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21日 星期三

以香巴拉之道創造和平

在地球上創建出一個良好的人類社會是絶對有可能的。為達此,我們需要強有力的專注正念和意圖心。作為人類,我們被我們的環境所影響。如果我們所創造的環境充斥了瞋怒侵略與不和諧,壓力就會成為我們生活的常態;相反地,如果我們能建立一個充滿著仁慈、愛、戒律、與慷慨的環境,我們都會開始感受到和平之感。

此黑暗時代 (dark age) 的一個特徵是,我們懷疑我們本具的良善——本初善。我們尋求外在事物來圓滿自身,因此造成了個人主義,在個人主義中,我們只信服自己的利益。我們僵化了原本自然流動、和諧的心與意識,使之成為物質實體。我們變成了僵硬的個體,以憤怒和驕慢來與外界溝通;我們想像唯有外物方能滿足一己。由此觀點,我們創造了一個堅固、憤怒和物質化的世界。

現今,這世界似乎是以自我中心、速度、和瞋怒為主軸。當這種模式加劇時,不論是個人或整個社會和平的可能性,便將減少。唯物主義永遠不會使我們幸福快樂,因為它和我們的意識在本質上全然不同。雖然物質非常重要,但它們基本上並非人類的核心。唯物主義觀點的對治良方是平和,即壓力的相反。


發現內在安寧為世界帶來和平


為了創造平和,我們與環境的關係至為重要,尤其是與我們自身內在的環境——我們心意識。如果我們不能與自己維持一種平寧和諧的關係,那麼我們就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創造寧靜。如果沒有對平和的親身感受,我們甚至不會相信寧靜的可能性。因此,我們必須專注正念於平和之上。

回顧當代和平的成就者,如聖雄甘地、馬丁路德金恩博士,納爾遜曼德拉,與達賴喇嘛等人,我們可見,當他們面臨人生的考驗時,他們都做出如下的結論——和平才是真道。他們是怎麼做到的?當他們發展對和平的專注正念,他們認定這是他們真實的存在狀態。他們的範例表明了:發現內在和平並不屬於某一宗教或信仰體系,它是一種放諸四海、人人皆有的潛能。

為了把和平帶給世界,我們每一個人必須擔負的責任是去發現內心的平寧。在這個過程中的第一步,是發展禪修的紀律。當我們身處於急速及壓力的日常生活中,幾乎不可能發現到自身的平和。我們都需要去培養每天有一小段時間的自覺與自省。

培養這種禪修習慣的好處是我們變得更為專注。何謂專注?就是能夠在每個當下欣賞我們的生活,一刻接著一刻,因為我們能夠契入自己的意識。有物質的世界,同時也有意識的世界,而禪修所涉及的是意識世界。因此減少我們的活動,甚至只是每天短短的十分鐘,禪坐思惟我們的生命,將引領我們覺知自身情勢是如何的珍貴。雖然世事無常善變,但現在我們有能力於平和寧靜中放鬆,從持續散亂的妄心裡暫時休歇。

我們可以理解己心的忙碌:我們整個的生活非常繁忙,而我們一直在訓練我們的心處於忙碌無間。透過禪修,我們收回了心的主導權。在我們開始跟自己的心建立關係之際,我們的警覺性和專注就隨著增加。

禪修一開始時,只是試著回到當下,然後,我們必須記得跟隨呼吸,回到呼吸上,放下所有思緒。當我們的感官——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開始放鬆,我們就會注意到我們自身的感受。意識現已變得更加細微及輕柔;我們所感覺的即是正念專注於當下之活生生的存在感。


禪修對日常生活的益處


這樣的修行對我們的日常生活會有什麼幫助呢?當我們如是禪修,我們開始暼見自身的富足,此即寧靜與平等心。依此經驗,漸漸地我們的瞋怒減少了,我們更覺充實美好,並伴隨著濃厚的欣賞與感激之情。於是我們可專注在自己的感覺上,我們開始感受到自己的感受,我們能夠就事做出明智的決定。

有時,人們會問:「我感到嫉妒時該怎麼辦?」或「我如何才能少發怒?」藉由持續的每日禪修,我們能讓自己深心的波浪得以平息。然後,當海嘯般的強烈情緒出現時,我們可以用那種我稱為「情狀思惟」(situational contemplation) 的方式,看著升起的情緒,然後慢慢地讓它消解,而不是大發一頓脾氣或是藉酒澆愁。學會正念專注,我們不再與這個世界有太多的奮鬥掙扎。我們可以既流暢又輕鬆地完成我們的事務。

專注正念教導我們覺察我們如何展現於外,以及我們如何與自心連結。透過心的宽廣空間,我們懂得如何欣賞單純與滿足。我們也察覺出即便是細微地改變我們的注意力,都有可能讓我們轉換成負面情緒。因此,同樣的,我們也可以很容易的就讓我們的心態朝向正面性發展。

專注正念讓我們變得溫柔。這會讓我們免於受到個人主義之毒,認為一切皆以「我」為基礎;而我們對己的溫柔,會轉化成為他人著想。我所說的「溫柔」即是不粗暴:粗暴魯莽是指無法看到我們自身的價值,從而導致個人的不安、以及顯示於外的侵略性與不當的社會行為。溫柔則讓我們開始關注自己的行為,和對環境所產生的影響。當我們發展合宜的舉止,我們內在的光明會向外照耀,而這正是專注正念帶來的結果;因為無論心決定做什麼,我們的身體就會隨順其意。此即為什麼專注在創造和平上是重要關鍵的原因。


以相互依存建立一個莊嚴美好的社會


和平不僅僅是奠基於禪修之上,然而禪修卻是建立起專注正念的最好方式。專注培養出情緒的警覺性和清明,這會為日常生活的所有領域帶來清楚明晰的溝通。專注會讓我們多為他人設想,這是建立一個美好社會的基石,它導致端正莊重。

透過專注正念,我們也開始了解相互依存 (interdependence) 的原則。由於我們不再自我執迷,我們可以看出存在於人類和環境之間的連結,與自然之本身。我們清楚地知道, 我們可以決定要或不要敗壞染污我們自己的念頭、我們的存在。

藉由了解相互依存性,我們削弱了個人主義的概念。無論我們多麼深具異稟,我們最終仍是社會的一部分。這就是為什麼一個良好社會基於無我、注念、和溫柔之準則。這些品質即為和平的要素。

我們身處這個地球上,看看我們能作出什麼貢獻,而非可以從這個世界獲取什麼。如果生命建基於我能夠獲取些什麼,那麼此世的所有成就都是以物質主義來評量的。專注正念導致一種服務世界的態度,而不是期待被服務。只有經由專注的發展,從而引發仁慈與佈施等美德——我們才能達成真正平和安寧。


本文譯自薩姜教導:Sakyong Mipham Rinpoche Written Teachings - Creating Peace the Shambhala Way

中譯者 (筆名):香巴拉人創巴命
圖片:薩姜米龐仁波切攝於五台山文殊菩薩聖地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深深感謝創巴命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