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宇宙之鏡(Cosmic Mirror)

... 宇宙之鏡,這是在香巴拉法教中一個重要的意象,基本上它是對於「法身」(dharmakaya)的另一種教示。根據此一教示,從宇宙之鏡的無涯空間——它既非存在也非不存在,所有的外在顯相皆像是鏡中的映像。


摘譯自 "Warrior King of Shambhala - Remembering Chogyam Trungpa", 由香巴拉阿闍黎 Jeremy Hayward 所著, Published by Wisdom Publications, 2008,薩姜米龐仁波切為本書作序。


******

... 在這個情況下,「回顧」不是時間上的回顧,不是回溯到數千年以前。它是回到你自己的心,回顧到歷史展開之前,回顧到思想展開之前,回顧到念頭產生之前。當你接觸到這個原始的基礎,你就永遠不會被過去和未來的幻象所迷惑。你能夠不斷地安住在當下之中。

這個生命的原始狀態,可以被比喻為一面本初的(primordial)或宇宙的,鏡子(cosmic mirror)。我們所謂的「本初」,是指非造作的,不是由任何情境所引起的。某件本初的事物,不是一個贊成或反對任何情況的反應。所有的造作都來自非造作。任何被製造出來的事物,剛開始一定都是從無中生有。如果某件事物是造作的,那麼它曾經被創造或被形塑。在英語之中,我們說規劃構想或計畫,或者我們說:「我們應該如何成立我們的組織?」或者我們會談論一朵雲的形成。相反的,非造作是免於被形塑,免於創造的。這個非造作的狀態被比喻為一面本初的鏡子,因為如同一面鏡子一般,它願意去反映任何事物,從粗重的層面到精細的層面,而它仍然保持原貌。宇宙之鏡的基本參照架構是相當廣大的,而且它離於任何的偏見:殺害或治療,希望或恐懼。

回歸和體驗宇宙之鏡的存在狀態的方式,只是放鬆而已。在這種情況下,放鬆相當不同於落日觀的懶散或休息、好好度一個假來娛樂自己的概念。在這裡,放鬆是指放鬆你的心,放下通常束縛你的焦慮、概念和抑鬱。放鬆或把心安住在當下的方法,即是透過禪修。在第一部,我們討論禪修是如何地和捨棄心胸狹窄和個人領域有所關聯。在禪修之中,你既不「贊成」也不「反對」你的覺受。也就是說,你不讚美某些念頭,不譴責另一些念頭,而是採取一個不偏不倚的態度。你讓事物如實地呈現,不帶判斷。如此一來,你自己也學習直接地、不帶任何概念地去活著,去表達你的存在。那是放鬆的理想狀態,能夠讓你去體驗宇宙之鏡的當下。事實上,它已經是宇宙之鏡的體驗。

如果你能夠放鬆──看著一朵雲而放鬆、對一滴雨而放鬆,並且體驗它的真實──你就能夠看到實相的非造作;這種非造作非常純粹且如實地留存於事物之中,非常簡單地。當你能夠看著事物,而不說:「這個是贊成我或反對我,」「我同意這個,」或「我無法同意這個,」的時候,你就是在體驗宇宙之鏡的存在狀態,宇宙之鏡的智慧。你或許會看到一隻蒼蠅在嗡嗡叫;你或許會看見一片雪花;你或許會看見水之漣漪;你或許會看到一隻黑寡婦蜘蛛。你或許會看到任何事物,但是你能夠真正地用單純平凡卻欣賞的觀點來觀看所有這些事物。

你體驗到一個廣大浩瀚的覺知領域(a vast realm of perceptions)開展了。在其中,有無限的聲、無限的色、無限的味、無限的觸等等。感受覺知的領域是無限的,是如此的無限,以至於它本身是原始的、不可思議的、超越思想念頭的。有如此眾多的覺知,以至於它們是超越想像的。有無量的聲響。有你從未聽聞的聲響。有你從未目睹的景象和顏色。有你從未體驗的感受。有永無止境的覺知。


摘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第十二章 發現神奇的力量。項慧齡譯,台北橡樹林文化出版。
Photo by Yeachin Tsai.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非常美妙的開示,如此適切,如月光一樣輕柔、清淨。
我曾看到一篇開示,談到了『拉、捻、瀘』,非常美好的開示,好像一首詩篇一樣,其中的原則讓我想到法、報、化三身的原則,是否有這樣的相關文章?

©️Yeachin Tsai/ 蔡雅琴 YeachinTsaiFineArt.com 提到...

我會繼續介紹... 基本上,「拉」、「捻」、「瀘」是「高、中、低」,「上、中、下」,與法、報、化三身是不同的︰

...「拉」、「捻」、「瀘」描述了大地本身的規則和儀節,它們教導人類如何能夠把自己交織進入基本實相的結構之中。因此,應用「拉」、「捻」、「瀘」的原則,事實上是喚請爪拉的力量或原始的神奇力量的進一步方法。...「拉」、「捻」、「瀘」是相當直接的,而且非常平凡。... 藉由遵循「拉」、「捻」、「瀘」的秩序,你的生活就能夠和現象世界的秩序達到和諧一致。...

摘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覺悟勇士──香巴拉的智慧傳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