,無所不用其極,因此我們傷害他人,累積惡業,無始在輪迴中淪轉。所謂「敵人」,其實不見得來自外界,對「自我」的虛妄認知與執取,才是我們種種痛苦的根源。

歡迎您閱讀以下的參考資料;讓我們在每天的生活裡修行「眾咎皆歸一」!


參考資料: 1. 邱陽創巴仁波切英文原著,Training the Mind and Cultivating Loving-Kindness;中文版為《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觀》鄭振煌中譯,知識領航出版。
2. Enlightened Courage, by Dilgo Khyentse Rinpoche. Snow Lion Publications. 頂果欽哲法王。中文版為《覺醒的勇氣》-阿底峽之修心七要 。賴聲川中譯,雪謙文化、全佛出版。
3. The Seven Points of Mind Training, By The Venerable Khenchen Thrangu Rinpoche, Geshe Lharampa.
http://www.rinpoche.com/teachings/sevenpoints.htm
( 書法:蔡雅琴)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創巴仁波切書法集錦

邱陽創巴仁波切屢屢提及「法藝」(Dharma Art) - 作為一種根源自覺醒狀態之直接、無我、無瞋的藝術創作。他說:「法藝須與藝術家的心態相關連,它也與我們如何完全地和自己、和世界溝通相關。」他引用「天、地、人」(heaven, earth and man) 的原則來闡釋法藝,並進一步說明「天」指的是一種本初、無造作之心;「天」的虛空性不是空無、空白的空,而是能含容萬物,充滿覺性的無限空間。我們亦可在此完整、自由、覺醒的空間氛圍中行、舞、踢踏、伸展。

創巴仁波切結合了中國、日本的書法技術,運用於藏文及梵文等佛藝創作之上。他可說是近世將毛筆書法融合藏文文字書寫的西藏大師之第一人。以下所介紹的鏈結,是香巴拉法藝團體(Shambhala Art)蒐集創巴仁波切於1980年、為洛杉磯現代藝術中心募款所作的廿五幅書法。您可見到仁波切以白紙為空間、揮舞覺醒之筆墨作品。每幅作品都附有英文解說;請點按每個小方塊以見放大之圖像:
http://www.flickr.com/photos/shambhalaart/sets/72157620788088150/

這裡的照片,創巴仁波切所書寫的是「神」字 - 藏文「爪拉」(drala)。爪拉﹕ 字面之意義為「超越敵人之上」。當我們克服自己的憤怒與敵意時,所生發的福佑能量。

- 25 five calligraphies created by 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for fundraising for the 1980 installation at the Los Angele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s. The calligraphies were created in the studio of Steven Saitzyk,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Director of Shambhala Art. All calligraphies were sold.

圖說:Chogyam Trungpa Rinpoche creating a banner for the installation at the Los Angeles Institute for Contemporary Art (no longer exists). He is being assisted by Steven Saitzyk, This picture was taken by Andrea Roth at Ed and Avilda Moses house in Santa Monica, CA.

2009年8月2日 星期日

東方大日闡明勇士戒律之道

東方大日闡明了勇士戒律之道(The Great Eastern Sun illuminates the way of discipline for the warrior.)它可以被比喻為旭日東升時,你所看見的光線。那光線朝你射來,彷彿提供你一條可以行走於上的道路。同樣的,東方大日創造了一種氛圍,可以讓你持續向前,隨時補充能量。你的整個人生持續不斷地向前。

即使你可能在從事一些相當重複的事情,例如在一家工廠或一個漢堡攤工作。無論你做的是什麼,每一個小時的每一分鐘都是一個嶄新的章節,一個嶄新的扉頁。一個勇士不需要彩色電視或電玩遊戲。一個勇士不需要去看漫畫書來娛樂自己或振奮自己。在勇士週遭運轉的世界是如實的;在那個世界中,娛樂消遣的問題不會生起。因此,東方大日提供了徹底善用你的人生的方法。然後你會發現,你不需要去要求一個建築師或一個裁縫重新設計你的世界。當你了解這一點的時候,更深的勇士之道的感受出現了:成為一個真正的勇士。

對於一個真正的勇士而言,沒有戰爭。這是一個全勝者(all-victorious)的概念。當你全勝的時候,就沒有什麼要去征服,沒有根本的問題或障礙要去克服。這種態度不是奠定在禁止壓制之上,尤其不是奠基在忽略負面性的事物之上。而是,如果你回顧、追溯你的一生──你是誰、你是什麼,以及你為什麼在這個世界上──如果你按部就班地回顧,你不會發現任何根本上的問題。

這不是要你說服自己去相信每一件事都沒有問題。相反的,如果你確實地去觀看,如果你把整個生命拆開來,加以檢視,你會發現你原本就是純正真誠且良善的。事實上,你的整個生命是完善的,因此幾乎沒有任何容納錯誤、不幸的空間。

當然,你不斷面臨挑戰,但是這種挑戰相當不同於落日感的挑戰: 你被你的世界與你的問題給譴責、定罪。有時候,人們被東方大日的願景所震懾。當然,如果你不明瞭恐懼的本質,你就無法超越恐懼。但是一旦你明白了你的怯懦,一旦你了解絆腳石在哪裡,你就能夠攀爬過去──或許只要三步半,你就能攀越過去。


摘自《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Shambhala - The Sacred Path of the Warrior,第七章,繭。由項慧齡翻譯,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
圖片攝影:唐棣,2009年夏亞洲日蝕,攝於南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