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1日 星期五

2010年12月27日 星期一

真正的般若是親證的體驗

心能明白自己的行動,這一心的面向,藏文為 sheshin,意指「覺知」 (awareness)、「當下了知」(presently knowing)。我們的心總是隨著過去的往事與未來的計畫種種念頭而分神,但活生生的存在經驗是當下所發生的一切。

心的來去瞬息萬變,人的了知能力也是瞬息萬變,「當下」雖是短暫的剎那,它卻可以被了知。它是一個清新的時刻,是當下全然的參與。禪修訓練我們在心之巨大的力量中,與當下所發生的一切完全融合。

「當下覺知」給予我們了知自己在做些什麼的能力,而「觀」(insight, vipashyana) 則給予我們洞察它的能力。我們不再如以往只是漫不經心地到處閒盪、滑溜或昏昏沉沉,以致無法覺察自己的生命。當下覺知的力量告訴我們,心如何感受、心體驗到什麼、禪修的品質,以及心如何運作等,而使我們覺察到念頭、情緒與觀念本身易變而虛幻的本質。

「觀」是一種超越的見解,將覺知所見的一切下出結論,它洞察現象,也洞察我們的心與混亂──包括所有遭遇的事物──並看清其本質與意義。這時候,內在會發生驚人的轉化。這種結合「觀」反思能力的單純覺知,便逐漸發展成為某種更深刻的元素,那就是般若(prajna)。

般若是心靈自然的聰慧,這個詞代表「最好的、最高的、最勝的知識」,它是明白事物本來面目的能力。在思惟諸如無常、人身的珍貴、菩提心等概念時,我們運用概念性的理解,來打開通往自己智慧的道路。

為了理解實相的真理,我們必須擁有不受預製的思惟模式完全控制的心,且須具備因渴求而生起真正慈悲的發心。我們的理解具有連續性和累積性,也就是對實相本質能不斷產生細微的洞察力,然後逐漸累積起來。例如,執持自我所產生的痛苦,以及安住於自己本然狀態中所感受的喜悅,都使我們打開慈悲心門,對他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我們的相對智慧──因果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我」的概念,直接進入經驗的實相之中。這創造了產生最後結果的緣,亦即非概念性的理解。

什麼是「非概念性的理解」?它就是直觀,能直接了知真理,無須透過理智或邏輯思辨,且超越思慮的範疇。假設自己未曾看過月亮,只是聽過別人描述月亮的種種,這時在心中便會描繪出某種概念性的圖像。如果有人在沙地上為我們畫一個月亮,會使月亮的影像變得更具體些,但它仍然只是個想法。

然後,在某個澄澈無雲的夜晚,我們看見月亮倒映在水中。雖然這個影像似乎更接近真實,但我們仍不明白月亮究竟是什麼。最後,有人指向夜空,於是我們直接看到了月亮。如今,我們明白月亮是什麼了。

有人說「眼見為憑」,然而,非概念性的理解更超越信念。月亮本身超越文字、圖像、倒影與手指,這就是般若帶領我們前往之處──超越。真正的實相無須概念的存在,而是超越了二元對立的分別。真正的般若、了知,就是親證的體驗。這樣的了知無須透過「自我」這層濾網,親證的體驗即智慧本身──不生、不滅,也非靜止或流動。

般若帶領我們超越概念性的心,一步一步地來發掘我們的本初善 (basic goodness);也給予我們機會,瞥見宇宙之心的圓滿完整,那是與我們的心相同的本質。



摘錄自薩姜米龐仁波切《心的導引》(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Ally),第四部第二章,智慧與空性。

2010年12月26日 星期日

對實相的直接經驗‭

... 我開示的目的,是鼓勵你去證得覺悟,對佛教,具有真實的體驗。即使在你研讀的時候,你以為自己是在學習佛教,但你可能只有知識性的理解,而不是一個直接的經驗。

知識性的理解是必要的,但它不會使你的研習完整齊備。這不是說要忽略知識性的理解,或開悟與知識性的理解完全不同。對事物之真實、直接的體驗,可以被智性化,而這種概念性的解釋,可以幫助你有直接的經驗。智性的理解、與直接的經驗,都是必需的,然而,了解它們的差異處,卻非常重要。有時,你也許以為某事是個開悟的體驗,但其實它只是知識性的、智性的。這是為什麼你得有一位真正的老師,他知道兩者間的區別。

當你完全與你的活動合為一體時,直接的經驗便將發生;彼時,你沒有「自我」的概念。這或許在你打坐的時候發生,但也可能在你求道的心,變得足夠強壯,而能忘記你自私的欲望之時發生。若你相信自己有些問題,那表示你的修行還不夠好。假如你的修行工夫精良,那麼,不管你看見什麼,做什麼,那都是對實相的直接經驗。這一要點要牢記。通常,由於不知此點,我們總是涉入批評判斷之心,所以我們說:「這是對的,那是錯的,」「這是完美的,」以及「那不怎麼完美。」當我們在做真修實證的時候,這些評斷似乎都顯得荒謬可笑了。...

當一個技能高超的武術專家使用他的刀劍時,他應該可以從他朋友的鼻子頂端斬下一隻蒼蠅,而不至於傷害他朋友的鼻尖一分一毫。如果有一種「會割到鼻子!」的恐懼感,那不是真正的修行。當你在做某事的時候,應以一種強烈的堅定決心去做它!咻!(劍劃裂空氣的聲音)沒有這是不是技術高超、是不是危險與否的知覺,你就這麼做它。當你以這樣的堅決心來從事某事,那是真的修行。那亦是真的開悟。

這種堅定的決心,理解你的生命遠超過「成功」或「不成功」;遠超過任何恐懼的感覺,你只是放手去做。這是真的修行,並且是求道之心,它超越好與壞、對與錯之二元對立的觀念。你只管去做它。

我們對佛之教誨的理解,是沒有止盡的。不論我們了解與否,我們繼續努力去悟解它。當我們以此堅毅的心態來研習佛法,我們會遭遇有價值的法教,那種罕見稀有的、千劫難逢的法教。這絕對的教義與其他一般的教示,是難以相提並論的。



摘錄自鈴木俊隆的《事情並非總是如此:禪的真義》(Not Always So)

2010年12月25日 星期六

不可分割的經驗

Photo by Yeachin Tsai

感知可以分為三個層次:經驗、空性與明性。在經驗的層次上,感知並不是有意義的自我確認,而是經驗事物如其之本然。白是白,黑是黑。隨著感知、還伴有一種鮮活的能量。你真實體驗某些事情,就像你便是它;當你如此經歷時,你和你的經驗變得幾乎不可分割。這是一種直接的溝通,之間無有阻隔。



摘譯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著作 真實覺受:法藝之道(True Perception: The Path of Dharma Art), 〈不屬任何人的世界〉 一章,by Chogyam Trungpa.

2010年12月19日 星期日

知足常樂

薩姜米龐仁波切
慾望,是一種有著無止盡食慾的生物。像是在乾草地上的一個火花,它只是繼續燃燒,直到完全枯竭。以其本性,它永遠不能被滿足;因為它是根基於在我們自身之外尋求慰藉的憤怒激進。那種期許總會落得失望,以及自生的諸多痛苦。是心自己讓自己不好過。能夠看見我們是怎樣地使一己受苦,便是明智;而「帕玉」(payu,明辨洞察) 的結果——知道何時適可而止——即是知足。這樣的知足賦予我們尊嚴。以明辨洞察,全神貫注地前行,執持著巨大的精進之力,如此,我們是謙恭的、溫柔的,因我們了解,我們已經擁有所需的一切事物。我們已發現了此心的平和,而且,我們對如何利用此生有所籌劃。這一知足,是「虎之道」的自信。為什麼稱之為「自信」,因為它穩定了我們的心,平息了那種激進猛烈、期待事物與現狀不同的狀況。

香巴拉教法說,知足之自信,從對自己友善親和,對他人仁慈憐憫之中生起。對自己的友善親和,是禪修的結果;當我們學會正確地修禪打坐,我們就不再與己心奮鬥掙扎。我們的心能滿足,因為它不再被慣常的活動所竊取——像是「我能得到什麼好處?」的無意義空想。自我反省和「帕玉」,讓我們與自己的投射意象,拉開距離。再也不是像窮漢一般地,尋找下一片瑣碎的確定認可,因為我們已發現在擾動之下的平和寧靜。我們不嘗試要改變過去已經發生的;也不妄想未來將做些什麼;我們於現在行動。

如果我們能夠看到﹕應該去培養什麼、摒棄什麼——如致力改進自己一貫的思想模式時——我們就是在邀請知足的爪拉 (drala,福佑能量)。我們正在修習一個覺悟世界的基礎﹕看清自己的憤怒,辨別衝突的可能後果,然後作另外一個選擇。在被怒氣及野心激起舉動之前,我們重新考量﹕那也許意味著做一下深呼吸,或不猛按汽車喇叭,話語出口之前先數到十,或是寫完一封怒氣填膺的電子郵件後,不馬上按「傳送」,先儲存為草稿。在那一刻,與其創造出一個憂懼的國度,傲慢的國度,或怨恨的國度,我們決定發散出另一種能量。因我們對自己的平和有信心,我們便能居住於安心知足的國度裡。我們越是能信任一己的平和,就越能看見它其實是非常強壯有力的。以如此的知足感,負面態度很容易就被驅散。知足感有力量帶著我們超越恐懼。所以最後的結果是完完全全的友善和睦——融洽和諧而無有紛擾。我們不再製造緊張。

仁慈,是對我們自己的心懷有足夠的友善同情,因此亦能看到他人的困境。在此刻的修道進程上,對他人仁慈憐憫是一個非常自覺性的決定。這來自於知曉,若是缺乏恩慈,什麼將會發生,我們將以憤怒攻擊來行動;譬如說一些懷有惡意的話,或有意地侮辱別人。現在我們能夠明見﹕如果我們說謊,猛烈抨擊某人,或是充滿嫉妒地反應,我們的感覺是染污的,沈重的,而且是頗具防衛性的,像是我們試著要證明自己,使自己被承認。當我們這麼做的時候,便能感受到自身的風馬減弱。這說明了我們的心,已經滑落到慣性的活動上,這就是此心不再知足的一個徵狀。

「帕玉」提醒我們,我們不必被自我投射的意象給愚弄。我們可以選擇行為舉止處處留心。當一己所下的決定依據業力之律則,我們就與世界的步調同時一致。我們謹慎莊重,因而沒有驕傲;我們不為外界的反應而回撲猛打;我們不尋求注目,或娛樂消遣;我們明白,執著將導致受苦;我們也知道,擁有許多,不見得就能帶來快樂。這就是們如何能從憤怒敵意的束縛中解脫出來的方式。......

這自信的力量——從知道我們已經具有所需的一切中成長,能使我們變得溫柔。之所以溫柔,是因為我們不再自棄、絕望。有時我們把溫柔聯想為謹慎或畏懼,但相反地,無有憤怒敵意,是虎之道的修行成果。那是來自於一種內觀洞見,瞭解極力強迫只會使得事情更形困難。我在尼泊爾隨烏金祖古(Tulku Ugyen)——來自西藏的一位偉大上師,研習時,他對我說的教示,於我有極大的影響力,他說﹕「以激進侵略,你可以達成某些事;但是以溫和柔軟,你可以完成一切的事業。」

當我們以溫柔及謙恭的方式來處理情況,爪拉的護佑能量,就會在那裡幫助我們。神聖莊嚴(sacredness),開始透過世界閃耀,如同香巴拉利格登王的富裕堂皇——那富裕,也就是我們一己的覺知;我們的感官——味覺、觸受、視覺、嗅覺、聞聲——呈現一種更高的品質,具有更為強烈的欣賞與認識之感。那樣的感受來自於一顆易於欣賞感激的心——一顆知足的心。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的著作《統御你的世界》Ruling Your World,第九章,知足的自信。

2010年12月16日 星期四

你今天升起風馬了嗎?

生活是這樣的:昨天,你還覺得生龍活虎、像是天上的一條龍;今天,你可能就覺得低靡不振,猶如地上的一條蟲。你的能量和精神都消失了。你覺得非常虛弱,提不起勁來做任何事,也不認為自己能完成任何事。你只想躲在一個無人的島上,最好沒有人搭理你,你也不關心任何人,事實上,每個人、每件事似乎都變得處處在惹惱你,每個人都面目可憎,包括你自己。

我們的身心、體能,有其循環週期和限制,所以這樣的低潮不是個大問題。但是,也有幾種非常實際的修法來對治身心的萎靡,我們先前所提到的,如基礎龍踏(參基礎龍踏的觀想方法),或奢摩他瑜珈(參奢摩他瑜珈簡介),都是實際有效、提振心力的修行法門。


所以,一、早上,儘可能的,以基礎龍踏的觀想,醒來,張開你的雙眼,迎接這吉祥光輝的一天;

二、(早餐前、或後)打坐十到十五分鐘,定下今天正面心態的導航;

三、公車、地鐵上,或開車時,為他人設想(自他相換);

四、辦公室,工廠裡,修六波羅蜜(特別是忍辱);

五、回到家,慈愛相待家人;若有時間,作一段個人的功課和研習。

六、睡前,反想這一天,看看是否減少了一點點自我、長進了一點點智慧和慈悲?



修行只是生活,而密續(Tantra)特別是指不斷地延續。持之以恆下來,整個人、甚至整個家庭與社會,都會受到這種心力振奮的影響。反之亦然;如果每個人都一直持續地無力、匱乏下去,整個社團、國家的力量,都終要衰弱消減的。如果我們能把「你今天升起風馬了嗎?」當作口頭禪、問候語,或是自省的註腳,我們的身心將能平衡有力,因此,周遭的人事物,也將因此得益。

(什麼是風馬,請參閱薩姜米龐仁波切描述「風馬」的能量,以及,如何駕馭本初善的能量〔一〕如何駕馭本初善的能量〔二〕。)

2010年12月13日 星期一

以「法藝」創建覺悟的社會


邱陽創巴仁波切曾經說過:「藝術性的眼光來自一個清明的心,此清明之心足以愛上我們所見的事物。」而他自己,除了是一位傳承法教的大成就者,更是一位超卓的詩人、藝術家、設計者。根據香巴拉卡拉帕院藝術家、仁波切早年弟子傑克.耐藍得 (Jack Niland) 的傳述,創巴仁波切以為「法藝」(dharma art) 是創建一個覺悟社會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耐藍得先生跟隨創巴仁波切多年,曾得其親自教授如何繪製唐卡、並協助設計香巴拉各種徽誌與象徵。他告訴了我們許多第一手的資料,包括創巴仁波切對如何在世間創造一個覺悟社會的最終開示(英文要義見圖):

內文翻譯如下:

「要創建覺悟的社會
我們必須改變文化
要改變文化
我們必須改變藝術
要改變藝術
我們必須改變如何教導藝術
要改變如何教導藝術
我們必須呈現法藝(dharma art)之原則
然後使其普及於全世界
特別是針對兒童們」



歡迎您閱讀相關文章:


2010年12月12日 星期日

祥雲加持——攝受自在祈請文:圖示


由西藏大成就者,十九世紀的大米龐仁波切(Jamgön Mipham Gyatso)於1879年所造的《祥雲加持——攝受自在祈請文》,歷來有其不可思議的神奇力量。堪布南卓在1998年時將此誦傳給香巴拉總導師薩姜.米龐仁波切;2001年時,薩姜要求全體香巴拉人常唸此文,助以完滿「法身大佛塔」的建築工程(已正式開光落成)。並要求各香巴拉中心、小組亦修習唸誦,裨益團體之興盛發展。

根據香巴拉那瀾陀翻譯委員會,此誦架構於蓮花部諸尊:主尊為法身佛之阿彌陀佛、金剛法;及化身之觀世音與蓮花王(蓮師八相之一);和報身之本尊、空行——馬頭金剛、祕密智慧空行母、金剛亥母、勝樂妙欲王、咕噜咕列作明佛母。行者誦此不是為一己私利而求,而是藉此增益吾等之風馬能量,長養覺性,祈請諸聖眾之加持護佑,因而所作吉祥,圓滿增上:「... 授與那無礙成就,吸引那無上、與世間的悉地榮耀。」故直貫輪涅、顯空自在。

願佛子以無我之大心,修習此誦,吸引一切助緣成就。九尊之圖示如上(請點入參看放大之圖片)。


歡迎參閱此誦文:
祥雲加持—攝受自在祈請文

2010年12月11日 星期六

祥雲加持—攝受自在祈請文

祥雲加持—攝受自在祈請文

唵阿吽 紇唎
OM AH HUM HRIH

在大樂熾亮的懷柔宮殿中
是樂-空,妙覺觀察之智慧身。
蓮花昇座,充滿福佑,卻遠離貪執。
金剛日上,偉大顯現之華麗光輝:
法身無量光阿彌陀佛;金剛法;
世自在觀音,慈悲關懷之化身;
蓮花王,駕馭輪迴及涅槃的大師;
降伏現象界萬法,威猛馬頭金剛黑如嘎;
祕密智慧空行母;金剛亥母;
勝樂妙欲王,大樂藏;
攝受一切眾生心,咕噜咕列作明佛母。
這些無上與世間手印之至君,乃樂-空之躍舞,
懷行金剛勇士及空行母的會眾。

從顯-空的大平等境地,
以金剛身之舞,威震三有,
以無止之言笑,召喚三界,
以紅色光芒,普照輪迴與涅槃,
以大金剛欲之心,
移動、聚集存有與寂靜的實質精華,
您授與我們願欲之最勝的兩種悉地成就。
以大金剛鐵鉤和套索,
您繫縛現象界於大樂之中。

無邊神奇幻現羅網之嬉舞,
無盡三根懷化神祇眾尊主,
如莢開無窮無數的芝麻子,
吾等以虔敬心,恭敬祈請:請允賜您的加持。
授與那無上與世間的悉地
以及那懷化無礙、吾等所欲榮耀之悉地成就。



此由名 [帝]者(大米龐)於1879年,土兔年七月初一所造。凡修習祈請此法者,無疑將滿願如意,吸引一切助緣成就。若書寫在紅色旗幡上,高昇此旗,或製入願輪,旋轉於火上,或於風中,它的目的將獲成功 。一切吉祥!


那瀾陀翻譯小組英譯,©權所有。中文翻譯初版:蔡雅琴

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自欺

「自欺」是我們在修道過程中經常存在的問題。「我」老是力求成道。這有點像是想要親眼目睹自己的葬禮。例如,我們起初可能是滿懷希望去親近善友 (spiritual friend),希望從他們那獲得某種了不起的東西。這種親近善友名為「獵取上師」(hunting the guru)。傳統上是把它比作獵麝香鹿——獵人偷偷靠近,殺了牠,取走麝香。我們可能會用這種方式親近上師或修道,但這樣一來即成自欺,跟真正地敞開或歸服 (surrender) 毫不相干。
 

或許我們心中會誤以為灌頂是移植,是把上師心中的精神力量移植到我們心中。此種心態視法教為我們身外之物。這好似心臟移植,或像是換個腦袋,把身外的物體植入我們之身。我們會對有關移植的種種可能加以評估。我們舊有的腦袋大概不合適,或許該丟入垃圾堆,我們應該有個比較好、更聰明、很有頭腦的新腦袋。我們過於關心自己從可能作的移植中會得到什麼,以致把將會主持這項手術的醫生給忘了。我們可曾暫停這種關心,抽點時間去跟我們的醫生打打交道?他能勝任嗎?我們選定的腦袋合適嗎?我們的醫生對此選擇有何意見?或許我們的身體會排斥那個腦袋。我們滿腦子都在盤算自己將會得到什麼,以致忽略了現實,忽略了與醫生的關係,忽略了我們的疾病,忽略了這顆新腦袋究竟如何。

這種對灌頂一事的態度非常浪漫,但毫無實據。所以我們需要一位親身關心我們之實相的人,我們需要一位能充當鏡子的人。無論何時,我們一陷入自欺,就必須予以揭發、公開;任何貪得的心態,都必須讓它曝光。

真正的灌頂始於「心心相印」(the meeting of the two minds),也就是你和善友彼此以真面目直來直往。這是真有可能發生灌頂的情況,因為以接受手術來根本改變自己是完全不切實際的想法。沒有人真能絕對改變你的個性,沒有人能令你脫胎換骨。你必須用現成的材料,你必須如實接受自己,不是接受理想中的自己,也就是說何必須放棄自欺和一廂情願的想法。你必須認清和接受自己的整體和個性,這樣你才有可能得到一些啟發。

到了這個階段,你若表示願意跟醫生合作,入院接受治療,醫生那一方面便會給你準備一間病房和其他所需;雙方將會共同創造一個敞開溝通的情況,此即「心心相印」的基本意義。這是真正將加持或灌頂、上師的精神實質和你自己的精神實質合而為一的方法——外在的上師敞開自己,而你也敞開內心,處於「覺醒」的狀態,於是兩個相同的素質會合了。灌頂的真義便在此。灌頂不是加入俱樂部,不是成為團體中的一員,或一隻屁股上烙有主人標記的羊。



摘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突破修道上的唯物》 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ialism, 「自欺」一章。繆樹廉原譯,眾生文化出版。

圖片:西藏佛教傳統的三毒象徵:蛇 - 瞋,公雞 - 貪,豬 - 癡。由 Jeff Wigman所繪製。

2010年12月6日 星期一

佛教如何看待信仰


佛教看待信仰的途徑是,你能幫助你自己,而不是讓外力來助你。你了解到你能夠完全地救助自己,你對自己能這麼做具有信念。佛教並非是一種集中式的哲學,那由金字塔之形作為象徵;相反地,佛教一個主要的象徵是車輪。它是一種圓形的途徑,而不是金字塔形的途徑。你的努力再次循環;你產生的情境再度回返於你身上。信仰在這裡是真實欣賞事物之本然的堅實基礎:火會燒灼,水會流動。它基於事物如何功用的實際經驗。


選錄自邱陽創巴仁波切講(英文)大手印儀軌 的研讀材料“寒林地”一章,第73頁。


Condensed from “The Charnel Ground,” in The Sadhana of Mahamudra Sourcebook, page 73. Available from shambhalamedi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