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30日 星期一

如果你只有今天可活...

生命的無常是眾所周知的真理;然而,我們光是聽聞周遭所發生的事件,卻還不是自己切身的體會。總要等到親人、摯友、或我們自己,突然面臨「無常」的衝擊時,我們才會明白到生與死之間微弱的界限 - 這是一條我們隨時有可能會跨越的模糊疆界。

了解生命的脆弱無常,不會讓我們變得膽怯畏縮,相反地,我們能因面對存在的實相,而更加珍惜生命的每一片刻,愛護我們所關懷的人。我們能試著學會如何與死亡為友,看清「自我」種種執著的虛假不實。為什麼汲汲營營爭求一切?畢竟,到頭來有什麼是我們可以帶得走的?

薩姜米龐仁波切在他一部簡短的錄影開示中,談到如何欣賞我們的生命。以藏傳佛教「轉心四思惟」的傳統教法,敦促我們檢視現實之實相︰人身之難得可貴。生而為人,是我們無比罕有的珍貴機會,我們的智慧比起動物和其他眾生,擁有更多的可能性。但我們不見得明天還繼續活著... 怎樣能夠過今天這天、如同度一生一般?這是一個非常有力的思惟。

如果你的冰箱裡只有一點點食物,你會珍惜那僅存的食物;若你只有今天可活,若你僅有點滴的生命留存,你絕不會浪費此生;我們會尊敬我們的生命光陰、尊重我們的朋友 - 但是,如果我們以為自己擁有許多,便不知珍惜,反而認為他們都是可有可無的,不重要的。

心依習性而行。如果你只有今天可活,你將怎麼去活呢?你會訓練我們心的習性,讓它朝向深刻、而不是膚淺。你不會急促匆忙,而會小心、留意,欣賞每一口入口的食物,分享我們的愛,體會自己的幸運。這是訓練自己的心之方式。在覺悟之道上,我們必須醒悟「暇滿難得之人身」的真義。

薩姜米龐仁波切的網上開示全篇,請到Youtube - Appreciation of our Life 觀賞。

創巴仁波切所著《當野馬遇見馴師》——修心與慈觀,有關生死的提示,請參閱側欄討論提綱:
口訣十八︰ 大乘往生法,五力重威儀(The Mahayana instructions for ejection of consciousness at death, Is the five strengths: how you conduct yourself is important.)

2009年11月20日 星期五

超越生命中的迷惑與痛苦

... 佛陀看清我們陷於迷惑與痛苦中的真正原因,那是由於人類將自己看得太重要了。我們未曾看清本初善開放而明亮的光芒,也就是我們的本然狀態。

事實上,表面看來堅固的東西,本質卻是處於某種不斷變動的狀態。童年時期所住的那棟房子,已不再是原來的那棟。孩提時代所認識的父母,身體早已不同往昔。我們擁有的第一輛腳踏車,如今又在何處?雖然它曾是如此真實。

萬物總是隨著因緣聚合而又分離,除了人之外,這似乎是萬物皆能接受的事實。春天明白該如何循序進入夏天,而秋葉也知曉何時應該飄落。聚散只是時間與生命進行的呈現,這一切猶如我們的臉龐那般明顯。

然而,我們卻幻想自我是堅固的,且永存不變,緊抓這個想法不放,並護衛著它。當有人挑戰這執著的看法時,我們就會憤怒。如果事情的發展未能盡如己意,我們就覺得受到侮辱。要是某件事妨礙了慣例時,我們便悵然若失。我們企圖避開任何衰老的徵兆。

佛陀說:「我不會用任何一種方法來告訴你,但如果你是真實的,那麼你在何處?如果世界是真實的,那它又在哪裡?」佛教會談論到空性,是因為當我們開始審視自己時,卻找不到任何堅固或實在的成分,某種自我感的存在,只不過是個幻影。

我們有眼睛與眼識——那是某種「我」的感覺;我們有觸覺與感受——那是某種「我」的感覺;我們擁有記憶、思想、行為和語言能力,這些全都加到這份「我」的感覺裡。我們擁有身體,以及伴隨身體而來的快樂與痛苦,這一切也都是「我」。

其實,這份自我的感覺是心理上虛構出來的,是由外在環境的條件所定義的。我們說:「我今天覺得不太對勁。」但當我們審視這個想要去感受的「自我」時,它在哪兒呢?周遭的世界也是如此,我們覺得萬物就如同它所呈現的那樣,但若能看到表象的背後,就會發現這個宇宙並非如它所呈現的那樣穩定。那些「遠在天邊」的星球上所發生的變化,也跟我們的一樣複雜。

如佛陀這樣的覺悟者,便是以這種的修持與探究生命的精神,學會以一種清明、不偏頗的態度來看待生命的風貌。當佛陀剛開始說法時,只是如實地陳述自己所觀察到的事實:「這是我看到的事物實相。」他並未提出任何特別的看法,也未宣揚教條,只是向世人指出現實的本然面貌。

如果說無常是佛教徒的信念,就如說佛教徒相信水是溼的一樣。佛陀並未創造無常或無我,也未創造出痛苦或寧靜。他只是看清人生的實相,明白運作的法則,並為眾生指出這一切道理。我們可以窮盡畢生之力創造堅實的自我,卻無法讓它停駐片刻。一旦我們接受這份單純的真理,便能超越生命中的迷惑與痛苦。


摘自薩姜米龐仁波切所著《心的導引》Turning The Mind Into an Ally, by Sakyong Mipham Rinpoche,第二章。周和君翻譯;台北橡樹林出版。

Calligraphy print by Yeachin Tsai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上師長壽法儀典照片上傳

上師長壽法儀典(Tenshuk Ceremony),是尊貴的南卡竹美仁波切特地為薩姜米龐仁波切於十一月十日在加拿大之香巴拉總部所修的長壽儀軌。儀式中,由薩姜王母所訓練的香巴拉弟子們第一次表演了格薩王舞蹈。

歡迎您到以下網頁觀賞由Mr. Walker Blaine所拍攝的色彩繽紛之儀典照片(點按鏈結):Tenshuk Ceremony

The Tenshuk Ceremony for the longevity of the Sakyong, Jamgon Mipham Rinpoche was conducted by His Eminence Namkha Drime Rinpoche in Halifax on Tuesday, November 10th in the midst of the Fourth Shambhala Congress.

This was the occasion for the first performance by Shambhalians trained in the Gesar sacred dance or Lingdro by the Sakyong Wangmo, Dechen Choying Sangmo. Walker Blaine shares his photographs of this auspicious and colorful event with the Shambhala Times.

照片:尊貴的薩姜米龐仁波切與南卡竹美仁波切

2009年11月13日 星期五

仁波切,生日快樂!

親愛的香巴拉友人:

本月十五日(11/15)星期日,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將以共修來慶祝薩姜米龐仁波切47歲的生日,經由實修,讓我們的心與上師深刻相連:

時間:11/15,早上 10:00 AM ~ 12:30 PM

內容:
.本初善四威嚴修法
(起誦、禪坐、奢摩他瑜珈、煙供、禪坐、思惟四威嚴深意)

.觀看 Joyful Vajra 影片
薩姜米龐仁波切長壽祈請文
.結誦回向

備註:Joyful Vajra 是薩姜米龐仁波切生平重要事蹟紀錄的一部預告短片,目前剪輯時間為 37 分鐘。


台北香巴拉禪修小組(Taipei Shambhala Meditation Group),
除不定期講座與研習營之外,固定活動為:每週三晚間七時之共修

連絡人:張錳龍居士/ 0914-113-991 與張文馨居士/ 0939-596-507

地點:台北市萬華區莒光路129號之1



歡迎您的參與!請與我們一起共享香巴拉的法喜光輝!

2009年11月8日 星期日

上師長壽法與護持薩姜閉關

薩姜一年期的閉關在即(將於本月底仁波切生日後開始),尊貴的南卡竹美仁波切將特別為薩姜米龐仁波切於本月十日修上師長壽法(Tenshuk),以消除障礙,廣增吉祥。

薩姜(Sakyong)是香巴拉利格登王原則的具體示現;他的住世,賦予香巴拉勇士之道真實意義,也帶領著我們大步朝向一個覺醒、覺悟的社會前進。香巴拉總領袖薩姜米龐仁波切本人不僅是西藏佛教寧瑪、噶舉與香巴拉法教的傳承持有者,也是十九世紀大學者米龐仁波切(Ju Mipham)的轉世祖古。為此,我們真摯祈請大成就、大傳承者繼續強健安住,俾能教化眾生,利益苦難世間。

請您每日念誦薩姜米龐仁波切的長壽祈請文;除此之外,南卡竹美仁波切為薩姜專修上師長壽法(Tenshuk)- (藏音 brtan bzhugs),Ten 意指使安固、堅穩;shuk 是指長留人間。這是祈請上師堅固住世而修行的儀法。 香巴拉社團歡迎上網觀看:Shambhala Online
護持薩姜此次閉關有幾種方式,您可以:
1) 努力依師囑修行不輟,並念誦薩姜米龐仁波切的長壽祈請文
2) 親自或網上參加上師長壽法大典;
3) 在上師長壽法大典之時供養上師,以護持薩姜傳承綿延流長於世。並以我們的心與上師深摯相連結,如此,香巴拉正法將能經由薩姜而使之永存。

聆聽薩姜王母對為何要護持薩姜之閉關的開示, 點按此處,click here.
網上觀禮註冊,click here.
供養上師,click here.
理解何為香巴拉國際社團,click
here.

(歡迎您閱讀那瀾陀翻譯委員Mr.Walker Blaine的專文,全文請見 Shambhala Time.)

The schedule for the Tenshuk has changed. The ceremony will now begin at 5:30am Atlantic (Halifax time), and Shambhala Online will begin its broadcast at that time. Centres and groups may log in as early as 5:15am Atlantic. His Eminence will arrive at 5:30am Atlantic to open proceedings ith the Amitayus (Buddha of Long Life) Sadhana. There will be a break about 6:30am Halifax time. The Sakyong will arrive at around 8am Atlantic.

Highlights of the day's events will be available to centres and groups as a streaming video recording. Please contact your centre or group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Individual Messages: 歡迎您上網表達對薩姜長壽祈請、生日、及閉關的個人訊息,仁波切可以直接讀取,請參下列鏈結:

Many Shambhalian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are gathered in Halifax as physical testimony of their wishes for Sakyong Mipham Rinpoche's long life. We have opened several doors to gather the energy of the entire international mandala so you may make longevity aspirations and to express yourself to the Sakyong on this occasion. He will be receiving these messages directly.

Email Please email your birthday and Tenshuk messages to the Sakyong to TenshukMessages@gmail.com

Twitter

Send pithy expressions through Twitter, by tweeting your message with the hashtag #Tenshuk. The Sakyong will even see your avatar.

Facebook

Write your message on the Shambhala Times wall .

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

創巴仁波切荼毗的那一天

... (1987年創巴仁波切圓寂後,三千弟子聚集,仁波切的)荼毗塔在(噶瑪丘林)山丘的草原上顯得色彩豐富,我發現它是如此的華美;塔上畫著金色圖案,塗上木克坡家族顏色,也就是亮白色、亮紅和亮橘色,以及深藍色;這四種顏色用在裝飾紀念碑四角的木克坡家徽上。大家繞行荼毗塔致敬時,我趁機看看周遭環境與在場數千位弔唁者;清晨時天氣涼爽多霧,但現在太陽已經驅散了霧氣,陽光普照,萬里無雲;群眾散佈在這片寬廣的土地上,或站或坐,有些人攜帶自己的椅子或毯子,特別來賓和受邀的達官顯要則坐在我們搭設的帳棚裡。加拿大派駐印度和尼泊爾的高級專員詹姆斯.喬治 (James George) 也前來觀禮,他和仁波切在一九六○年代就認識了。阿多仁波切也從英國飛來參加,此外還有幾位與仁波切私交甚篤的禪師,許多達官顯要也都來了。

大家繞行致敬完畢,真正的荼毗大典才開始,西方學生所用的主要法本是跟《金剛瑜伽母儀軌》相關的火供,在場的西方人都一起修持;(頂果)欽哲法王和其他西藏喇嘛則用藏文修持其他幾個火供儀軌;修法一陣子之後,荼毗的火點燃了。根據傳統,點火者不能是仁波切的舊識,而得找一位跟他沒有實際接觸的人,最後是一位來自印度的僧侶執行點火儀式。我猜幾乎所有觀禮者都在不同時候感傷悲痛;強忍住淚水是不可能的,再怎麼樣一定也會被這一刻無比悲傷的氣氛影響而動容;火點燃之後,大砲發射之時,許多人的淚水都在這一刻崩堤,難怪當天我們很多人都戴太陽眼鏡。大火燃燒之時,柴田勘十郎先生和他三位資深弟子主持日本天皇逝世時才會舉行的傳統儀式:他們在荼毗塔的四個角落拉弓(但沒有搭上箭),然後把草鞋投入火中做為供養。

火供結束時有個宣布,當天就只有這項宣布:「各位先生女士,請唱香巴拉讚歌。」我們一邊唱一邊啜泣。...

大火逐漸微弱,遺體也火化完畢,這時已經是傍晚了,我們望向天空,發現好幾道彩虹;最奇特的是個圓形彩虹,它繞著太陽,出現在荼毗塔上方的天空中。它真的是圓形的,而且色彩鮮豔,第二天報紙還寫說這是難得一見的奇觀;此外還出現一朵阿謝形狀的白雲,還有三隻不停盤旋飛舞的鷹。許多人還覺得天上的其他小雲朵看起來像是地虎、獅子、金翅大鵬鳥和天龍,它們一度被彩虹光暈染,呈現美麗的色澤。兩位隨同欽哲法王前來的資深喇嘛後來詮釋這些吉祥徵兆:早晨的霧氣不會太濃也不會太薄,像是大傘蓋一樣保護這個地區;然後出現彩虹,還出現形如哈達禮巾的雲朵;最後飛來三隻鷹,牠們是空行母的化身,前來歡迎仁波切。

荼毗大典的正式部分結束時,我依然留在那塊草地上跟來賓問候交談;能夠和這麼多來參與荼毗大典的人說話,令我非常感動,更加體會到仁波切對這些人的生命衝擊有多深;跟這些充滿緬懷與憂思之情的人交談,我不禁又悲從中來。

荼毗過後幾天,我得和幾個人回到那塊草原上,根據傳統,大師火化過後幾天,還要舉行開荼毗塔和撿骨儀式;我是仁波切的佛母和妻子,所以要隨同喇嘛們前往荼毗塔火化的地方。頂果欽哲法王訓練的年輕喇嘛宗薩欽哲仁波切 (Dzongsar Khyentse Rinpoche) 主持這個撿骨儀式;一位喇嘛撥開燒毀的荼毗塔,露出仁波切的遺骨;他們說我應該是第一個撿骨的人,我上前去探頭一看,看到一堆焦黑的骨頭,震驚得讓我自己也嚇一跳,那真的是讓人心酸的景象。我心裡一直想:「從來沒想過有一天會看到你變成這個樣子,從來沒想過。」我目瞪口呆地看著那堆遺骨,宗薩仁波切說:「去撿啊,去撿啊。」他給我一條哈達,要我彎身撿起一根骨頭,我好不容易才鼓起勇氣做到;接著,他們把仁波切其餘的骨頭撿出來,有些骨頭(包括他骨盆的一段和頭骨的一部分)被保存起來,以後會放入即將於洛磯山脈佛法中心建立的「法身大佛塔」(the Great Stupa of Dharmakaya)。大部分的骨頭則是擣碎混入泥土做成「擦擦」(tsa-tsa) 小佛塔,這種小佛塔可由各種物質做成,其中一種就是上師的舍利和骨灰;小佛塔做好後,會分送給仁波切的弟子和他建立的禪修中心,每個中心都會放一尊在法壇上,做為禮敬的聖物。一些大弟子也得到他的一顆牙齒做為紀念,其中一顆後來放入「法身大佛塔」。


作為上師的妻子:我和邱陽創巴的人生 (Dragon Thunder: My Life with Chögyam Trungpa), 由創巴妻子 Lady Diana Mukpo 所撰,台北橡樹林出版社出版。英文原作者:黛安娜.J. 木克坡,與卡洛琳.蘿絲.吉米安(Diana J. Mukpo & Carolyn Rose Gimian),中文譯者:吳茵茵女士。

圖片:現今噶瑪丘林迎風飄揚的香巴拉旗幟;蔡雅琴攝。