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使每個人學佛的原因並不盡相同;除了一個人對靈性追尋的特殊嚮往與傾向之外,或者,也有如佛教徒一般所相信的「宿世因緣」之緣故。有時我們能夠明確地指出生命中的哪一個轉捩點使我們變成佛子;有時卻只是順水推舟,一切都自然而然、毫不勉強地就形成了。
在台灣、美國和世界都擁有廣大讀者群的香巴拉阿闍黎、阿尼佩瑪丘卓在她的名著《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以及數場對她的專訪當中,曾經以她一貫幽默慧黠的語調談到她之所以會成為一名佛教徒——進而出家的由來本末。她笑說:「我會成為一個佛教徒的原因,其實是因為我痛恨我的丈夫... 」讀過她的書的人都知道,此書裡有一段歷歷如繪的描述,把當日丈夫告訴她:「我有外遇;所以要和妳離婚。」那一刻的陽光、情景,巨大衝擊之下的空白,以及她回神過來的反應... 都詳盡地記錄下來了。事隔多年,還是宛如昨日,可見得那傷痕有多深刻。
那時,阿尼佩瑪丘卓是一個二度結婚的母親,早體驗人生過程裡的許多事情。但是被背叛的感受使她極端憤怒。那憤怒是如此巨大,讓她幻想要具體地傷害丈夫的孩子、焚燒房子、想去打破玻璃... 和做一些瘋狂的舉動。她一向所居處的堅實大地已經完全陷落,她也不是自己向來以為的那個隨和與可愛的人;生命中沒有一處可以落腳的地方,沒有一件事可以安慰她的傷痛。
然後,在偶然的機會裡,她在一篇邱陽創巴仁波切的文章「轉化負面的能量」(今收錄於仁波切《自由的迷思》)中讀到,我們可以對治、轉化自己的負面情緒,負面性不見得總是壞事...... 突然之間,這概念讓她茅塞頓開,明白我們其實可利用負面性能量來覺醒自己——負面情緒是一把鑰匙,它本身並非問題,是其後解不開的旋轉、糾纏才使得問題更嚴重。
我們可以轉變負面的能量,使其成為有益的。因此生命中的負面性便不再是障礙,而是助緣。因為讀了創巴仁波切的教示,阿尼佩瑪丘卓(當年的離婚婦人),產生積極的強烈欲望,要去理解這能讓人覺醒過來的負面能量。而後,她終於有機會見到創巴仁波切,追隨仁波切修學,後來更剃度出家,並受託付掌理「岡波修道院」。佩瑪丘卓說,「許多想出家的人為了逃離生活而出家,修道院這裡並不鼓勵這樣的人;我則是因為心中這股想要了解負面能量的熱情才出家的。」對人生,她絕非懵懂無知,但是,由於丈夫不忠而致生的強烈憎恨與痛苦,最後卻轉成了推動她真實求道、追尋答案的增上善緣。
關於阿尼佩瑪丘卓此一訪談的錄影帶,可以到 YouTube上面觀看:我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佛教徒的原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