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來自香巴拉總裁的祝福



親愛的台北香巴拉朋友們,


獻給各位水龍年的溫暖問候!我很高興馬洛.布魯克斯(Ms. Marlow Brooks) 女士與蔡雅琴女士將在台北與諸位一起參與此一歷史性的課程──首屆的香巴拉訓練第一階,即將在你的城市舉行。

香巴拉訓練 (Shambhala Training) 是持明主邱陽.創巴仁波切所留下之豐富遺產的一部分。特別在今年,恰逢紀念創巴仁波切圓寂廿五週年活動之際,能在此時舉辦香巴拉訓練,是極為美好的一件事。

願這吉祥的時機利益你們全體,也願香巴拉的金色佛法繼續在台北光耀輻射......

為此非凡之事件深深祝禱祈願,



香巴拉總裁
理查.雷奧克
Richard Reoch
President of Shambhala
26 March 2012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台北首次舉辦「香巴拉訓練第一階」!



台北香巴拉極為欣喜地向各位宣告:今年春天,香巴拉訓練第一階,將首度在亞洲地區舉辦。「香巴拉訓練」是大成就者邱陽.創巴仁波切香巴拉伏藏法的精華,也是一個切合時代、人性、融合傳統與生命之教授的獨特法門。自創巴仁波切大悲心生出的香巴拉訓練,共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勇士之心」(The Heart of Warriorship),共分為五個次第階段,學員須循序漸進。第二部分是「神聖道」(The Sacred Path),共分為七個次第階段;上課時,一般每一次地以一個完整的週末來完成,但有時也會濃縮其中兩個次第為一次第來教授。

香巴拉訓練課程設計環環相扣,每一階段皆強調不同的主題與修行方法,最終匯集成為一完整的法脈介紹。香巴拉訓練第一階完全對外開放,參與者不必分任何宗教,亦不需具備任何修行程度,更不分性別,年齡,職業,人種,國籍...。如果您,或您的朋友,對香巴拉的教法心髓真正感到興趣,願意淺甚深法海,請務必參加本次的課程,更請轉告您對靈性修行感到興趣的朋友們!經過香巴拉第一階的訓練之後,才有可能按步就班地受下面各階的訓練。這是一個難能的機會,也是我們把香巴拉訓練帶到亞洲中文世界的第一步。敬請把握!

香巴拉訓練第一階只授權給資深的香巴拉老師來帶領;內容包括指導,禪修,個別面談,小組討論,非常多樣;我們要求學員在週五晚的公開講座之後,全心全意地參與課程。這是一純正真實的溫柔善教,竭誠地歡迎您(不論管是初學、還是老參)一起來探討香巴拉精義!

主辦單位: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
指導教師:資深香巴拉訓練教師 Marlow Brooks
英文教學,現場具中文同步翻譯

報名聯絡人:張師姊 e-mail: grace20020826@yahoo.com.tw
電話/簡訊: 0939 596 507(請告知聯絡人您的姓名、e-mail、聯絡電話)
費用:500元即可參加所有課程
報名方式:電話或 email 皆可,報名費用請於活動當天繳交。
活動地點:佛化人生(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325號)7 樓。捷運:台電大樓站、公館站

日期:【活動 1】香巴拉訓練第一階 
3/30(週五晚)7:30 - 9:30 PM  香巴拉訓練第一階公開講座(開放大眾)
3/31(週六全天)9:00 - 6:00 PM  香巴拉訓練第一階第一天(午餐自備:12:00 - 2:00 PM
4/1(週日全天)9:00 - 6:00 PM  香巴拉訓練第一階第二天(午餐自備:12:00 - 2:00 PM

〔課程簡介:香巴拉訓練第一階 - 生而為人的藝術〕 
Shambhala Training Level I: The Art of Being Human
通過禪修,我們瞥見無條件的良善是為我們存在的基礎。以溫柔與欣賞來開放自己的心,我們開始看到我們作為一真實、慈悲之人類的潛能。


注意事項:因為香巴拉訓練的傳承性,特別要求完整上畢全副課程,不能只上半天、或一天等部分課程。請注意:參與學員必須上完整個週末全程,以後,才能繼續上進階課程。

       
【活動 2】:法藝之道(Dharma Art – Ordinary Magic
4/2(週一晚)7:30 - 9:30 PM  公開講座(開放大眾)

指導老師 Marlow Brooks
〔課程簡介:法藝之道 - 平常中的神奇〕
Dharma Art - Ordinary Magic
創巴仁波切在四十年前引進了「法藝」的概念。這是讓我們能賞識平凡生活的富足、深刻、奇妙與創造性,而能於當下鮮明地覺醒而存在。

創巴仁波切延伸了法藝的原則到我們日常生活之中,他展現出,為什麼任何一個活動,都能提供一個機會,讓我們對現象界的萬象紛紜,得以放鬆、並開放我們自己。


〔師資簡介:〕
香巴拉訓練指導教師 Marlow Brooks 是一位書法家、畫家、與治療者。她任教於科羅拉多州那若巴大學,近年來並授課於印度比爾鹿野苑宗薩學院。她自1974年開始親近從學於創巴仁波切。多年來致力研習、教授香巴拉法教,並指導過為數甚多的香巴拉訓練研習營。

中文翻譯暨香巴拉訓練助理指導:蔡雅琴 Yeachin Tsai,是香巴拉國際翻譯委員會的成員,藝術工作者。她數度擔任薩姜米龐仁波切的中文口譯;主編「香巴拉的覺悟世界」中文網誌,並翻譯、編輯了多本香巴拉中文佛書與禪佛教書籍。

歡迎您,具良善與志願的香巴拉勇士,與我們共沐甘露法喜!


*Facebook 臉書上的專屬活動網頁為: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243776865717153/

2012年3月23日 星期五

香巴拉訓練 (Shambhala Training) 的緣起


一九七七年二月,邱陽創巴仁波切前往麻州羅歐鎮的一間老農舍,展開為期一年的閉關。農舍離查爾蒙特市很近,我們就簡單稱之為「查爾蒙特」。查爾蒙特是棟老式房屋,古老到有一間獨立的小電話間與客廳相連;任何人打電話來找仁波切時,他都得進去小電話間接聽。一樓有寬廣的鄉村式廚房、宴客用餐廳、客廳,以及與客廳相連的辦公室;二樓有好幾間臥室。這是遠在手機和家用電腦使用前的年代,因此辦公室裡放的是打字機,仁波切在閉關這一年當中所寫的各式文件和詩作,都是用這台打字機打印出來的。

閉關時,仁波切文思泉湧,著作豐富,他寫了一本關於香巴拉世界的小冊子...,其中一章講的是我扮演的薩姜王母;根據書中所述,薩姜王母是香巴拉的凝聚力量,協調社會裡的所有能量。仁波切寫說她應該帶給香巴拉人民「真誠感恩與欣賞國土的感覺,她要用忠誠之心和自然美感充分地啟發他們;她的任務是發展教養和促進溝通,好讓香巴拉豐收和平之果。」

我認為香巴拉國土是一種形容方式,描述我們可以如何涉入自己的整個生命;如果我們過著向上提升的生活,待人和藹、為人正直,就會發現自己活在這個國土之中。到現在過了這麼多年,我還在努力瞭解薩姜王母的角色,我想瞭解就個人內在層面而言,這個角色對我的意義為何?我要怎麼做才有可能達到這個境界?我如何對他人有幫助?

經年下來,我漸漸能夠體會薩姜王母是女性精神的顯現。薩姜王代表香巴拉世界的整體領導精神,而薩姜王母代表薩姜王的左邊或左手;薩姜王母的女性品質支持薩姜王品質。為了創造良好的社會,你需要薩姜王的陽性能量,也就是堅定力量和行動力;同時也需要滋養和創造環境的陰性能量,任何社會都需要這兩個層面的領導精神。

在離開博德市之前,仁波切創造了各式各樣的香巴拉勳章,來到查爾蒙特後,他開始為這些勳章和香巴拉旗幟、飾針等設計樣式,也打算把一些勳章送到英國請人手工製作,於是他秋天來歐洲幫我慶生時,也把設計圖稿帶了過來。

仁波切閉關那一年,除了歐洲之行外,還做了另一次的長途旅行;他六月時離開查爾蒙特到加拿大東岸的新斯科細亞省。這時,他已經開始考慮把金剛界的總部遷到加拿大,不過當時很少人知道他這個打算;他認為長遠來看,美國不是發揚香巴拉世界最好的地方,他覺得美國將來會面臨許多充滿敵意的攻擊心態,而加拿大的氣氛會比較平和,事情比較容易進行。仁波切並不害怕攻擊心態等障礙,畢竟瞋心只不過是尚未轉化的能量,大家都必須面對;他之所以打算遷移,只因為覺得某些環境比較有利於香巴拉教法的弘揚和學生的個人成長。...

當時,我並不完全瞭解他是怎麼發展香巴拉教法的,但現在回顧那段時期,我對仁波切的整體看法是——他是一位在眾生日常生活中呈現教法精華的大成就者;因此,我是以他對學生的慈悲心以及他對遙遠未來的遠見來檢視他的活動。仁波切如此非凡出眾、目光遠大,實在很難形容,我只能描述我所看到的他、我對他絕對的愛,以及熬過難關時我所堅守的信念。...

那年年底,仁波切出關後先前往噶瑪丘林,我也先飛到東岸跟他會合,再跟他一起飛回博德市。大家非常想念他,熱情地迎接他歸來,他看到大家也是開心得不得了。他充電過後,有了明確的方向,以豐沛的能量投入工作中。

他在閉關的下半年期間,請資深學生規劃(次第)禪修班,稱為「香巴拉訓練」(Shambhala Training) ;許多資深弟子分成研究小組,討論如何去掉宗教派別的分歧,以最完善的方式呈現禪修和香巴拉教法。仁波切閉關期間,這些背景不同的資深學生主持頭幾個週末的香巴拉訓練,但他們似乎不太清楚自己在做什麼;他們靠的往往是硬裝出來的個人魅力,而不是有真才實學,因此仁波切回到博德市時,得花很大的工夫把香巴拉訓練移上軌道。一九七八年的頭幾個月,他每週和這些計畫主持人開會數次,教導他們如何以直接、真誠的方式,把基本教法呈現給學員;經過仁波切的指導,香巴拉訓練終於扎下了根,成為仁波切和資深學生把禪修和香巴拉勇士之道介紹給大眾的主要媒介。現在,香巴拉訓練運作了二十年以上,已經有數以萬計的學員完成這個課程,目前香巴拉訓練繼續教導大家感興趣的禪修。…

那年春天還辦了其他幾場香巴拉儀式...。基本上,這些儀式的目的是讓學生對自己的責任有更宏觀的思考,他不要這些資深弟子只把自己視為道場裡的行政人員,而要他們視自己為社會的中堅份子,要他們大規模地利益他人。如此一來,學生一定會有產生我慢的過患,但是就某方面而言,仁波切鼓勵學生生起我慢;他會創造情境,擴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感,然後再來削減、戳破這樣的自我膨脹,最後激勵他們培養真實的溫暖和奉獻心。

這跟金剛乘的灌頂類似。學生修完前行之後,會得到類似加冕典禮的灌頂;學生接受灌頂時,會戴上寶冠,象徵他是某一家族之主或某一能量之尊,此外還會得到金剛杵、金剛鈴、其他法器和新的法名,意義是把染污自我轉化為清淨生命。得到灌頂之後,剛開始要假裝好像自己是某特殊事物、是什麼人,唯有經過長久的修持和自我降伏,才有辦法真正放下小裡小氣、自我中心的詭計。如果沒有確實脫胎換骨,那麼灌頂只會增強我執,變成了自大狂,這就是為什麼修持金剛乘時,會有很多危險。香巴拉灌頂也是一樣,行者在勇士菩薩的社會中採用新的身分,這裡同樣也有風險。然而,仁波切深受啟發,積極地創造這個新宇宙──香巴拉世界。


摘自創巴夫人 Lady Diana Mukpo《作為上師的妻子:我和邱陽創巴的人生》Dragon Thunder: My Life with Chögyam Trungpa。由吳茵茵翻譯,橡樹林出版。

請參閱相關文章:

簡介「香巴拉訓練」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如何駕馭本初善的能量〔一〕

中國人稱之為「氣」的,在現代藏傳佛教語彙中,經常稱之為「能量」(energy)。有時我們覺得人生如乘風破浪,事事如意;有時卻處處碰壁,諸事不遂。這與我們生命的能量,其實有很大的關連。

薩姜米龐仁波切對怎麼樣來駕馭這生命的能量,有如下的開示:


在遇到逆境的時候,人們總會問我是否有好的忠告。他們感覺到自己失去平衡,心思煩亂。他們也總是在檢視自己究竟是誰,這世界是怎麼樣的一個世界,還有,自己扮演的角色到底是什麼,各種不盡的問題。身為一個佛教徒,他們甚至對自己對佛法的理解、以及入世修行的願力產生懷疑。似乎,他們覺得我可以給他們一些祕密的良方,來使他們的困境好過些,因為這諸多的困難使他們的生命力枯竭。

在香巴拉傳承的「香巴拉勇士」教授中,這生命力稱之為「風馬」(英文: windhorse, 藏文: lungta)。風馬指的是源自本初善 (basic goodness)、或稱佛性、本具覺性的無限能量。無論身處順境或逆境,本初善皆是其基本奧密,也是我們與生具有的本質。經由禪修,我們與本初善相連接。每一天,我們都應該思惟自己本具的覺性,然後,我們便有信心生起我們的風馬,我們的能量,以喜悅和欣然的心態騎乘著它經歷人生的旅程。如此我們便能成為主宰自己生命的國王與皇后。

禪修之美就在於: 禪修讓我們直接體驗到佛陀所發現的真理——亦即,我們之所以受苦的原因,是由於我們誤認自我是一堅實不變的主體。若能體驗這基本的謬誤,我們就能親睹本初善,並生起風馬的能量。香巴拉佛教 (Shambhala Buddhism) 的基礎是每日恆常而規律的短時間禪坐,由此經歷日常生活中的上下起落,損益盈虧,於是我們了解到事事皆為無常,萬物遷變不已。禪修是面對逆境和困難的最佳準備,因為當我們身處逆境時,總覺得一切都是牢固不變的。但若經修禪體會到無常之理,我們反而可以運用逆境來啟發我們的修行,而且得到更多的力量來面對未來的挑戰。

當一般人談論到佛教徒,多以為佛教徒相信的是無常、苦、無我。的確,無常和苦空是生命的檢驗印記,但身為佛教徒相並不表示我們喜歡無常和苦空,我們並不是傻瓜。身為佛教徒與眾人沒什麼不同,想要擁有的也是生命的喜悅和快樂。基本上佛教教導我們的是如何以一種欣賞的態度來面對存在的實相,因此能活得歡欣、有力、有尊嚴。打個比方說,我們知道真正的快樂絕不會出自於只為自己設想,因為從禪修的體驗中,我們確切理解到自己與他人,其實都不是究竟實存的。

這一切都歸結到本初善,也就本覺心,覺悟的心。這是一顆最輕盈的心,因它不再擔負著「自我」的概念。沒有「我執」可以使心中的空間更加自由開放,從而能夠自然而然地對他人產生愛和慈悲。覺悟的心是我們所能擁有的最佳品質的一顆心——不是知識理解上的最佳品質,而是指它既能利益眾生,又能帶給自心喜悅。

當我們信任自己的本初善,我們便能看清自身所處的境況。我們可以說:「我正在經歷一個旅途;人生是很有意思的。很多事會發生,但我不必認同於所發生的事件本身;我是本質上具有愛和關懷之心的個人。我要怎麼做才能夠契入這愛和關懷的心,使它更擴大,並推己及人呢?」

於是我們亦能開始看到周遭的眾生所處的苦境。近來我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如果你想要的是悲慘不幸,就只為你自己設想;如果你想要的是快樂和幸福,就多為他人著想。」我們一直都極為努力地想追求快樂,卻不知道自己其實走錯了方向。如果成天只是自私自利地為一己考量,我們會感受到更多的苦痛,更加不快樂;相反地,若我們多想想他人,就會發現更多的喜悅和闊達,因而擁有一顆平和的心。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勇敢的見地。這表示: 從今起直到成佛,我們矢志為眾生的安樂而效力。每天一早醒來時,我們如是思惟:「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我擁有一整天的時光來利益眾生!」由於這樣的一種勇士菩薩的發心,我們拓廣了自己的視野,舒暢了我們的未來。有時,我們或許會覺得這樣廣大的發心太不切實際,太難為了,此時我們應該生風馬的能量,藉以提醒自己: 本覺心是比這個「自我」大太多了。

在禪修中,我們生起風馬以培養穩定、清明及力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生起風馬以開展利益眾生的能力。若能如此鍛鍊有素,即使是最艱困的逆境,也會變得容易的多;反而言之,如果我們一味地我行我素,自私自利,逆境只會顯得更加困難;一生至死,皆是如此。這是浪費我們寶貴的人身,浪費我們的生命能量。當活著只是為自己打算時,我們的風馬就消失於無形了。


本文第一部份摘自2002年5月,《香巴拉大日》Shambhala Sun 佛教月刊,米龐仁波切專欄,蔡雅琴譯。版權所有。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如何駕馭本初善的能量〔二〕

既然生命能量這麼寶貴,怎樣才不至於浪費它、耗損它?薩姜米龐仁波切接著這樣說﹕


如何能避免浪費生命能量呢?經由禪修來訓練我們的心,也就是「對某事物熟悉」—— 對什麼事物感到熟悉?對我們與生具備的勇氣和本初善。在這一基礎上,我們長養慈悲、愛和智慧,這些品質在逆境中總受到最大的考驗。然而,恆常且有規律地靜坐禪修,即能使我們在日常生活裡與自己的覺性相連接。

如果不與自己的覺性相連,成天我們在想些什麼呢?我們想的只有自己:我們的安全與需求。當然,我們應該想到如何溫飽自身,但除此之外若什麼也不關心的話,我們的生活圈就會變得越來越小,視野越來越窄,因此忽略許多其他的事情。

在逆境之中,一般人的傾向是更加緊縮封閉。對一個修行人而言,這剛好是一個最佳挑戰。契入我們的本初善使我們的視界超過狹窄的自我而能為別人設想;生起風馬使我們延展自己的心量普及於他人。

有時我們或覺得灰心喪志,這時候我們可以試想眼前一匹奔馬馳騁過美麗寬闊的草原,因此而得到加持的力量。這意象具有一種輕盈暢快的品質,似乎一切事物都有可能性;同時,它也能激發我們極為強大的生命力。此即風馬。不論何時何地,隨時隨處我們都可在當下就生起風馬的能量。

其他還有許多具體修行的細節,但這修道之旅基本上應從為他人著想開始。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方式來為別人設想,讓我們就從契入本初善開始——不是明天再說,而是從今天起就這麼做。由於發現我們本來具有的本初善,進而能見到他人的本初善,於是,我們便能建立一個清明健全的環境,即使在最艱困的處境下亦然。這不必是超過我們能力之所及的,只須看清我們的生命狀況,一步一步地量力而為。

人生在世只有一定的壽量,每天我們都應該感謝於我們的本位,還有我們所擁有的珍貴品質——生而為人,而且具有覺性。經由禪修,我們安住於本初善,並且發起勇士菩薩之心,也就是不再自私自利而能設身處地關懷他人之心。我們也可以時時生起風馬,這能帶來健康和歡欣。這是為人所具有的難得機會,讓我們以恆常心、幽默感、以及無畏的勇氣,盡己所能地善用此生。



本文第二部份摘自2002年5月,《香巴拉大日》Shambhala Sun 佛教月刊,米龐仁波切專欄,蔡雅琴譯。版權所有。Thangka from Jeff Wigman and Yeachin Tsai.

2012年3月13日 星期二

你可以欣賞你的人生...

大成就者創巴仁波切
落日觀(Setting Sun vision)的放下是去度假,或者去喝個爛醉,變得荒唐輕率,做一些無法無天的事情,而這些事情,在你「正常健全」的心智之中,是從來沒有想過的。顯然的,香巴拉對「放下」的了解相當不同。對於勇士而言,放下不是建立在逃脫日常生活的限制之上。 相反的,因為你了解到,你的人生包含了各種方法,可以無條件地讓你振奮高興起來,治癒你的憂鬱和疑慮,因此放下讓你更深入你的生活。

落日觀對於欣喜的理解是說服自己覺得好過一點,而非真正地高興起來。當你在早晨醒來,起身下床之後,你走進浴室,看著鏡中的自己。你的頭髮有一點凌亂,你半睡半醒,你的眼睛底下有眼袋。在落日的世界中,你嘆一大口氣,對自己說:「又要過一天了。」你覺得,你必須替自己轉上發條,你才能度過這一天。另外一種例子是,在美國大使館挾持人質的伊朗革命份子在早晨醒來的時候,可能感到高興:「太棒了!我們手上有人質!」那是落日觀的所謂歡樂。

欣喜不是建立在造作的意志力,或為了讓你自己感覺更有存在感,而去製造一個敵人並征服他。人類擁有本初善,而這個本初善已經存在於人類內在,而不是在隔壁。當你看著鏡中的自己,你可以欣賞你所看到的事物,而不必去擔心你所看到的事物是否應該如此。如果你放鬆自己,你就能夠了解到本初善的可能性,讓自己高興起來: 起身下床,走進浴室,沖一個澡,吃早餐──你可以欣賞你所做的每一件事情,而不總是去擔心它是否符合你的戒律或當天的計畫。你可以對自己擁有那麼多的信任,比起你不斷擔心,試圖去查看自己的表現,這種信任將讓你能夠更加徹底地修持戒律。

你可以欣賞你的人生,即使你的人生不完美。或許你的公寓毀損了,你的傢俱老舊廉價。你不必住在一座宮殿裡面。無論你身在何處,你都能夠放鬆,並且放下。無論你身在何處,那個處所就是一座宮殿。如果你搬進一間髒亂的公寓,你可以花一些時間來清理;這麼做不是因為灰塵髒污讓你感到不悅或心情沉重,而是因為你的感覺是美的於運用你與生俱來的人類資源,赤手空拳,好的。如果你花一些時間來清掃,然後好好地搬進去,你可以把一間骯髒破舊的公寓,轉化成為一個宜人的家。

人類的尊嚴不是建立在金錢財富之上。富裕的人或許會花一大筆金錢,讓他們的家宅豪華舒適,但他們是在創造人工的奢侈。尊嚴來自於運用你與生俱來的人類資源,赤手空拳──在當下,適切地,而且優美地。你可以辦到:即使在屋漏偏逢連夜雨、最糟糕的情況下,你仍然能夠讓你的人生精采優雅。

你的身體是本初善的延伸。身體是你所擁有的、用來展現本初善的最親密的器具,因此欣賞你的身體是非常重要的。你吃的食物,你飲的汁液,你穿的衣服,以及適量的運動,都是重要的。你不必每天去慢跑或做伏地挺身,但是採取一個關心身體的態度是重要的。即使你的身體殘障,你也不必覺得你受到身體的禁錮。你仍然能夠尊重你的身體和你的人生。你的尊嚴超越你的殘障。...

香巴拉的願景不只是一種哲學。事實上,它正在訓練你自己成為一名勇士。你是在學習去更加善待自己,如此一來,你就能夠協助建立一個覺醒的社會。在那個過程之中,自我尊重是非常重要的,而且它是美好的,絕對了不起的。你或許沒有錢去買昂貴的衣物,但是你不必覺得你的經濟問題正把你逼進落日世界的抑鬱之中。你仍然能夠展現尊嚴和善性。你或許身穿牛仔褲和T恤,但是你可以做一個穿著T恤、剪短的牛仔褲、有尊嚴的人。當你不尊重自己、不尊重你的衣著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如果你鬱鬱寡歡地上床,把你的衣服丟在地板上,那就是一個問題。

基本的重點是,當你依照本初善來過你的生活的時候,你發展出自然的優雅。你的生活可以是廣闊且輕鬆的,而不必懶散草率。事實上,你可以放下身為一個人的憂鬱和難堪,你可以興高采烈。你不必為了你的問題而怪罪世界。你可以放鬆,並且欣賞世界。


摘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著作《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 第十章,放下 (Letting 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